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金钗煎

金钗煎

《妇人良方》卷二引檀峰晓公方:金钗煎

药方名称金钗煎

处方当归2两,白芍药2两,川芍2两,石斛(酒炒)2两,香附子(炒)2两,糯米2两(炒),降真香(细锉)4两,熟地黄4两,秦艽1两,贝母(去心)1两,羌活1两,桂心1两,粉草1两,干姜(炮)1两,北细辛1两,牡丹皮1两,大豆卷(炒)1两,茴香(炒)1两,枳壳(去瓤,麸炒)1两,延胡索1两,白芷1两,人参半两,木香半两,石膏(煅)半两,沉香半两,黄芩半两,川椒3分,交加(修制)8两(交加,指交加散)。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两作7丸。

功能主治活血驻颜,大暖血海,升降阴阳,滋养荣卫。主子宫久冷,多病少子,及产前产后诸病。

用法用量依后服饵常服,温酒化下。妇人诸疾,产前产后风虚痼冷,手足僵痹,豆淋酒化下;血风头痛,产后中风,荆芥酒化下;产前产后痰涎咳嗽,桑白皮汤下;经脉不调,或前或后,或多或少,血气攻刺,腰胁重痛,温酒化下;经脉不通,产后血喘,苏木人参煎汤化下;血崩不止,赤白带下,侧柏烧灰调酒下;妇娠将理失宜,或因惊动,痛极妨闷,漏胎下血,胶艾煎汤化下;临产艰难,乳香研酒化下;子死腹中,胎衣不下,同朴消3钱(重研细),童便和酒化下;产后劳倦,伤败血气,如疟寒热,遍身疼痛,喘嗽盗汗,地黄乌梅煎汤化下;产后败血浮肿,姜汁少许和酒半盏化下;产前服之则胎安,临产亦易产;产后则逐去恶血,不生诸疾,同童便和酒化下。

注意忌生冷、油腻、鱼腥、猪母、白猪,一切毒物。

摘录《妇人良方》卷二引檀峰晓公方

《医方类聚》卷二一二引《仙传济阴方》:金钗煎

药方名称金钗煎

处方黑豆1升(炒熟,去皮),香附子末4两半,干姜(炮)1两,生干地黄1两。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调理经候,滋养少女。主经候不调,月水湛浊,腹常刺痛,及室女血弱,阴虚经脉不均。

用法用量每服2钱,食前温酒调下。

摘录《医方类聚》卷二一二引《仙传济阴方》

猜你喜欢

  • 大蒜浸液

    药方名称大蒜浸液处方大蒜10克 白糖适量制法将大蒜去皮捣烂,加开水50克,澄清加白糖适量。功能主治抗菌消炎,驱虫健胃。适用于百日咳痉咳期。用法用量每服5~10克,每日2~3次。摘录《民间验方》

  • 草决明汤

    药方名称草决明汤处方草决明、冬桑叶、夏枯草、小胡麻、谷精草、丹皮。功能主治肝胆气热,目痛偏左,翳膜红丝,脉左弦涩。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方出《临证指南医案》卷八,名见《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二

  • 理中汤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理中汤药方名称理中汤处方人参、干姜(炮)、甘草(炙)、白术,各二钱。功能主治治五脏中寒,口噤失音,四肢强直;兼治胃脘停痰,冷气刺痛。用法用量上作一服,水二钟,煎至一钟,不拘时服

  • 小降气汤

    药方名称小降气汤处方家紫苏台乌药白芍陈皮各6克 炙甘草1.5克功能主治治痰涎湿浊,壅滞胸中,气机不畅,胸膈痞闷者。用法用量上药用水300毫升,加生姜3片,枣一枚,煎取210毫升,空腹时服。摘录《景岳全

  • 加减地黄丸

    《杂病源流犀烛》卷十七:加减地黄丸药方名称加减地黄丸处方熟地山药山萸肉 丹皮五味子百药煎功能主治养阴生津。治上消,阴亏津伤,舌赤裂,咽如烧,大渴引饮,夜间更甚者。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杂病源流犀烛》卷

  • 二草丹

    药方名称二草丹处方金陵草(即旱莲草)车前草各等分功能主治主小便尿血。用法用量上二药捣汁。每空腹时服200毫升。病愈乃止。摘录《杂病源流犀烛》卷十七

  • 温泉汤

    药方名称温泉汤处方当归6克附子2.4克 小茴香3克 破故纸4.5克(合桃肉拌炒)乌药3克杜仲9克牛膝6克木香1.5克 广皮3克青皮3克生姜3片功能主治温肾祛寒。治肾胀,腹满引背,央央然腰髀痛。用法用量

  • 槐白皮膏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槐白皮膏药方名称槐白皮膏处方槐白皮、楝实,各五两;甘草、白芷,各二两;赤小豆二合,桃仁六十枚;当归三两。炮制上七味俰咀,以煎成猪膏一斤,微火煎白芷黄,药成。功能主治

  • 极熟豉酒

    药方名称极熟豉酒处方香豉3升。功能主治利腰脚,除湿痹。主瘴毒脚气,心神烦闷。用法用量上以酒1斗,渍3宿后,每日随性暖饮之。摘录《圣惠》卷四十五

  • 蝉退甘草汤

    药方名称蝉退甘草汤处方大蝉退21个(去足),甘草1钱半。功能主治小儿斑疮。用法用量用水半碗,煎至1小盏,旋旋与服。摘录《奇效良方》卷六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