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防己汤

防己汤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防己汤

药方名称防己汤

处方防己(半两)防风(半两) 桂心(半两)附子(半两)麻黄(半两)威灵仙(三分)

功能主治治久风邪入肝脾二经,言语不转。

用法用量每服四钱,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滓,入竹沥地黄汁各一盏,生姜自然汁半盏,和匀温服之,日三四。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千金翼》卷十七:防己汤

药方名称防己汤

处方防己3两,茯苓1两,桑白皮(切)2升,桂心3两,芎?3两,甘草1两半(炙),大枣12枚(擘),芍药2两,麻黄2两(去节)。

功能主治风湿,四肢疼痹,挛急浮肿。

用法用量以水1斗2升,煮麻黄,减1升,纳药煮取3升,分3服。渐汗出,令遍身,以粉粉之。

注意慎风冷。

摘录《千金翼》卷十七

《伤寒全生集》卷四:防己汤

药方名称防己汤

处方黄耆白术防己防风甘草大青

功能主治风温,身重汗出。

用法用量生姜,水煎服。

摘录《伤寒全生集》卷四

杨氏家藏方》卷三:防己汤

药方名称防己汤

处方防己1两,香白芷2两。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伏暑吐泻,阴阳不分。

用法用量每服1钱,新汲水调下,不拘时候。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三

《元和纪用经》:防己汤

药方名称防己汤

处方防己1两半,赤茯苓1两,百合1两,郁李仁(别研)1两,桑白皮(切)3两。

功能主治水气。

用法用量分8服。每服以水1升半,煮取强半升,分2次温服,明日准此。1剂尽,更作1剂,揆度多少。

注意不得闻灯油烟气及食盐

摘录《元和纪用经》

活幼心书》卷下:防己汤

药方名称防己汤

处方防己(去黑皮)半两,麻黄(去节存根,锉碎,汤泡滤过,焙干)半两,薄桂(去粗皮)半两,赤芍药1两,赤茯苓(去皮)1两,苍术(米泔水浸1宿,去粗皮,滤干,锉片,用火炒至微黄色)1两,甘草(炙)7钱半。

功能主治小儿感冒风湿之气,失于解表,流注两足疼痛,至两膝浮肿,不能屈伸,转成瘫痪。

用法用量每服2钱,水1盏,加生姜2片,葱1根,煎7分,空心热服。或入薤白同煎。

摘录活幼心书》卷下

普济方》卷一九三引《鲍氏时后方》:防己汤

药方名称防己汤

处方防己4两,白术3两,甘草2两。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湿气浮肿。

用法用量每服3钱,加生姜3片,大枣1枚,水煎服。

摘录普济方》卷一九三引《鲍氏时后方》

医学纲目》卷三十三:防己汤

药方名称防己汤

处方防己4钱,甘草1两,黄耆1两,生姜2两,白术3两,人参1两。

功能主治风温,脉浮,身重,汗出。

用法用量每服5钱,水1盏半,煮取1中盏,去滓,饮讫,仍坐被中,汗出如虫行,或被卧取汗出。

摘录医学纲目》卷三十三

《卫生总微》卷六:防己汤

药方名称防己汤

处方防己1两,川升麻1两,天麻1两,川芎1两,桂心半两,羚羊角屑半两,麻黄(去根节)半两。

制法上为细末,用杏仁1分(汤浸,去皮尖,炒黄),研细拌匀。

功能主治小儿中风,口眼?斜,视不能平,语不能正。

用法用量每服1钱,水1盏,加生姜3片,薄荷3片,同煎至5分,去滓稍热,时时与服。

摘录《卫生总微》卷六

《本事》卷一:防己汤

药方名称防己汤

处方防己半两,防风(去叉股)半两,桂心(不见火)半两,附子(炮裂,去皮)半两,威灵仙(去苗,洗)3分,麻黄半两(去节)。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久风,邪入肝脾二经,言语不传。

用法用量每服4钱,水1盏,以竹沥、荆沥、地黄汁各1盏,姜汁半盏为引,和匀用,煎至7分,去滓温服,日3-4次。

各家论述《本事方释义》:汉防己气味辛平,能行下焦,祛风利湿,入足太阳;防风气味辛甘温,入足太阳;桂心气味辛甘大热,入足少阴,厥阴;附子气味咸辛大热,入手足少阴;威灵仙气味苦微辛咸平,通利诸经络;麻黄气味辛温,入手太阴、足太阳,表散药中之峻者也。肝脾二经之风邪久不能去,得群药之疏利,犹虑留邪,佐以竹沥、荆沥之甘寒而滑,生地黄汁之苦寒而润,生姜汁之辛温而通,邪岂能留耶?

