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补血汤

补血汤

《盘珠集》卷上:补血汤

药方名称补血汤

处方黄耆(炙)、当归川芎

功能主治血少不能荣养其胎,胎不动不坠,腹冷如冰者。

摘录《盘珠集》卷上

《回春》卷二:补血汤

药方名称补血汤

处方当归1钱,川芎5分,白芍(炒)1钱,生地黄5分,人参1钱2分,白茯神(去木)5钱,酸枣仁(炒)1钱,陈皮5分,麦门冬(去心)1钱,五味子15个,栀子(炒)5分,甘草(炙)5分。

制法上锉一剂。

功能主治劳心思虑,损伤精神,头眩目昏,心虚气短,惊悸烦热。

用法用量水煎,温服。

摘录《回春》卷二

《脉症正宗》卷一:补血汤

药方名称补血汤

处方熟地2钱,当归1钱,白芍8分,丹皮8分,元参1钱,丹参1钱,木通8分,车前8分。

功能主治阴血大虚。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脉症正宗》卷一

普济方》卷三三二:补血汤

药方名称补血汤

处方白芍药1两,白术1两,白茯苓1两,熟地黄1两,当归1两,香附子1两,川芎1两,黄耆1两,甘草1两,胶珠1两,远志肉1两,人参半两,官桂半两。

功能主治妇人室女,血海不准,或多或少,或过期,身体倦怠。

用法用量用水2盏,加生姜5片,大枣2个,煎至1盏,食后服,滓再煎服。

摘录普济方》卷三三二

猜你喜欢

  • 苦竹沥方

    药方名称苦竹沥方别名退热膏处方苦竹沥5合,黄连2分。制法绵裹黄连,入竹沥内浸1宿。功能主治肝实热所致目赤眦痛如刺不得开,或生翳障。用法用量退热膏(《普济方》卷七十三引《十便良方》)。摘录《证类本草》卷

  • 姜葱饮

    药方名称姜葱饮处方凤尾草连根1大握,老米1勺,生姜3片,葱白3根(连须)。功能主治久近红白痢。用法用量上以水3大碗,煎至1碗,去滓,入烧酒1小杯,蜜3茶匙,乘热服1小杯,移时再服1杯,1日服尽为度。摘

  • 龟鹿二仙胶

    《医便》卷一:龟鹿二仙胶药方名称龟鹿二仙胶别名龟鹿二仙膏,(《摄生秘剖》卷四),二仙胶(《杂病源流犀烛》卷八)。处方鹿角(用新鲜麋鹿杀取角,解的不用,马鹿角不用,去角脑梢骨6.6厘米,绝断劈开,净用)

  • 鹿血保命汤

    药方名称鹿血保命汤处方厚朴2钱,人参3钱,丁香3钱,鹿血3钱,佛袈纱(即紫河车;水、酒浸,去衣,焙干)5钱,黄耆5钱,山药1钱。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痘疮虚寒,浆水不行,如灰样。用法用量大小加减,酒送下

  • 马通散

    药方名称马通散处方赤马粪(不拘多少,水浸3日,淘洗)。制法上人砂锅子炼存性,入麝香少许。功能主治石毒。用法用量每服1钱,温酒调下。摘录《普济方》卷二五二

  • 白饼子

    《小儿药证直诀》卷下:白饼子药方名称白饼子别名玉饼子处方滑石末1钱,轻粉5分,半夏末1钱,南星末1钱,巴豆24个(去皮膜,用水1升,煮干研细)。制法上为末,入巴豆粉,次入轻粉,又研匀,却入余者药末,如

  • 黄芩六合汤

    药方名称黄芩六合汤处方四物汤4两加黄芩1两,白术1两。功能主治妇女经水过多,别无余证。用法用量本方方名,《准绳·女科》引作“四物加黄芩白术汤”。摘录《元戎》

  • 芍药甘草汤

    药方名称芍药甘草汤别名戊己汤(《症因脉治》卷四)。处方芍药12克甘草12克药理作用解痉、止痛、抗炎作用:安徽医学院《急腹症资料》1977:74,本方对病变异常兴奋状态有强力的抑制、镇静作用。其中芍药对

  • 黄连黄耆丸

    药方名称黄连黄耆丸处方黄耆1两,黄连1两,熟干地黄1两,牡蛎1两,鹿茸1两,白茯苓3分,土瓜根3分,玄参3分,地骨皮3分,龙骨3分,人参3分,桑螵蛸3分,五味子3分,麦门冬2两,菝葜半两。制法上为细末

  • 败毒流气饮

    《疮疡经验全书》卷三:败毒流气饮药方名称败毒流气饮处方紫苏、桔梗、枳壳、槟榔、陈皮、羌活、防风、荆芥、木瓜、桂枝、黄柏、独活、乌药、甘草、香附、山栀仁。功能主治小肠、肾经伤于寒热邪气,毒流于腿,发为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