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蒺藜汤

蒺藜汤

圣济总录》卷九十四:蒺藜汤

药方名称蒺藜汤

处方蒺藜子(炒,去角)附子(炮裂,去皮、脐)山栀子仁各30克

制法上三味,哎咀如麻豆。

功能主治治阴疝,牵引小腹作痛,小便不利,手足逆冷,或腹胁闷痛。

用法用量每服15克,用水230毫升,煎至180毫升,去滓,空腹时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九十四

外科大成》卷三:蒺藜汤

药方名称蒺藜汤

处方蒺藜1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牙衄及牙痛根肿动摇者。

用法用量以水2钟,煎至1钟,入食盐1撮,漱之。

摘录外科大成》卷三

医学心悟》卷四:蒺藜汤

药方名称蒺藜汤

处方蒺藜(麸炒,去刺,研)1钱5分,羌活7分,防风7分,甘草(炙)5分,荆芥1钱,赤芍1钱,葱白(连须用)2段。

功能主治目暴赤肿痛。

用法用量水煎服。

若伤煎、炒、炙煿之物,加连翘山楂黄连;若伤酒,更加葛根

摘录医学心悟》卷四

《妇人良方》卷八:蒺藜汤

药方名称蒺藜汤

处方蒺藜3两(炒至赤黑色,臼内以木棒春去刺,拣,簸净),酸枣仁1两(炒令香)。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风入肠间,或秘或利。

用法用量每服3钱,水1盏,煎至7分,去滓温服。

摘录《妇人良方》卷八

猜你喜欢

  • 雄麝散

    药方名称雄麝散处方麝香3克雄黄90克制法先将麝香入乳钵内,加雄黄少许,研和,再加其余雄黄,同研极细,装瓷瓶内,勿泄气。功能主治消散肿毒。治痈肿,流注。用法用量用时将药少许,撒在膏药上,烘烊,外贴患处。

  • 车前散

    《圣济总录》卷一一二:车前散药方名称车前散处方车前子菊花蝉蜕(烧灰)甘草(炙,锉)京三棱(炮,锉)石决明(研)草决明(炒)各30克 井泉石60克枳实(麸炒)7.5克制法上九味,捣罗为散。功能主治主眼生

  • 柏叶乳

    药方名称柏叶乳处方人乳200毫升侧柏叶捣取汁功能主治治淋病。用法用量二味和匀,空腹时热服。摘录《经验广集》卷二

  • 加减十味香薷汤

    药方名称加减十味香薷汤处方香薷穗4两,白扁豆(炒)2两,厚朴(姜制)2两,茯神(去皮木)2两,紫苏叶2两,甘草2两,陈皮(去白)2两,檀香1两,干木瓜2两,丁香半两。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夏月常服清头

  • 灵脂丹

    药方名称灵脂丹处方五灵脂1两,桂心1两,威灵仙1两,白茯苓1两,细辛(去叶)1两,牡丹皮(去心)1两。制法上为细末,和匀,以半夏末半两,水煮薄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因暑月引饮水多,取凉熟睡,停积

  • 加味保和丸

    《古今医鉴》卷五:加味保和丸药方名称加味保和丸处方白术150克陈皮(洗)90克半夏(泡)90克茯苓90克神曲90克(炒)山楂肉90克连翘60克香附(醋炒)60克厚朴(姜炒)60克 萝卜子60克枳实(炒

  • 喉蛾煎

    药方名称喉蛾煎处方石膏(煅)5钱,菊花5钱,杏仁5钱,麦冬1两,苦参4钱。功能主治单、双蛾并喉闭。用法用量水3碗,煎1碗半,加蜜1盏,缓服。即开。摘录《仙拈集》卷二

  • 丑补散

    药方名称丑补散处方牛肉1斤(切片,先置于砂锅内),三棱2两(醋煮),蓬术2两(醋煮),吴茱萸4两(汤泡),芫花4两(醋煮数沸,滤出,又水浸1宿,晒干)。制法将牛肉切片置锅内,次下三棱、蓬术、吴茱萸、芫

  • 玉泉散

    药方名称玉泉散别名一六甘露散(《景岳全书》卷五十一)、六一甘露散(《会约医镜》卷十二)。处方石膏180克(生用)粉甘草30克制法上为极细末。功能主治清热除烦。治阳明内热,烦渴头痛,二便闭结,温疫斑黄,

  • 温胃饮

    药方名称温胃饮处方人参3~6克(或用至30克)白术(炒)3~6克(或用至30克)扁豆(炒)6克陈皮3克(或不用)干姜(炒焦)3~6克 炙甘草3克当归3~6克(滑泄者勿用)功能主治温中和胃。治脾胃虚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