摘录《本事》卷一

圣济总录》卷九:防己汤

药方名称防己汤

处方防己1两,麻黄(去根节,先煎,掠去沫,焙)1两,附子(地裂,去皮脐)1两,芎?1两,桂(去粗皮)1两,黄芩(去黑心)1两,芍药1两,人参1两,甘草(炙,锉)1两,防风(去叉)1两,杏仁(去皮尖双仁,炒)40枚。

制法上锉,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偏风,半身不随,口眼?斜,不能言语,筋脉拘急,不得转侧。

用法用量每用10钱匕,以水3盏,加生姜10片,煮取2盏,去滓,分温3服,日2夜1。

摘录圣济总录》卷九

普济方》卷三六九:防己汤

药方名称防己汤

处方防己1两,诃子(炮,用肉)1两,麻黄(不去节)1两,杏仁(去皮尖,麸炒)1两。

功能主治婴孩伤寒喘促,及久年喘急。

用法用量水煎,临热入腊茶少许,再沸去滓服。

摘录普济方》卷三六九

圣济总录》卷二十:防己汤

药方名称防己汤

处方防己2两,白术1两半,桂(去粗皮)1两,茵芋1两,丹参1两,五加皮(锉)1两,牛膝(回浸,切,焙)半两,细辛(去苗叶)半两,甘草(炙)半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风湿痹,肌肤不仁,体重。汗出恶风。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普济方》引作“茵芋散”。

摘录圣济总录》卷二十

圣济总录》卷一六五:防己汤

药方名称防己汤

处方防己2两,防风(去叉)1两,芎?1两,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甘草(炙,锉)1两,当归(切,焙)1两,陈橘皮(去白,焙)1两,赤小豆(拣)2合。

制法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产后肿满,不能食。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加生姜3片,同煎至6分,去滓,食前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六五

圣济总录》卷一六五:防己汤

药方名称防己汤

处方防己1两,枳壳(去瓤,麸炒)1两,桑根白皮(锉)1两,芎?1两,萎蕤1两,当归(切,焙)1两,葶苈(隔纸炒)1分,木香半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产后通身肿满,气喘烦闷。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加生枣2枚(擘破),煎至7分,去滓温服。以疏利肿消为度。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六五

圣济总录》卷九:防己汤

药方名称防己汤

处方防己(锉)1两,竹沥(旋入)、防风(去叉,锉)1两,升麻1两,桂(去粗皮)1两,麻黄(去根节,先前,掠去沫,焙干)1两半,芎?1两,羚羊角(镑)1两。

制法上先将7味为粗末。

功能主治中风,半身不随,口面?斜,语不得转。

用法用量每用药12钱匕,以水4盏,煎至2盏,去滓,入竹沥2合,更煎3沸,分3次温服,空心、午时、夜深各1服。

常服,加独活1两半;若手足逆冷,加干姜1两(炮裂)。若不即除,更服麻黄防风汤。

摘录圣济总录》卷九

《千金》卷八:防己汤

药方名称防己汤

处方防己4两,茯苓4两,白术4两,桂心4两,生姜4两,乌头7枚,人参2两,甘草3两。

功能主治风历节,四肢疼痛如锤锻,不可忍者。

用法用量以苦酒1升,水1斗,煮取3升半,每服8合,日3夜1。当觉焦热,痹忽忽然,慎勿怪也。若不觉,复令服,以觉乃止。

注意凡用乌头,皆去皮熬令黑,乃堪用,不然至毒人,宜慎之。

各家论述《千金方衍义》:《金匮》防己黄耆汤本治风湿关节疼痛,腰下疼重,自汗恶风,取2味合用,以司开合而祛湿着。《千金》又恐黄耆之助卫,乃摒去不用;易入乌头,专开痹着;桂心、茯苓2味,又于防己茯苓汤中采入;加人参者,助防己逐痹之力也。煎用苦酒,取辟恶毒之气耳。

摘录《千金》卷八

圣济总录》卷八十引《膜外气方》:防己汤

药方名称防己汤

别名防己

处方防己1两,大戟1两,木香1两,赤茯苓(去黑皮)1两,海蛤1两,犀角屑1两,胡椒1两,白术1两,葶苈1两,防风(去叉)1两,木通1两,桑根白皮1两,紫苏1两,陈橘皮(炙)1两,牵牛子1两,诃黎勒(去核)1两,郁李仁1两,白槟榔1两,大黄2两,麝香少许(汤成下,不用研)。

