看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黑丸

黑丸

幼幼新书》(古籍本)卷三十七引《张氏家传》:黑丸

药方名称黑丸

处方草乌32两(米泔浸3宿,洗去皮尖,薄切,晒干),甘草(切,焙)4两,零陵香4两,藿香(各洗,锉,晒)4两,茅香4两,五灵脂(洗去沙土,晒)4两,荆芥3两(锉,日晒),没药(入白瓦盏内)1两,川芎1两,石膏(入伏龙肝5两,不煅)1两,血竭(如无,用乳香,钵内研细)2两。

制法上药各为末,用好酒糊为丸,如大梧桐子大,阴干,磨第一等墨染过,入些乳香在墨内,亦阴干甚佳,都干了,用葛布袋盛之,悬当风处。

功能主治小儿生大血泡疮,头风疼,伤寒,不进饮食,肿,牙痛,血风。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原书人卫本作“黑圣丸”。

注意妊妇人不可服。

摘录幼幼新书》(古籍本)卷三十七引《张氏家传》

《济生》卷一:黑丸

药方名称黑丸

别名黑丸子

处方鹿茸(酒蒸)、当归(去芦,酒浸)各等分。

制法上为细末,煮乌梅膏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精血耗竭,面色黧黑,耳聋目昏,口干多渴,腰痛脚弱,小便白浊,上燥下寒,不受峻补。肝劳。

用法用量黑丸子(《普济方》卷二二二引《瑞竹堂方》)。

摘录《济生》卷一

猜你喜欢

  • 连翘人参汤

    药方名称连翘人参汤处方人参、当归、白术、连翘、荆芥、陈皮、五味子。功能主治解痘疹里虚。主摘录《痘疹会通》卷四

  • 大石斛丸

    药方名称大石斛丸处方石斛1两半,萆薢1两,柏子仁,石龙芮3分,泽泻3分,附子1两,杜仲1两,牛膝1两半,赤芍药3分,云母粉1两,松柏1两,防风3分,山茱萸3分,菟丝子1两,细辛3分,鹿茸1两,巴戟1两

  • 寒水石粉散

    药方名称寒水石粉散处方寒水石、芒消、滑石、石膏、赤石脂、青木香、甘草(炙)、大黄、黄芩、芎?、麻黄(去节)、牡蛎(熬)各等分。制法上捣筛。功能主治少小壮热,不能服药者。用法用量以粉1升和药屑3合,复下

  • 疗儿散

    药方名称疗儿散处方人参20克当归60克(酒洗)川牛膝15克乳香6克(去油)鬼臼9克(研,水飞)功能主治治产妇气血虚弱,胎死不下。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傅青主女科》卷下

  • 烂腿膏

    药方名称烂腿膏处方甘石4两,白蜡10两,黄蜡10两,花椒1两5钱,密陀僧1两,麻油48两。制法先以麻油、花椒2味同煎至花椒焦黑,捞去,再熬至滚,入各味搅极匀,至滴水成珠不散,离火略冷,用厚皮纸裁成长方

  • 解寒汤

    药方名称解寒汤处方人参5钱,白术1两,附子3分,苍术3钱,川芎2钱,柴胡5分。功能主治补二经之虚,兼散其寒邪。主行房之后,阳明与冲脉之气,皆夺其所用,其中空虚,寒邪相犯,邪乘虚而入,舍于二经之间,一时

  • 赤苓汤

    《竹林女科》卷二:赤苓汤药方名称赤苓汤处方厚朴(姜制)8分,陈皮(去白)8分,苍术(米泔浸,炒)1钱,炙甘草5分,赤茯苓1钱半,桑白皮1钱半。功能主治子气。妊娠三月之后,两足浮肿,甚则自脚面肿至腿膝,

  • 天花散

    药方名称天花散别名天华散(《寿世保元》卷五)、玉泉散(《古今医鉴》卷十)。处方天花粉生干地黄各30克葛根麦门冬(去心)五味子各15克甘草7.5克制法共为粗末。功能主治治消渴。用法用量每服9克,加粳米1

  • 举胎散

    药方名称举胎散处方白术(炒)3钱,鹿茸(酥炙)1钱,归身1钱半,川芎1钱,条芩(炒)1钱,黄耆(炙)2钱,炙草5分。功能主治胎气偏坠腰腿,小水不利。用法用量红枣煎,或加黄杨树枝8分引,更妙。摘录《医钞

  • 半夏二味丸

    药方名称半夏二味丸别名半夏丸处方半夏1升(制),小麦面1升。制法上捣半夏为散,以水搜面为丸,如弹子大,以水煮令面熟则是药成。功能主治积冷在胃,呕逆不下食。用法用量半夏丸(《妇人良方》卷七)。注意忌羊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