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败毒散

败毒散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小儿药证直决》:败毒散

药方名称败毒散

处方柴胡前胡川芎枳壳羌活独活茯苓桔梗人参甘草生姜薄荷

来源虚人而感风寒湿邪,邪正交争于肌腠之间,正虚不能祛邪外出,故憎寒壮热而无汗,头项强痛,肢体酸痛。风寒犯肺,肺气不宣,故鼻塞声重,咳嗽有痰。胸膈痞满,舌苔白腻,脉浮而濡,正是风寒兼湿之证。所以治当益气解表,散寒祛湿。方中羌活独活并为君药,辛温发散,通治一身上下之风寒湿邪。川芎行血祛风;柴胡辛散解肌,并为臣药,助羌活独活祛外邪,止疼痛。枳壳降气,桔梗开肺,前胡祛痰,茯苓渗湿,并为佐药,利肺气,除痰湿,止咳嗽。甘草调和诸药,兼以益气和中。生姜薄荷,发散风寒,皆是佐使之品。配以小量人参补气,使正气足则鼓邪外出,一汗而风寒湿皆去,亦是佐药之意。

本方原为小儿而设,因小儿元气未充,故用小量人参,补其元气,正如《医方考》曰:“培其正气,散其邪毒,故曰败毒。”后世推广用于年老、产后、大病后尚未复元,以及素体虚弱而感风寒湿邪,见表寒证者,往往多效。喻昌也认为:“人受外感之邪,必先汗以驱之。惟元气大旺者,外邪始乘药势而出。若元气素弱之人,药虽外行,气从中馁(nei),轻者半出不出,留连为困,重者随元气缩入,发热无休。……所以虚弱之体,必用人参三、五、七分,入表药中少助元气,以为驱邪之主,使邪气得药,一涌而出,群非补养虚弱之意也。”(《寓意草》)喻氏不仅常用本方治时疫初起,并用治外邪陷里而成痢疾者,使陷里之邪,还从表出而愈,称为“逆流挽舟”之法。

本方证系正气素虚,又感风寒湿邪。风寒湿邪袭于肌表,卫阳被遏,正邪交争,故见憎寒壮热、无汗;客于肢体、骨节、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故头项强痛、肢体酸痛;风寒犯肺,肺气郁而不宣,津液聚而不布,故咳嗽有痰、鼻塞声重、胸膈痞闷;舌苔白腻,脉浮按之无力,正是虚人外感风寒兼湿之征。治当散寒祛湿,益气解表。方中羌活独活发散风寒,除湿止痛,羌活长于祛上部风寒湿邪,独活长于祛下部风寒湿邪,合而用之,为通治一身风寒湿邪的常用组合,共为君药。川芎行气活血,井能祛风;柴胡解肌透邪,且能行气,二药既可助君药解表逐邪,又可行气活血加强宣痹止痛之力,俱为臣药。桔梗辛散,宣肺利膈;枳壳苦温,理气宽中,与桔梗相配,一升一降,是畅通气机、宽胸利膈的常用组合;前胡化痰以止咳;茯苓渗湿以消痰,皆为佐药。生姜薄荷为引,以助解表之力;甘草调和药性,兼以益气和中,共为佐使之品。方中人参亦属佐药,用之益气以扶其正,一则助正气以鼓邪外出,并寓防邪复入之义;二则令全方散中有补,不致耗伤真元。综观全方,用羌独活、芎、柴、枳、桔、前等与参、苓、草相配,构成邪正兼顾,祛邪为主的配伍形式。扶正药得祛邪药则补不滞邪,无闭门留寇之弊;祛邪药得扶正药则解表不伤正,相辅相成。

喻嘉言用本方治疗外邪陷里而成之痢疾,意即疏散表邪,表气疏通,里滞亦除,其痢自止。此种治法,称为“逆流挽舟”法。

功能主治散寒祛湿,益气解表。气虚,外感风寒湿表证。憎寒壮热,头项强痛,肢体酸痛,无汗,鼻塞声重,咳嗽有痰,胸膈痞满,舌淡苔白,脉浮而按之无力。(本方常用于感冒、流行性感冒、支气管炎、风湿性关节炎、痢疾、过敏性皮炎、湿疹等属外感风寒湿邪兼气虚者。)