功能主治膜外气水病,不限年月深浅,洪肿大端。亦治脚气,时时冲心。

用法用量防己饮(《圣济总录》卷七十九)。同书防已饮中胡椒,作“胡黄连”。

摘录圣济总录》卷八十引《膜外气方》

圣济总录》卷八十一:防己汤

药方名称防己汤

处方防己2两,秦艽(去苗土)2两,葛根2两,桂(去粗皮)1两半,陈橘皮(汤浸击白,焙)3两,麻黄(去根节,汤煮,掠去沫)3两,甘草(炙,锉)1两半,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炒)80枚。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脚气痹弱。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1盏半,加生姜3片,煎至7分,去滓温服,日3次。衣覆出汗。

摘录圣济总录》卷八十一

《外台》卷十九引《苏恭方》:防己汤

药方名称防己汤

处方白皮5两,大豆5升(以水2斗、并桑白皮煮取1斗,去滓),防己3两,橘皮3两,赤茯苓3两,麻黄(去节)3两,生姜5两,旋覆花1两,杏仁80枚,紫苏茎叶2两(切)。

功能主治脚气,通身体满,小便涩,上气,不能食,食则胀者。

用法用量上切。以前件药汁煮取3升,去滓,分为3服,力弱者分为5服,相去6-7里久。微覆当大汗,小便利,肿气消下。

冷多,加茱萸4两;热多,加玄参4两。

注意忌酢物。

摘录《外台》卷十九引《苏恭方》

圣济总录》卷一五六:防己汤

药方名称防己汤

处方防己1两,白药子1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妊娠咳嗽,喘满短气。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煎7分,去滓温服。未效再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五六

医门补要》卷中:防己汤

药方名称防己汤

处方苍术、川柏(炒)、防己、苡仁、独活、赤苓、防风萆薢豨莶草、车前子。

功能主治肾气游风。

摘录医门补要》卷中

圣济总录》卷八十三:防己汤

药方名称防己汤

处方防己3分,猪苓(去黑皮)3分,郁李仁(去皮,炒)3分,槟榔(锉)3分,木通(锉)半两,紫苏叶半两,枳壳(去瓤,麸炒)半两,赤茯苓(去黑皮)1两,甘草(炙,锉)1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湿脚气,小便不利,气壅烦闷,胁腹连膀胱气虚胀,上气喘促,坐卧不得,脚膝肿满。

用法用量每服4钱匕,水1盏半,加生姜3片,煎至6分,去滓,食前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八十三

方出《外台》卷十九引《苏恭方》,名见《普济方》卷四十三:防己汤

药方名称防己汤

处方防己2两,芍药2两,枳实(炙)3两,独活3两,防风3两,桂心3两,生姜8分,葛根3两,半夏1升(洗)。

功能主治脚气下焦冷,肿满胸塞,吐不下食者。兼去温毒。

用法用量上切。以水9升,煮取3升,分4服,相去8-9里久,中间食少粥。

注意羊肉、饧、生葱。

摘录方出《外台》卷十九引《苏恭方》,名见《普济方》卷四十三

《妇人良方》卷十五:防己汤

药方名称防己汤

别名防己饮、防己

处方防己3分,桑白皮1两,紫苏茎叶1两,赤茯苓1两,木香1分。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妊娠脾虚,通身浮肿,心腹胀满,喘促,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防己饮(《校注妇人良方》卷十五)、防己散(《医学入门》卷八)。

摘录《妇人良方》卷十五

圣济总录》卷八十三:防己汤

药方名称防己汤

处方防己1两半,白术2两,枳壳(去瓤。麸炒)2两,独活(去芦头)1两,防风(去叉)1两,桂(去粗皮)1两,芍药1两半,葛根(锉)2两半,半夏(汤洗去滑,炒)2两半。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脚气风毒,冷痹肿满,胸膈噎塞,呕逆不下食,兼去湿毒。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1盏半,加生姜1分(拍碎),同煎至8分,去滓,空心、食前温服,服讫良久吃粥,日3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八十三

圣济总录》卷七十三:防己汤

药方名称防己汤

处方防己1两,百合(干者)1两,郁李仁(去皮,别研如膏)1两,木通(锉)1两半,吴茱萸(陈者,海7遍,炒)半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焙)3分,当归(切,焙)3分,赤茯苓(去黑皮)3分。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结瘕气结,腹满如石,气急少卧,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空心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七十三

圣济总录》卷七十一:防己汤

药方名称防己汤

处方防己1两半,大腹皮(和子用)1两半,郁李仁(汤浸去皮)1两,大麻仁(炒)1两,槟榔(锉)1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焙)1两,桑根白皮(炙,锉)1两,甘草(炙,锉)1两,诃黎勒(微煨,去核)1两。

