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陈橘皮汤

陈橘皮汤

圣济总录》卷四十:陈橘皮汤

药方名称陈橘皮汤

处方橘皮(汤浸,去白,炒干)3分,高良姜(锉)3分,厚朴(去粗皮,姜汁涂炙3遍)1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霍乱下利。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加生姜半分(拍碎),水1盏,煎至7分,去滓温服,1日4-5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四十

圣济总录》卷四十一:陈橘皮汤

药方名称陈橘皮汤

别名陈橘汤

处方橘皮(汤浸,去白,炒)半两,青木香1分,桔梗(炒)3分,芍药(锉,炒)半两,当归(切,焙)半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肝气为寒邪所着,胸中痞塞,气血凝留,其人常欲蹈其胸上。或胸痹,心胸气急刺痛,不可俯仰,气促咳唾不下食。

用法用量陈橘汤(原书卷六十一)。原书卷六十七有“槟榔”。

摘录圣济总录》卷四十一

圣济总录》卷一七八:陈橘皮汤

药方名称陈橘皮汤

处方橘皮(汤浸,去白,焙)1分,人参1分,甘草(炙)半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小儿冷痢,心腹胀满,干呕不止。

用法用量1岁儿每服1钱匕,水半盏,加生姜2片,同煎至3分,去滓,分温3服,食前服,1日2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七八

圣济总录》卷六十七:陈橘皮汤

药方名称陈橘皮汤

处方橘皮(汤浸,去白,焙)1两,柴胡(去苗)1两,半夏(汤洗7遍去滑)3分,枳壳(去瓤,麸炒)3分,诃黎勒皮3分,木香半两,升麻半两,五味子半两。

制法上锉,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胸胁短气妨闷,不下食。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1盏半,加生姜5片,煎取7分,去滓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六十七

圣济总录》卷二十五:陈橘皮汤

药方名称陈橘皮汤

处方橘皮(汤浸,去白,焙)1两,桂(去粗皮)半两,半夏(汤洗7遍,炒干)3分,吴茱萸(汤洗,焙干,炒)1分。

制法上(口父)咀,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伤寒胸中痞满,心腹冷痛。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1盏半,加生姜1分(拍碎),同煎至7分,去滓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二十五

圣济总录》卷二十四:陈橘皮汤

药方名称陈橘皮汤

处方橘皮(汤浸,去白,焙)1两,紫菀(去苗土)1两,人参1两,赤茯苓(去黑皮)1两,桑根白皮(锉)1两,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炒)1两,甘草(炙,锉)半两,桔梗(炒)半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伤寒后肺气壅,咳嗽声不出。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1盏半,加生姜半分(拍碎),同煎至8分,去滓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二十四

圣济总录》卷三十八:陈橘皮汤

药方名称陈橘皮汤

处方橘皮(去白,焙)2两,甘草(炙)1两,白术3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霍乱吐利。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1盏半,加竹叶10片,生姜半分,小麦汁半盏,煎至8分,去滓温服,日3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三十八

圣济总录》卷二十五:陈橘皮汤

药方名称陈橘皮汤

处方橘皮(去白,焙)1两半,甘草(炙,锉)半两,枇杷叶(拭去毛)1两半(姜汁炙),粟米3合。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伤寒后胃气虚热,干呕不止,烦渴。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1盏半,加生姜半分(拍碎),同煎至1盏,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二十五

圣济总录》卷六十一:陈橘皮汤

药方名称陈橘皮汤

处方橘皮(汤浸,去白,焙)1分,赤茯苓(去黑皮)半两,枳壳(去瓤,麸炒)半两,栝楼实1枚(去皮瓤,用子),桂(去粗皮)1分,甘草(炙)1分。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胸痹连心气闷,喉中塞不通。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2盏,煎至1盏,去滓温服,空心、日午、临卧各1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六十一

圣济总录》卷五十七:陈橘皮汤

药方名称陈橘皮汤

处方橘皮(汤浸,去白,焙干)1两半,吴茱萸(陈者,水淘7遍,炒干)1两半。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息积,胁下气逆满闷。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加盐少许,煎至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五十七

圣济总录》卷一七五:陈橘皮汤

药方名称陈橘皮汤

处方橘皮(汤浸,去白,焙)1分,高良姜1分,人参1分,白茯苓(去黑皮)半两,甘草(炙,锉)半分。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小儿脾胃气弱,乳不消化。

用法用量1-2岁儿每服1钱匕,水7分,煎至3分,去滓,食前温服,至晚3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七五

圣济总录》卷一六○:陈橘皮汤

药方名称陈橘皮汤

处方橘皮(去白,炒)半两,白术(切,炒)半两,人参半两,甘草半两,黄耆半两,酸石榴皮(洗,切)半两,熟干地黄半两。

制法上为粗末,分作三剂。

功能主治调气益血。主产后恶血下多,气虚头目眩晕,沉沉默默,不省人事。

用法用量每剂用水5盏,加生姜5片,大枣5枚(擘),同煎至3盏,去滓稍热服,时服1盏。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六○