用法用量上为粗末。每服二钱(6克),水一盏,加生姜薄荷各少许,同煎七分,去滓,不拘时服,寒多则热服,热多则温服(现代用法:作汤剂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减)。若正气未虚,而表寒较甚者,去人参,加荆芥防风以祛风散寒;气虚明显者,可重用人参,或加黄芪以益气补虚;湿滞肌表经络,肢体酸楚疼痛甚者,可酌加威灵仙桑枝秦艽防己等祛风除湿,通络止痛;咳嗽重者,加杏仁白前止咳化痰;痢疾之腹痛、便脓血、里急后重甚者,可加白芍木香以行气和血止痛。

注意本方多辛温香燥之品,若是暑温、湿热蒸迫肠中而成痢疾者,切不可误用。若非外感风寒湿邪,寒热无汗者,亦不宜服。(方中药物多为辛温香燥之品,外感风热及阴虚外感者,均忌用。若时疫、湿温、湿热蕴结肠中而成之痢疾,切不可用。)

备注(1)本方是一首益气解表的常用方。临床应用以恶寒发热,肢体酸痛,无汗,脉浮按之无力为辨证要点。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小儿药证直决》

《痘麻绀珠》卷十六:败毒散

药方名称败毒散

处方人参茯苓柴胡前胡羌活甘草川芎独活桔梗枳壳陈皮

功能主治解毒。主痘疮邪盛,红点未见之前热甚者。

用法用量生姜大枣为引。

摘录《痘麻绀珠》卷十六

《回春》卷七:败毒散

药方名称败毒散

处方人参羌活独活柴胡前胡茯苓(去皮)、桔梗(去芦)、川芎枳壳(去瓤,炒)、天麻全蝎(去毒)、僵蚕(炒)、白附子(煨)、地骨皮各等分,甘草减半。

制法上锉1剂。

功能主治急惊风初起,发热,手足搐搦,上宫天吊,角弓反张,并一切感冒风寒,头疼发热,咳嗽喘息,鼻塞声重,及疮疹欲出发搐。

用法用量生姜3片,水煎服。

摘录《回春》卷七

《摄生众妙方》卷八:败毒散

药方名称败毒散

处方黄柏1两,黄连1两,川乌2钱。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疔疮走动者。

用法用量用冷水调成膏,摊在肿处,频以水润之,其肿自消。

摘录《摄生众妙方》卷八

《摄生众妙方》卷八:败毒散

药方名称败毒散

处方当归尾5钱,白芷1两,防风1两(去芦),大黄5钱,羌活1两,甘草1两,蜂房1两,连翘1两,金银花1两,川山甲2两(生用)。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一切无名肿毒。

用法用量每服3钱,重甚用4钱,以好酒调下。

肿毒痛甚,加乳香没药血竭皂角刺各1钱。

摘录《摄生众妙方》卷八

《博济》卷三:败毒散

药方名称败毒散

处方槐花(炒)、白矾(烧及8分许,存性)各等分(是生时秤)。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脾毒下血,脏腑疼痛,频往圊厕,后重里结。

用法用量每服1钱,加乌梅1个,水1盏,煎6分,去滓温服。

摘录《博济》卷三

《片玉心书》卷五:败毒散

药方名称败毒散

处方荆芥防风连翘枳壳升麻薄荷叶、羌活独活桔梗、干葛、木通金银花黄芩川芎甘草、山栀子

功能主治遍身疮疥,因淋洗涂搽,逼毒归内而腹胀轻者。

用法用量上肿,加葱3茎;下肿;加灯心1握、生姜3片为引,水煎服。

摘录《片玉心书》卷五

《卫生总微》卷八:败毒散

药方名称败毒散

处方白芍药1分,甘草(炙)1分,雄黄(醋煮,水飞)1分。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小儿疮疹热盛,心神烦躁。

用法用量每服1字或半钱,蜜水调下,不拘时候。

摘录《卫生总微》卷八

《宣明论》卷十五:败毒散

药方名称败毒散

处方大黄黄药子紫河车赤芍药、甘草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男子往来寒热,妇人产后骨蒸血晕。

