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附子粥

附子粥

太平圣惠方》卷九十六:附子粥

药方名称附子粥

处方附子7.5克(炮裂,去皮、脐)干姜30克(炮裂,锉)

制法上药捣细罗为末。

功能主治治冷痢,饮食不下。

用法用量每日煮粥时纳药3~6克,空腹时食之。以愈为度。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九十六

太平圣惠方》:附子粥

药方名称附子粥

处方附子10克炮姜15克粳米100克

制法先将两药捣细,过箩为末,每取10克,与米同煮为粥。

功能主治温中散寒止痛。用于寒湿痢疾、里急后重、腹中绞痛、喜按喜暖者。

用法用量空腹食用。

摘录太平圣惠方

《药粥疗法》:附子粥

药方名称附子粥

处方附子3-5g,干姜1-3g,粳米30-60g,葱白2根,红糖少许。

制法附子干姜研为极细末。

功能主治温中补阳,散寒止痛。主肾阳不足,命火衰微,畏寒肢冷,阳萎尿频,脾阳不振,脘腹冷痛,大便溏泄,冷痢,或因大汗出及大吐大泻引起的四肢厥逆,冷汗自出,口淡不渴,舌苔白,脉微细无力,阳气衰弱的危重病人。

用法用量先用粳米煮粥,待粥煮沸后,加入药末及葱白、红糖,同煮为稀粥。或用附子干姜煎汁,去滓后,下米、葱、糖一并煮粥。每日分2次,温热食用,一般以3-5天为1疗程。

注意附子有小毒,煮粥时应选用制附子,且从小剂量开始为妥。对于热证实证的病人,不可服食。

摘录《药粥疗法》

《圣惠》卷九十六:附子粥

药方名称附子粥

处方附子1分(炮裂,去皮脐),干姜1两(炮裂,锉)。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冷痢,饮食不下。

用法用量每日空腹煮粥,纳药1钱食之。以愈为度。

摘录《圣惠》卷九十六

猜你喜欢

  • 加味人参款花膏

    药方名称加味人参款花膏处方人参1钱,五味子1钱,天冬1钱,麦冬1钱,款冬花1钱,贝母1钱,桑白皮(炒)1钱,阿胶(炒)1钱,黄芩1钱半,黄连1钱半,炙甘草1钱半,桔梗1钱半,当归1钱半。制法上为末,炼

  • 二美散

    药方名称二美散别名二妙散、二妙丹处方吴茱萸(焙)、硫黄各等分。制法上为极细末。功能主治癞疥脓窠间杂者。用法用量二妙散(《仙拈集》卷四)、二妙丹(《外科方外奇方》卷三)。摘录《外科全生集》卷四

  • 茯苓佐经汤

    药方名称茯苓佐经汤处方茯苓1钱,陈皮1钱,半夏1钱,白术1钱,苍术1钱,藿香5分,泽泻5分,甘草5分,葛根5分,柴胡5分,厚朴5分,木瓜5分。功能主治足少阳经为四气所乘,以致腰腿发热疼痛,头目昏眩,呕

  • 葱蜜膏

    《寿世保元》卷九:葱蜜膏药方名称葱蜜膏处方生葱、生蜜、猪胆汁1个。制法上倾石钵内共捣成饼。功能主治痈疽发背、无名肿毒初起。用法用量方中生葱、生蜜用量原缺。摘录《寿世保元》卷九《验方新编》卷十一:葱蜜膏

  • 防风冲和汤

    《医学入门》卷四:防风冲和汤药方名称防风冲和汤处方防风白术生地各4.5克羌活黄芩白芷甘草各3克川芎1.5克功能主治主伤风有汗,脉浮缓。用法用量水煎,温服。汗未止,加黄耆、芍药。摘录《医学入门》卷四《东

  • 车前草汤

    《圣济总录》卷三十五:车前草汤药方名称车前草汤处方车前草半两,常山(细锉)半两,升麻半两,白粳米半合,豉(炒)半两,甘草(生)半两。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久疟日多,憎寒壮热不止,渴饮水。用法用量每用3

  • 阿胶汤

    《圣济总录》卷九十六:阿胶汤药方名称阿胶汤处方阿胶(炙令燥,别捣末)人参各30克干姜(炮)60克远志(去心)120克附子1枚(炮裂,去皮、脐)甘草(炙,锉)90克 大麻仁(烂研)175克制法上七味,粗

  • 扶脾坚表汤

    药方名称扶脾坚表汤处方银花黄耆防风桔梗苍术白术甘草黄柏淮山药车前子功能主治主治皮肤瘙痒灼热,反复发作,时愈时发。用法用量水煎,日服三次。摘录《疮疡经验录》

  • 鸡蛋汤

    药方名称鸡蛋汤处方生姜8两(捣自然汁),鸡子2枚(去壳)。功能主治妊娠胃虚寒滞,敷化无权,故赤白痢下,胎孕因之不安,脉弦者。用法用量鸡子同姜汁搅匀,入红花末3分,煎沸温服。各家论述鸡子补养心肺,又能滋

  • 蚕沙浸酒

    药方名称蚕沙浸酒处方蚕沙(微炒,捣碎)5升。制法上用生绢囊贮,以酒1斗5升,浸经7日。功能主治中风,口面?僻,口角涎流。用法用量取饮之,3-5合。令常有酒气,以愈为度。摘录《圣济总录》卷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