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补气养血汤

补气养血汤

伤科补要》卷三:补气养血汤

药方名称补气养血汤

处方人参白术甘草、白茯苓、生地、当归白芍川芎黄耆肉桂

功能主治气血兼补。主跌打损伤,营卫不足者。

用法用量河水煎服。

摘录伤科补要》卷三

《回春》卷六:补气养血汤

药方名称补气养血汤

处方人参黄耆(蜜炒)、当归白术(去芦)、白芍药(酒炒)、艾叶、炙甘草阿胶(炒)、川芎青皮(去瓤)、香附(炒)、砂仁各等分。

制法上锉一剂。

功能主治妇人小产气虚,下血不止。

用法用量水2盏,煎至1盏,去滓温服。

摘录《回春》卷六

《中医原着选读》引关幼波方(见《古今名方》):补气养血汤

药方名称补气养血汤

处方黄耆15g,首乌15g,白芍15g,川续断15g,当归12g,丹参12g,黄精12g,生地12g,五味子12g,生甘草9g。

功能主治补气养血柔肝。主慢性迁延性肝炎、早期肝硬化、肝功能长期不正常,证属气血两虚者。

用法用量转氨酶长期不降,舌质红者,加土茯苓15g、大枣10枚,或土贝母15g;舌质淡者,加白芷9g;麝香草酚浊度试验和麝香草酚絮状试验长期不正常者,每日加服河车大造丸1丸;血浆蛋白倒置者,加龟版鳖甲各12g;肝肿大,加延胡索、草河车、泽兰各9g;脾肿大,加生牡蛎15g、地龙9g;食欲不振,加山楂白术各9g;牙出血,加小蓟血余炭各12g。

摘录《中医原着选读》引关幼波方(见《古今名方》)

《揣摩有得集》:补气养血汤

药方名称补气养血汤

处方黄耆3钱,潞参1钱半,白术1钱半(土炒),归身1钱半(土炒),白芍1钱(炒),枣仁1钱半(炒),冬虫草1钱,附子片5分,上元桂5分(去皮,研),蔻米5分(研),炮姜5分,法夏1钱,橘红5分,降香3分,炙草8分。

功能主治小儿气虚血瘀之慢惊、急惊。

用法用量核桃1个(带皮打碎)为引。

摘录《揣摩有得集》

猜你喜欢

  • 巴豆白膏

    药方名称巴豆白膏别名巴豆桃仁丸处方巴豆1枚(烧令烟断,去心皮),桃仁4枚(熬令黑,去皮)。制法上药合捣作3丸。功能主治蛲虫。用法用量巴豆桃仁丸(《圣济总录》卷九十九)。摘录《外台》卷二十六引《范汪方》

  • 白茯苓汤

    《圣济总录》卷八十八:白茯苓汤药方名称白茯苓汤处方白茯苓(去黑皮)1两,五灵脂1两,白芷(微炒)1两,黄明胶(两片)1两(炙令燥)。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虚劳咳嗽。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8分

  • 宝珍膏

    《中医伤科学讲义》:宝珍膏药方名称宝珍膏处方生地 茅术枳壳五加皮莪术桃仁山奈当归川乌陈皮乌药三棱大黄首乌草乌柴胡防风刘寄奴牙皂肉桂羌活威灵仙赤芍南星香附荆芥白芷海风藤藁本续断良姜独活麻黄甘松连翘各9克

  • 防风立效散

    药方名称防风立效散处方柴胡1两,升麻1两,牛蒡子1两(炒),全蝎1两,石膏1两(生用),干葛1两,赤芍药1两,甘草1两,北防风半两,郁金半两,薄荷叶半两,半夏半两(泡),赤茯苓半两,北细辛半两,川芎半

  • 河车散

    《痘疹传心录》卷十五:河车散药方名称河车散处方干胎衣1具(切片),白粘米1合(同炒黄色)。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益阴助浆。主痘疮气虚倒陷者。用法用量每服1钱,用保元汤送下,酒浆亦可。又方用河车水,以粘米

  • 地髓煎丸

    药方名称地髓煎丸处方生地黄1斤(取汁),牛膝(去苗,酒浸1宿,为末)。制法上将地黄汁银石器内熬成膏子如饧,搜和牛膝末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通经脉,补虚羸,强脚膝,润泽肌肤,和畅筋脉。主用法用量每服

  • 百合茅根汤

    药方名称百合茅根汤处方苏百合1钱,生桑皮1钱,通草1钱,鲜茅根50支。功能主治清肺气以滋化源。主阳水肿,已用宣上发汗,通利小便,水肿已退者。摘录《重订通俗伤寒论》

  • 沉檀香茶饼

    药方名称沉檀香茶饼处方檀香1两5钱(为末),沉香1钱,芽茶1钱,甘草1钱,孩茶1钱,百药煎2钱,龙脑(量加)。制法上用甘草膏为丸,如豌豆大。功能主治香口生津,止痰清热,宁嗽,清头目。主用法用量每服1丸

  • 黄连甘乳膏

    药方名称黄连甘乳膏处方黄连粉1两,乳香粉1两,炉甘石粉2两,去湿药膏(或凡士林)7两。制法调匀成膏。功能主治解毒收敛,止痛生肌。主下肢溃疡(臁疮),女阴溃疡(阴蚀),脓疱疮(黄水疮)。用法用量外敷患处

  • 冲和饮

    药方名称冲和饮处方苍术(米泔水浸1宿,去粗皮,锉片,炒微黄色)1两2钱,人参(去芦)5钱,前胡(去芦)5钱,桔梗(锉,炒)5钱,枳壳(去瓤,麸炒微黄色)3钱,麻黄(去节)3钱,陈皮(去白)3钱,川芎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