用法用量每服1钱,如发热,冷水送下;如发寒,煎生姜瓜蒌汤同调下。

摘录《宣明论》卷十五

《痘科辨要》卷十:败毒散

药方名称败毒散

处方前胡柴胡独活天麻地骨皮薄荷甘草

功能主治痘初发,在疑似之间者。

用法用量生姜,水煎服。

摘录《痘科辨要》卷十

《外科真诠》卷上:败毒散

药方名称败毒散

处方防风1钱,前胡1钱,元参2钱,公英5钱,生地3钱,银花2钱,甲珠1片,赤芍1钱5分,连翘1钱,甘草7分。

功能主治疔疮。

用法用量野菊根5钱为引。无菊根,用乌桕白皮亦可。二者俱无,宜用菊花2钱代之。

便实,加大黄2钱。

摘录《外科真诠》卷上

《治疹全书》卷上:败毒散

药方名称败毒散

处方麻黄桔梗前胡柴胡羌活防风荆芥薄荷天麻枳壳川芎、骨皮、葱白

功能主治疹不起。

摘录《治疹全书》卷上

《慈航集》卷下:败毒散

药方名称败毒散

处方桔梗3钱,生甘草1钱5分,白僵蚕3钱(炒),羌活1钱5分,牛蒡子3钱(研),薄荷8分,片姜黄2钱,蝉蜕2钱,焦楂3钱,枳壳1钱5分(炒),荆芥1钱5分,防风1钱5分。

功能主治热毒积于阳明,风寒客于肌表,虾蟆瘟初起,两腮肿硬,恶寒,耳底抽痛。

用法用量煨姜2片,连须葱头3个,水煎服。小儿半服。初病1服,盖暖出汗,即松其半,再1服,去其8分。

大便结燥,加制军3钱,去羌活

摘录《慈航集》卷下

《医统》卷九十一:败毒散

药方名称败毒散

处方人参桔梗甘草柴胡荆芥防风陈皮各等分、牛蒡子加倍。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痘疮壮热,已出未快,咽喉肿痛,胸膈不利。

用法用量每服1钱,水1盏,煎4分,去滓,食后温服。

摘录《医统》卷九十一

卫济宝书》卷下:败毒散

药方名称败毒散

处方麻黄1两1分(去节),白术1两,苍术1两,荆芥1两,甘草3分(炙),大黄半两,薄荷(生花者)1分,黄芩半两。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去毒浊。主痈疽已破者。

用法用量每服2钱,水1盏,葱白3寸,煎至8分,不拘时候。

摘录卫济宝书》卷下

《种痘新书》卷十二:败毒散

药方名称败毒散

处方升麻6分,干葛5分,川芎4分,羌活4分,防风4分,荆芥4分,前胡8分,薄荷5分,桔梗5分,枳壳5分,牛蒡8分,蝉蜕3分,山楂6分,甘草3分,地骨皮7分(一方去干葛,加紫草)。

功能主治痘初发,壮热毒盛。

用法用量葱、生姜为引,水煎,热服。

热甚者,加柴胡木通连翘;夏加香藿;冬加麻黄;泻,加猪苓泽泻

摘录《种痘新书》卷十二

外科启玄》卷十二:败毒散

药方名称败毒散

别名败毒散瘰汤

处方人参当归厚朴(姜制,炒)、桔梗白芷肉桂防风黄耆、粉草各等分。

功能主治四种瘰疬。

用法用量败毒散瘰汤(《洞天奥旨》卷十五)。

摘录外科启玄》卷十二

明医指掌》卷六:败毒散

药方名称败毒散

处方羌活1钱(去芦),独活1钱(去芦),柴胡1钱(去毛),前胡1钱(去芦),枳壳(炒)8分,茯苓8分(去皮),川芎7分,甘草5分(炙),桔梗8分(去芦)。

功能主治脏毒协寒便血,伤寒头痛,憎寒壮热,项强睛暗,鼻塞,风痰及时疫,岚瘴鬼疟,或声如蛙鸣,赤眼口疮,湿毒流注,脚肿腮肿,喉痹毒痢,诸疮斑疹。

用法用量医方集解》有薄荷少许;《疫疹一得》以葱为引。

摘录明医指掌》卷六

《纲目拾遗》卷九引《家宝方》:败毒散

药方名称败毒散

处方琉璃(陈年破损者)1个,楝树子4两,旧发网巾1顶,凤凰衣49个,三七1钱,败龟版(炙)5个。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新久肿毒,痈疽,发背,疔疮。

