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解暑三白散

解暑三白散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解暑三白散

药方名称解暑三白散

处方泽泻、白茯苓白术,各五钱。

功能主治治冒暑伏热,霍乱吐泻,小便不利,头目昏眩。

用法用量上作一服,水二钟,生姜五片,灯心十茎,煎一钟,不拘时服。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解暑三白散

药方名称解暑三白散

处方泽泻白术、白茯苓,各等分。

炮制上俰咀。

功能主治治冒暑伏热,引饮过多,阴阳气逆,霍乱呕吐,小便不利,脏腑不调,恶心头晕,并皆治之。

用法用量每服一贴,每贴重半两。水一盏,姜五片,灯心十茎,煎八分,去滓服,不拘时。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二:解暑三白散

药方名称解暑三白散

别名解暑三白饮(《丹溪心法附余》卷二)。

处方泽泻白术茯苓各等分

制法上哎咀。

功能主治健脾利水。治冒暑伏热,饮饮过多,阴阳气逆,霍乱呕吐,小便不利,脏腑不调,恶心头晕。

用法用量每服15克,用水150毫升,加生姜5片,灯心10茎,煎至120毫升,去滓服,不拘时。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二

《局方》卷二(宝庆新增方):解暑三白散

药方名称解暑三白散

别名三白散、解暑三白饮

处方泽泻白术、白茯苓各等分。

功能主治冒暑伏热,引饮过多,阴阳气逆,霍乱呕吐,小便不利,脏腑不调,恶心头晕。

用法用量三白散(《本草纲目》卷十九)、解暑三白饮(《丹溪心法附余》卷二)。

摘录《局方》卷二(宝庆新增方)

猜你喜欢

  • 桂枝皂角汤

    药方名称桂枝皂角汤处方桂枝1两,甘草半两,大枣12枚(去核),皂角4条(炙,去皮弦)。功能主治肺痿。用法用量水煎,分3次服。摘录《医统》卷四十五

  • 疳积饼

    药方名称疳积饼处方青皮(去瓤)5钱,陈皮5钱,山楂肉5钱,神曲(炒)5钱,麦芽(炒)5钱,砂仁(炒)4钱,白术(去芦)6钱,三棱(煨)5钱,莪术(煨)5钱,木香5钱,槟榔4钱,甘草(炙)4钱,小茴(炒

  • 橘半枳术丸

    《医学入门》卷八:橘半枳术丸药方名称橘半枳术丸处方橘皮半夏枳实各30克白术60克制法上药为末,荷叶裹米煨饭,捣烂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顺气宽中、消食化痰。治饮食伤脾,停积痰饮,心胸痞闷,饮食不消。

  • 妙应丹

    药方名称妙应丹别名延龄丹处方晚蚕沙(炒)、鲤鱼鳞(烧为末)、当归(去芦)、石膏(煅.研)、泽兰(去梗)、附子(炮.去皮.脐)、木香(炮),各二两;熟干地黄(洗.酒浸.蒸.焙)、川芎、防风(去芦.叉)、

  • 黄连丹

    药方名称黄连丹处方黄连2两,当归(焙)1两,白头翁3分,蔓青根(焙)3分,木香半两,川楝子(面裹,炮)半两。制法粳米饭为丸,如黍米大。功能主治热痢下血,频并不愈。用法用量每服10丸,以米饮送下。摘录《

  • 祛风至宝丹

    药方名称祛风至宝丹处方防风(一两半) 芍药(一两半)石膏(一两)黄芩(一两)桔梗(一两) 熟地黄(一两)天麻(一两)人参(一两)羌活(一两)独活(一两)当归(二两半)川芎(二两半)滑石(三两)甘草(二

  • 二十五味珊瑚丸

    药方名称二十五味珊瑚丸处方珊瑚75g珍珠15g 青金石20g珍珠母50g诃子100g 广木香60g红花80g丁香35g沉香70g朱砂30g龙骨40g炉甘石25g 脑石25g磁石25g禹粮土25g 芝麻

  • 解毒薷苓汤

    药方名称解毒薷苓汤处方黄连1钱,黄芩1钱,黄柏1钱,山栀(去皮)1钱,泽泻1钱2分,猪苓8分,赤茯苓(去皮)8分,白术(土炒)8分,肉桂1分,扁豆9分,厚朴(制)9分,香薷3钱。功能主治解暑热。主痎疟

  • 清心导痰丸

    《医学纲目》卷十七:清心导痰丸药方名称清心导痰丸处方白附30克 南星(姜汁制)60克半夏(姜汁制)60克黄连(炒)23克天花粉30克 白僵蚕(炒,去丝、嘴)15克川乌(盐制)6克郁金23克天麻羌活各1

  • 白黄散

    药方名称白黄散处方白矾1钱,雄黄1钱,细辛1钱,瓜蒂1钱。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鼻齆,瘜肉,鼻痔。用法用量以雄大胆汁为剂,如枣核。塞鼻中。摘录《医统》卷六十二引《易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