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黄连饮

黄连饮

圣济总录》卷一七八:黄连饮

药方名称黄连饮

处方黄连(去须)1两,犀角(镑)3分,白蘘荷根3分,黄芩(去黑心)3分,茜根3分,败豉皮(炙焦)半两,蓝青半两,甘草(炙,锉)半两,白头翁(去芦头)半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小儿蛊毒痢,下血体羸。

用法用量100-200日儿每服半钱匕,水半盏,煎至3分,去滓,分2次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七八

圣济总录》卷七十四:黄连饮

药方名称黄连饮

处方黄连(去须,炒)1两,诃藜勒(煨,去核)1两,地榆1两,芍药(炒)1两,甘草(炙)2分,木香3分,当归(切,焙)3分。

制法上锉细。

功能主治脾寒洞泄。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1盏半,煎至8分,去滓温服,日3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七十四

方出《丹溪心法》卷五,名见《东医宝鉴》卷十一:黄连饮

药方名称黄连饮

处方人参2钱,黄连1钱半,甘草(炙)5分,青竹叶10片,生姜1片。

制法上锉。

功能主治小儿心经有热夜啼。

用法用量水煎,取汁灌口中。

摘录方出《丹溪心法》卷五,名见《东医宝鉴》卷十一

圣济总录》卷一七八:黄连饮

药方名称黄连饮

处方黄连(去须)1两半,白蘘荷根1两,犀角(镑屑)1两,黄芩(去黑心)1两,白头翁(去芦头)3分,茜根(锉)1两,蓝青(干者)3分,甘草(炙)半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小儿热毒痢下血。

用法用量1-2岁儿每服半钱匕,水7分,煎至4分,去滓,分温2服,空心、午后各1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七八

圣济总录》卷一七五:黄连饮

药方名称黄连饮

处方黄连(去须,炒)1两,人参半两,黄芩(去黑心)半两,当归(炙,锉)半两,桂(去粗皮)半两,高良姜半两。

制法上锉细,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小儿腹胀,冷气结块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1钱匕,以水7分,煎取4分,去滓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七五

圣济总录》卷一六八:黄连饮

药方名称黄连饮

处方黄连(去须)半两,冬瓜瓤1分。

制法上锉细。

功能主治小儿多渴。

用法用量以水1盏半,同煎至8分,去滓,分温3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六八

圣济总录》卷一四三:黄连饮

药方名称黄连饮

处方黄连(去须)1两,干姜(炮)1分,甘草(炙)半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肠风泻血如痢,腹中(疒丂)痛,面色萎黄。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以水1盏,加生姜2片、大枣1枚(擘),同煎至5分,去滓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四三

圣济总录》卷七十六:黄连饮

药方名称黄连饮

处方黄连(去须)4两,阿胶(炙燥)4两,当归(切,焙)4两,赤石脂4两,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龙骨2两,白术2两。

制法上(口父)咀,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脏毒下血,脏腑(疒丂)痛,日夜五七十行,及血痢甚者。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2盏,煎至1盏,去滓,空心食前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七十六

《朱氏集验方》卷六:黄连饮

药方名称黄连饮

别名黄连

处方黄连乌梅肉、灶下土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血痢。

用法用量黄连散(《普济方》卷二一二)。

摘录《朱氏集验方》卷六

《玉案》卷三:黄连饮

药方名称黄连饮

处方大黄5钱,黄连4钱,芒消5钱,栀子3钱。

功能主治疸症,大小便秘涩壅热。

用法用量加灯心30茎,不拘时服。

摘录《玉案》卷三

《外台》卷三十七引《小品方》:黄连饮

药方名称黄连饮

处方黄连1两,甘草(炙)1两,萎蕤2两。

制法上切。

功能主治热上肝膈,腰肾冷极而腰痛如折,两目欲脱。

用法用量以水3升,煮取1升,去滓,纳朴消1两,顿服。得微利止。

摘录《外台》卷三十七引《小品方

圣济总录》卷一○五:黄连饮

药方名称黄连饮

处方黄连(去须)1两,淡竹叶50片,芦根1两半,羚羊角(镑)1两半,木通1两半,旋覆花1两半,桑根白皮1两半。

制法上锉,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眼生赤脉,痛涩推眵。

用法用量以水6盏,煎至3盏,下芒消1两,煎至2盏后,良久分温3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五

