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黄耆六一汤

黄耆六一汤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五:黄耆六一汤

药方名称黄耆六一汤

别名黄耆汤(《普济方》卷二二九)。

处方黄耆(去芦,蜜炙)180克甘草30克

制法上药哎咀。

功能主治补气生津。治诸虚不足,肢体劳倦,胸中烦悸,唇口干燥,面色萎黄,不能饮食;或先渴而欲发疮疖,或病痈疽后而渴者。

用法用量每服6克,用水150毫升,加大枣1枚,煎至100毫升,去滓温服,不拘时。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五

《局方》卷五(宝庆新增方):黄耆六一汤

药方名称黄耆六一汤

别名黄耆汤、黄耆

处方黄耆(去芦,蜜炙)6两,甘草(炙)1两。

功能主治平补气血,安和脏腑。主气虚津伤,肢体劳倦,口常干渴,面色萎黄,不思饮食;或先渴而后生疮疖,或患痈疽之后而口渴;或卫虚自汗;或痔漏脓水不绝。

用法用量黄耆汤(《普济方》卷二二九)、黄耆饮(《证治要诀类方》卷二)。

摘录《局方》卷五(宝庆新增方)

外科正宗》卷三:黄耆六一汤

药方名称黄耆六一汤

处方黄耆(半生,半蜜水炒)6钱,甘草(半生,半炙)1钱5分,人参1钱。

功能主治流注溃后,脓水出多,口干作渴,烦躁不宁。

用法用量水2钟,煎8分,食远服。

摘录外科正宗》卷三

外科精要》卷下:黄耆六一汤

药方名称黄耆六一汤

处方黄耆6两(用淡盐水润,饭上蒸),粉草1两(半生半炙)。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治渴补虚,免痈疽。主渴疾痈疽,溃后作渴。

用法用量每服2钱,侵晨、日午以白汤调下;不应,作大剂,水煎服。古人号黄耆羊肉,可见其能补也。

摘录外科精要》卷下

《直指》卷九:黄耆六一汤

药方名称黄耆六一汤

处方黄耆(炙)6钱,甘草(炙)1钱,白术3钱,白芍药3钱。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虚劳自汗。

用法用量每服2钱,加生姜大枣,水煎服。

摘录《直指》卷九

《朱氏集验方》卷一:黄耆六一汤

药方名称黄耆六一汤

处方黄耆当归甘草各等分。

功能主治风湿相搏,肌肉瞤动。

用法用量本方治上症,宜先服渗湿汤,次用是药。

摘录《朱氏集验方》卷一

猜你喜欢

  • 桂苓圆

    药方名称桂苓圆处方肉桂(去粗皮.不见火)、茯苓(去粗皮),各等分。炮制上为细末,炼蜜为圆,每两作八圆。功能主治大解暑毒。用法用量每服一圆,用新汲水或热水嚼下,化下亦得。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

  • 参香胜金散

    药方名称参香胜金散处方当归2两,白薇1两,没药1分,元胡索(去皮)1两,藁本头1两,绵黄耆(蜜炙)1两,京芍药半两,甘草半两,肉桂半两,紫石英(煅)半两,白术半两,白石脂(火煅醋淬)半两,川芎半两,白

  • 健脾化痰丸

    《摄生众妙方》卷六:健脾化痰丸药方名称健脾化痰丸处方半夏2两半,南星2两半(切作十字块,以长皂角肉1两半,明矾1两半,煮汁20碗,浸2味,经宿取出,次日文武火煮透,劈开南星、半夏内无白点为度,去皂角不

  • 犀地玄参汤

    药方名称犀地玄参汤处方犀角鲜生地 元参连翘桑叶丹皮竹叶心石菖蒲功能主治透营泄热。治温病热邪人营,神烦少寐,舌红脉数。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重订通俗伤寒论》引叶氏方

  • 黄耆豆汤

    药方名称黄耆豆汤处方黄耆、马料豆各等分。功能主治盗汗,自汗。用法用量2味用水1大碗,煎8分服。半月愈。摘录《医学实在易》卷五

  • 甘松汤

    药方名称甘松汤处方荷叶心、藁本、甘松。功能主治收湿拔毒。主湿脚气。用法用量煎汤。洗之。摘录《普济方》卷二四二

  • 香贝养荣汤

    药方名称香贝养荣汤处方白术(土炒)6克人参茯苓陈皮熟地黄j11芎当归贝母(去心)香附(酒炒)白芍(酒炒)各3克桔梗甘草各1.5克功能主治治上石疽属气血两虚者。用法用量上药用水400毫升,加生姜3片,大

  • 石子汤

    药方名称石子汤处方猪肾1对(去脂膜,四破。无则以羊肾代之)香豉葱白粳米当归芍药各60克功能主治治蓐劳。妇人产理不顺,忧劳过度,虚羸喘乏,寒热如疟,头痛自汗,肢体倦怠,咳嗽痰逆,腹中绞刺。用法用量上为锉

  • 宽中喜食无厌丸

    药方名称宽中喜食无厌丸别名宽中进食丸(《兰室秘藏》卷上)。处方木香1.5克青皮人参干生姜各3克 炙甘草4.5克 白茯苓泽泻槟榔橘皮白术各6克 缩砂仁·猪苓各7.5克枳实12克 草豆蔻仁15克神曲16.

  • 半解汤

    药方名称半解汤处方白芍30克柴胡6克当归9克川芎15克甘草3克蔓荆子3克半夏3克功能主治疏肝解郁,活血祛风。主治郁气不宣,风邪外袭,半边头痛,多在左边者。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辨证录》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