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闭关止渴汤

闭关止渴汤

(辨证录》卷六:闭关止渴汤

药方名称闭关止渴汤

处方石膏15克玄参60克麦冬60克 熟地60克青蒿15克

功能主治清胃火,填肾水。主消渴。胃热津枯,肾水亏乏,大渴恣饮,易于饥饿,得食渴减,不食则渴尤甚。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辨证录》卷六

辨证录》卷六:闭关止渴汤

药方名称闭关止渴汤

处方石膏5钱,玄参2两,麦冬2两,熟地2两,青蒿5钱。

功能主治消渴。

用法用量水煎服。

各家论述此方少用石膏青蒿以止胃火,多用玄参、熟地以填肾水,重用麦冬以益肺气,未尝闭胃之关门也。然而胃火之开,由于肾水之开;肾水之开,由于肾火之动也;而肾火之动,又由于肾水之乏也。今补其肾水,则水旺而肾火无飞动之机,火静而肾水无沸腾之患。肾水既安于肾宅,而胃火何能独开于胃关哉。此不闭之闭,真神于闭也。

摘录辨证录》卷六

猜你喜欢

  • 鸡肠菜羹

    药方名称鸡肠菜羹处方鸡肠草1斤。功能主治小便数。用法用量上于豉汁中煮,调和作羹食之;作粥亦得。摘录方出《证类本草》卷二十九引《食医心鉴》,名见《医方类聚》卷一三六

  • 青龙丸

    药方名称青龙丸处方青黛茯神芦荟南星(炮)各7.5克麝香少许 轻扮 巴霜各0.25克全蝎60克(焙)制法上药先将巴霜研如泥,次入诸药,研令极细,丸如粟米大,朱砂为衣。功能主治治小儿惊热有积。用法用量每服

  • 金杏煎丸

    药方名称金杏煎丸别名杏仁煎丸处方杏仁49个(去皮尖,生研),瓜蒌(大者)1枚,不蛀皂角1锭(捶碎),生百部1两(3味各用水挼捣碎,续取浓计,入银器内,慢火熬成膏,入后药),牵牛子(捣为末)1两,木香半

  • 导赤丹

    《慈禧光绪医方选议》:导赤丹药方名称导赤丹处方薄荷1钱,麦冬1钱,木通1钱,黄连1钱,生地1钱,桔梗1钱,甘草1钱。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重1钱,上朱衣。功能主治清热利尿。主心经热盛,或心移热于小肠

  • 龙骨膏

    《医学入门》卷八:龙骨膏药方名称龙骨膏处方龙骨乳香没药密陀僧各6克海螵蛸4.5克 肥皂子5个(烧存性,为末)功能主治【功用】除湿热。用法用量用绵纸双重,以针刺乱孔,清油调药夹内,敷贴疮上,隔日一翻,两

  • 胶菀清金汤

    药方名称胶菀清金汤处方紫菀、犀角、桔梗、生地、白芍、丹皮、麦冬、玄参、川贝、茯苓、阿胶、甘草。功能主治咳嗽痰中带血。摘录《理虚元鉴》

  • 丁香饼子

    《寿亲养老新书》卷四:丁香饼子药方名称丁香饼子处方半夏(汤泡)60克 白茯苓(去皮)30克丁香15克(不见火)白术30克(炒)川白姜30克(泡)甘草30克(炙)白扁豆(用姜汁浸,蒸熟,焙)30克橘红6

  • 消痔丸

    药方名称消痔丸处方生地120克(水洗)片芩45克金银花枳壳(麸炒)秦艽各30克防风大黄(九制)当归苍术(米泔浸,炒)地龙槐花(炒)赤芍各60克制法研末,炼蜜为丸。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血疏风。治痔疮痔漏

  • 百部汤

    《圣济总录》卷二十四:百部汤药方名称百部汤处方百部1两,款冬花半两,紫菀(去苗土)半两,五味子半两,人参半两,半夏(汤洗7遍,炒)半两,前胡(去芦头)半两,麻黄(去根节,汤煮掠去沫,焙)半两,桂(去粗

  • 疔膏

    药方名称疔膏处方蓖麻子2两(去壳),蜗牛30个(带壳),松香1两(制),银朱1两,蛔虫10条。制法先将蓖麻子打烂,再同诸药打1000余捶即成膏。功能主治疔疮。用法用量贴疔疮处。摘录《疡科遗编》卷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