圣济总录》卷一七九:黄连饮

药方名称黄连饮

别名黄连

处方黄连(去须)1两,豉200粒。

制法上将黄连为粗末。

功能主治小儿心肺热吐血。

用法用量黄连散(《普卫生总微》卷十五)。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七九

猜你喜欢

  • 和肺饮子

    药方名称和肺饮子处方阿胶(炒珠)1钱,人参5分,麦门冬(去心)1钱,山药1钱,贝母8分,白茯苓1钱,百合1钱,杏仁(去皮尖)8分,甘草(炙)8分。功能主治咯血后咳嗽多痰。用法用量上作1剂。入黄蜡1块,

  • 椒附丸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五:椒附丸药方名称椒附丸处方附子(炮,去皮、脐)川椒(去目,炒出汗)槟榔各15克陈皮(去白)牵牛(微炒)五味子石菖蒲干姜(炮)各30克制法上八味,锉碎,以好米醋放瓷器内,用文武火

  • 桂苓甘露散

    《宜明论方》卷六:桂苓甘露散药方名称桂苓甘露散别名桂苓白术散(《宜明论方》卷六)。处方茯苓30克(去皮)甘草60克(炙)白术15克泽泻30克 官桂15克(去皮)石膏60克寒水石60克滑石120克猪苓1

  • 调气散

    《丹溪心法》卷四:调气散药方名称调气散处方白豆蔻丁香檀香木香各6克藿香甘草(炙)各24克砂仁12克制法上药为末。功能主治主气厥。用法用量每服6克,入盐少许,沸汤调服。摘录《丹溪心法》卷四《医略六书》卷

  • 黑成散

    药方名称黑成散处方紫草4两,牛黄少许。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小儿痘疹,遍身黑点如墨洒者。用法用量每服3-4分,糯米汤化下。摘录《痘疹会通》卷四

  • 建中丸

    《圣济总录》卷四十六:建中丸药方名称建中丸处方白术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各60克木香诃黎勒(去核)肉豆蔻(去皮)芎藭各30克制法上药六味,捣罗为末,煮枣肉和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脾胃不和,不能饮

  • 加减当归散

    《古今医鉴》卷十二:加减当归散药方名称加减当归散处方川芎、当归、陈皮、吴茱萸、木香、香附、乌药、甘草、前胡、葱白、砂仁、紫苏。制法上锉1剂。功能主治妊娠中恶,忽然心腹刺痛,闷绝欲死。用法用量加生姜5片

  • 小理中汤

    药方名称小理中汤处方苍术(米泔浸.焙)五两,生姜五斤,甘草(生用)十两,盐(炒)十五两。炮制上碎同碾,淹一宿,焙干,碾为细末。功能主治治脾胃不和,中寒上冲,胸胁逆满,饮酒过度,痰逆恶心,或时呕吐,心下

  • 除湿膏

    《寿世保元》卷二:除湿膏药方名称除湿膏处方广胶3两,生姜半斤(捣汁),乳香1钱半,没药(取末)1钱半。制法上入铜勺内,火上熬化,移在滚汤内顿,以筋搅匀,入花椒末少许,再搅匀,摊厚纸或绢上。功能主治中湿

  • 救劳汤

    药方名称救劳汤处方白芍、人参、黄耆、当归、熟地、炙草、茯苓、款冬、百合、五味子、麦冬。功能主治劳嗽,发热盗汗,痰中带血,或成肺痿等病。用法用量加生姜、大枣,水煎服。摘录《仙拈集》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