圣济总录》卷四十五:陈橘皮汤

药方名称陈橘皮汤

处方橘皮(汤浸,去白,麸炒)1两,桂(去粗皮)1两,甘草(炙,锉)1两,干姜(炮)1两,枳壳(去瓤,麸炒)1两,白术1两,人参1两,白茯苓(去黑皮)1两,厚朴(去粗皮,生姜汁涂炙)1两,半夏(汤浸7遍去滑,麸炒)1两,诃黎勒5枚(煨,去核),槟榔2枚(锉),草豆蔻2枚(去皮),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沉香(锉)1两,木香1两。

制法上锉,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脾脏虚冷,邪正气相击搏,腹内虚鸣。兼治阴阳二毒伤寒。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加生姜3片,大枣3枚(擘),同煎至6分,去滓热服。伤寒并2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四十五

圣济总录》卷八十七:陈橘皮汤

药方名称陈橘皮汤

处方橘皮(汤浸,去白,焙)1两,甘草(炙,锉)2两,桃仁54枚(汤浸,去皮尖双仁,炒),诃黎勒皮3两。

制法上为粗末,和匀。

功能主治气劳心腹妨闷,不欲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1盏半,煎至1盏,去滓,加獖猪胆汁少许,食后温服,良久再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八十七

圣济总录》卷三十九:陈橘皮汤

药方名称陈橘皮汤

处方橘皮(汤浸,去白,焙)3两,蜀椒(去目并闭口,炒出汗)40粒。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干霍乱,腹胁胀满,不吐利,心胸闷乱不可忍。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1盏半,加生姜3片,煎至1盏,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三十九

圣济总录》卷三十四:陈橘皮汤

药方名称陈橘皮汤

处方橘皮(汤浸,去白,焙)、干姜(炮)、甘草(炙)各等分。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中热暍垂死。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以水1盏,煎5-7沸,去滓,稍稍令咽。勿顿与之,以苏为度。

摘录圣济总录》卷三十四

猜你喜欢

  • 黄耆地黄丸

    《普济方》卷三二八引《卫生家宝》:黄耆地黄丸药方名称黄耆地黄丸处方黄耆1两(蜜炙),当归(去芦,酒浸洗)3两,川芎、熟干地黄(酒浸)2两,鹅卵矾朱2两(火煅通赤,盆覆地上,出火毒)。制法上为末,炼蜜为

  • 半夏橘皮汤

    《医寄伏阴论》卷上:半夏橘皮汤药方名称半夏橘皮汤处方半夏2钱,橘皮1钱,茯苓1钱,人参1钱,甘草1钱(炙),干姜1钱。功能主治温胃散水,涤痰降气。主伏阴病,呕利止,厥回而哕,或咳逆者。用法用量加大枣3

  • 二术四苓汤

    药方名称二术四苓汤处方白术、苍术、茯苓、猪苓、泽泻、黄芩、羌活、芍药、栀子仁、甘草各等分。功能主治诸湿肿满,一身尽痛,发热烦闷,二便不利。用法用量水3盏,加生姜3片,灯心1撮,煎服。摘录《医统》卷十七

  • 鹿血酒

    药方名称鹿血酒处方生鹿血。功能主治令人血气充盈。主用法用量和酒服。摘录《普济方》卷二一八

  • 内消丸

    药方名称内消丸处方莪术(炮)三棱(炮)各9克青皮(去白)陈皮(去白)各30克 牵牛(头末)250克薄荷叶 皂角(不蛀者,水煮软揉取汁,去滓,熬成膏)沉香各15克制法上药除皂角、牵牛末外,均研为末,再入

  • 后喘汤

    药方名称后喘汤处方天冬7分,甘草7分,槟榔分半,桔梗分半,山栀分半,大黄6分,黄芩3分,桑皮3分半,知母4分。功能主治疹后喘急。用法用量水煎,温服,不拘时候。摘录《仙拈集》卷三

  • 理经四物汤

    药方名称理经四物汤处方川芎1钱,当归1钱,白芍1钱,生地黄1钱,白术(蜜炙)1钱,柴胡1钱,香附(童便制)1钱,玄胡索1钱,黄芩8分,三棱8分。功能主治妇人血虚有热,经来如屋漏水,头昏目眩,小腹作痛,

  • 茺蔚老姜汤

    药方名称茺蔚老姜汤处方茺蔚子(益母草代亦可)1两,煨老生姜1两,红糖2两。功能主治活血调经,温经止痛。主经行腹痛。用法用量煎取3碗,分3次热服。每月行经时服之。摘录《蒲辅周医疗经验》

  • 补肾益键汤

    药方名称补肾益键汤处方熟地4钱,山药2钱,枣皮2钱,益智仁2钱,补骨脂(盐炒)2钱,杜仲(盐炒)1钱半,肉桂1钱半,附子(制)1钱半。功能主治产后肾阳不足,不能关键,小便失常。用法用量早晨服本方,大补

  • 辟谷木耳丸

    药方名称辟谷木耳丸处方木耳(捣末)8两,大豆(炒熟,捣末)8两,大枣(煮熟,去皮核,研)1升。制法上炼蜜为丸,如鸡卵大。功能主治辟谷。主用法用量有食日服1丸,无食日服2丸,逢食即食,无食亦不饥矣。摘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