用法用量每服5分,槐树子汤送下。

摘录《纲目拾遗》卷九引《家宝方》

《仙拈集》卷一:败毒散

药方名称败毒散

处方防风荆芥羌活前胡升麻、干葛、赤芍桔梗川芎白芷牛蒡子、甘草

功能主治天行时疫,头面肿大,咽喉不利,舌干口燥,憎寒壮热,四时瘟疫。

用法用量生姜、葱,水煎,热服。出汗。

摘录《仙拈集》卷一

《仙拈集》卷二引《全生》:败毒散

药方名称败毒散

处方石膏(煅)1两,寒水石(煅)1两,花粉5钱,白芷5钱,紫河车草3钱。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喉以上肿痛,头大如斗,面合眼缝。

用法用量每服7钱,老酒服至醉为妙。

摘录《仙拈集》卷二引《全生》

奇效良方》卷六十四:败毒散

药方名称败毒散

处方桔梗天花粉、干葛、川升麻川芎赤芍药、独活柴胡甘草各等分。

制法上锉。

功能主治小儿丹毒初发,游走遍体,燥闷腹胀,啼哭。

用法用量每服4钱,水1盏,加生姜2片,煎至6分,不拘时候服。

摘录奇效良方》卷六十四

《种痘新书》卷四:败毒散

药方名称败毒散

处方升麻4分,干葛4分,紫苏4分,川芎4分,防风4分,荆芥4分,前胡6分,桔梗6分,枳壳6分,牛蒡2钱,连翘2钱,虫退3分,山楂1钱,木香3分,白芷5分,地骨皮5分(又方去干葛,加紫草)。

功能主治解毒定痛。主痘疮毒气壅盛而腹痛者,其痛稍缓,有作有止,频频叫痛,在脐以下痛,或连腰而痛,面赤唇紫,手足不冷。

摘录《种痘新书》卷四

《万氏家抄方》卷六:败毒散

药方名称败毒散

处方人参枳壳前胡甘草陈皮川芎薄荷地骨皮羌活独活柴胡升麻麻黄葛根连翘防风

功能主治瘄疹大行时,发热,咳嗽,气急,在疑似之间者。

用法用量生姜3片,水煎服。

热甚发厥,加胆星葶苈天麻黄芩,化下抱龙丸。

摘录《万氏家抄方》卷六

仁端录》卷十四:败毒散

药方名称败毒散

处方蝉蜕牛蒡荆芥桔梗葛根升麻紫苏川芎羌活薄荷前胡枳壳山楂青皮甘草

功能主治心脏热毒所发之夹肤疹,痘疹初出时,肤如汤沸,疱点鲜红成片,现没无定者。

摘录仁端录》卷十四

症因脉治》卷四:败毒散

药方名称败毒散

处方人参羌活独活川芎柴胡前胡陈皮桔梗

功能主治辛温散表。主风寒湿痢,身痛,发热,脉浮紧。

用法用量无汗,加防风;胸满,去人参,加枳壳

摘录症因脉治》卷四

症因脉治》卷四:败毒散

药方名称败毒散

处方羌活独活川芎荆芥防风前胡柴胡桔梗陈皮甘草

功能主治发表。主暑湿腹痛,肠中作响,痛泻交作,寒热脉伏,或寒热脉浮大。

摘录症因脉治》卷四

《济阳纲目》卷九十五:败毒散

药方名称败毒散

处方木鳖子1钱,山栀1钱,连翘1钱,当归1钱,芍药1钱,川芎1钱,甘草1钱,熟地黄1钱,防风1钱,金银花1钱,荆芥1钱,陈皮1钱,枳壳1钱,全蝎1钱,穿山甲1钱,僵蚕1钱,蝉蜕1钱,皂角子1钱,朴消蜈蚣1条(去头脚),大黄3钱。

制法上锉。

功能主治痔漏。

用法用量水煎,空心服。少刻下泻粪则效。

摘录《济阳纲目》卷九十五

《痘疹定论》卷四:败毒散

药方名称败毒散

处方地黄1钱5分,丹皮7分,柴胡7分,桔梗8分,薄荷5分,连翘8分(去心),牛蒡子8分(炒,研),黄柏5分(蜜水炒),天花粉8分,黄芩7分(酒炒),黑参8分,赤芍5分,金银花8分,甘草3分(生,去皮)。