制法上除郁李仁、大麻仁外,为粗末,再同捣匀。

功能主治下气。主肺积息贲。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加生姜半分(拍碎),以水1盏,煎至8分,去滓温服,空心、午时各1服。以利为度。

摘录圣济总录》卷七十一

圣济总录》卷二十:防己汤

药方名称防己汤

处方防己2两,甘草(炙)1两,黄耆(薄切)1两,麻黄(去根节,先煎,掠去沫,焙)1两,白术1两半。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风湿痹,脉浮身重,汗出恶风。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1盏半,加大枣2枚(擘破),生姜3片,煎至1盏,去滓温服,空心1服,夜卧并2服。服讫用椒葱汤小浴,继以生姜酒粥投之。药后汗出,慎外风。皮肤中当如虫行。

摘录圣济总录》卷二十

全生指迷方》卷三:防己汤

药方名称防己汤

处方防己3两,人参4两,桂心2两,茯苓4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皮水。

用法用量每服5钱,水2盏,煎至1盏,去滓温服。

摘录全生指迷方》卷三

猜你喜欢

  • 橘皮竹茹汤

    《金匮要略》卷中:橘皮竹茹汤药方名称橘皮竹茹汤别名竹茹汤(《医学入门》卷七)、陈皮汤(《证治准绳·类方》卷五)处方橘皮12克竹茹12克大枣5枚生姜9克甘草6克人参3克功能主治理气降逆,益胃清热。治久病

  • 独脚顶

    药方名称独脚顶处方番木鳖。制法清水煮胀,去皮,晒干,将酒坛黄泥杵碎,筛细,拌木鳖,烈火炒松,勿令太焦,筛去黄泥,将木鳖为细末,或面糊为丸,如芥子大。功能主治风痹瘫痪,湿痰定注,遍身骨节酸痛,类风不仁。

  • 除风湿羌活汤

    《内外伤辨》卷中:除风湿羌活汤药方名称除风湿羌活汤别名除湿羌活汤、除湿汤处方羌活7分,防风5分,升麻5分,柴胡5分,藁本1钱,苍术1钱。制法上锉,如麻豆大,作1服。功能主治湿从外受,或一身尽痛,或头重

  • 当归柴胡汤

    《产科发蒙》卷四引《经效方》:当归柴胡汤药方名称当归柴胡汤别名当归汤处方当归、芍药、桔梗、槟榔、枳壳、桂枝、柴胡、青木香。功能主治产后血气胁肋胀痛。用法用量当归汤(《普济方》卷三五一)。摘录《产科发蒙

  • 柴胡达原饮

    《重订通俗伤寒论》:柴胡达原饮药方名称柴胡达原饮处方柴胡4.5克 生枳壳4.5克 川朴4.5克青皮4.5克 炙草2.1克黄芩4.5克 苦桔梗3克草果1.8克槟榔6克荷叶梗16厘米功能主治和中化湿,祛痰

  • 乱发灰丸

    药方名称乱发灰丸处方乱发灰1两(细研),桂心半两,杏仁1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诸尸鬼疰,中恶心痛。用法用量每服5丸,以暖酒送下,不拘时候。摘录方

  • 通气散坚丸

    药方名称通气散坚丸处方陈皮半夏茯苓甘草石菖蒲枳实(炒)人参胆南星天花粉桔梗川芎海藻当归贝母香附黄芩(酒炒)各等分制法上药研为细末,荷叶煎汤跌为丸,寒豆大。功能主治理气活血,化痰软坚。治忧郁伤肺,浊气痰

  • 参归承气汤

    药方名称参归承气汤处方枳实2钱(炒),川朴2钱(捣),川大黄3钱,党参2钱,当归身3钱(生),神曲3钱(炒),山楂2钱(炒)。功能主治内伤饮食。摘录《医门八法》卷二

  • 固肠汤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八:固肠汤药方名称固肠汤处方酸石榴皮15克黄连(炒)地榆各30克罂粟壳(醋炙)茯苓各45克制法上药锉散。功能主治治大肠虚寒,利下青白,肠中雷鸣,小便赤黄,气上冲胸,不能久立,身肿

  • 凌霄散

    药方名称凌霄散别名五九散、凌霄花散处方蝉壳7个,地龙(炒)7个,白僵蚕7个,全蝎7个,凌霄花半两。制法上为极细末。功能主治疠风。用法用量五九散(《儒门事亲》卷十五)、凌霄花散(《医学入门》卷八)。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