功能主治清胃利咽。主疹后口臭、口疮、唇烂,兼咽喉疼痛。

用法用量《麻科活人》有射干赤芍,无白芍

摘录《痘疹定论》卷四

《眼科全书》卷四:败毒散

药方名称败毒散

处方大黄荆芥牛蒡子、蔓荆子甘草

功能主治积血年久,脾胃壅热,睑生风粟外障。胞睑风粟,如麻如米,甚如杨梅之状,摩擦瞳仁,黑睛有翳,久久渐昏,流泪不止。

用法用量水煎服。

注意忌食动风、动血之物。

摘录《眼科全书》卷四

《嵩崖尊生》卷十:败毒散

药方名称败毒散

处方羌活独活前胡柴胡枳壳茯苓川芎、干葛、甘草桔梗

功能主治感冒声哑,咳嗽。

摘录《嵩崖尊生》卷十

猜你喜欢

  • 桂附八珍汤

    药方名称桂附八珍汤处方肉桂5分,大附子1钱,人参1钱,白术1钱,白茯苓1钱,当归1钱,川芎1钱,白芍(炒)1钱,熟地1钱,木香3分,甘草3分。功能主治房欲后阴虚受寒,致令肿块,或遍身腿脚疼痛。用法用量

  • 大紫豆汤

    药方名称大紫豆汤处方羌活1两,大豆1升,酒3升。功能主治去风散血。主热中风。中风头眩,恶风自汗,吐冷痰,及产后中风,痱痉背强,口噤直视,烦热;妊娠折伤,胎死腹中。用法用量本方用法“密封候冷”句下未言服

  • 神仙一醉忍冬汤

    药方名称神仙一醉忍冬汤处方银花藤蒲公英各30克没药(去油)乳香(去油)雄黄各6克制法上药用酒1瓶,入内封固,煮千余沸,再加白蜜120克,生葱7根,再煮数沸,去葱。功能主治治痈疽肿疡。用法用量尽量饮醉,

  • 立胜煎

    药方名称立胜煎处方川连黄柏秦皮甘草制法用水300毫升,煎30分钟后过滤,浓缩至150毫升,再加缓冲溶液,以消除刺激性。功能主治治三焦火毒上燔,目中黄液上冲,证见黑睛与黄仁之间积聚黄色脓液。用法用量用时

  • 韭菜炒羊肝

    药方名称韭菜炒羊肝处方韭菜100克羊肝120克制法将韭菜去杂质洗净,切1.6厘米长;羊肝切片,与韭菜一起用铁锅旺火炒熟。功能主治温肾固精。适用于男子阳痿、遗精、盗汗,女子月经不调经漏、带下、遗尿,夜盲

  • 血余散

    《圣济总录》卷七十:血余散药方名称血余散处方乱发灰3克人中白15克麝香1.5克制法上三味,同细研匀。功能主治治鼻衄久不止。用法用量每用0.2克,吹入鼻中。摘录《圣济总录》卷七十《普济方》卷三十八:血余

  • 立效木香散

    药方名称立效木香散处方生干地黄(洗)、木香(不见火)、麦门冬(去心)、升麻、羌活、芍药、白芷、川芎、肉桂(不见火,去粗皮)、木通(去皮)、当归(去芦)、黄耆(蜜炙)、桔梗、甘草(炙)、连翘各等分。制法

  • 空城却敌散

    药方名称空城却敌散处方白马粪1两,人中白6钱,硼砂3钱,薄荷4分,北细辛2分,荆芥尾1钱,四六片2分。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阴虚黄喉。用法用量吹喉。摘录《喉科种福》卷五

  • 莨菪煎

    药方名称莨菪煎处方莨菪实1升(晒干,捣筛),生姜半斤(取汁)。功能主治肠风下血。用法用量二物相合,于银锅中更以无灰酒2升投之,上火煎如稠饧,即旋投酒,度用酒可及5升即止,慢火煎令可丸,即丸如梧桐子大,

  • 加味豁痰汤

    《何氏济生论》卷四:加味豁痰汤药方名称加味豁痰汤处方陈皮、半夏、南星、枳实、山栀、黄芩、川连、石膏、桔梗。功能主治痰积胃痛。用法用量加生姜3片,竹茹5分,水煎服。摘录《何氏济生论》卷四《医学六要·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