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良附丸

良附丸

《中国药典》:良附丸

药方名称良附丸

处方高良姜500g香附(醋制)500g

性状为棕黄色至黄褐色的水丸;气微香,味辣。

炮制上二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用水泛丸,干燥,即得。

功能主治温胃理气。用于寒凝气滞,脘痛吐酸,胸腹胀满。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3~6g,一日2次。

贮藏密闭,防潮。

摘录《中国药典》

《良方集腋》卷上:良附丸

药方名称良附丸

处方高良姜(酒洗七次,焙干)香附子(醋洗七次,焙干)

制法二药各研各贮。

功能主治疏肝理气,温胃祛寒。治肝郁气滞,胃有寒凝,脘腹疼痛,喜温喜按,成胸胁胀痛,或痛经,苔白,脉.沉紧者。

用法用量用时以米饮汤加入生姜汁1匙,盐1撮,为丸服之。

注意胃脘痛属于肝胃火郁,甚或出血者忌用。

备注原书云:本方用治诸痛,如因寒而得者,用高良姜6克、香附3克;如因怒而得者,用高良姜3克,香附6克;如因寒怒兼有者,用高良姜香附各4.5克。

摘录《良方集腋》卷上

《实用方剂学》:良附丸

药方名称良附丸

处方良姜1钱,香附4钱,青皮3钱,木香3钱,当归3钱,干姜2钱,沉香1钱。

制法上为细末,水泛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胸膈满痛,得暖便轻,呕吐清水。

用法用量每服3钱,米汤送下。

摘录《实用方剂学》

猜你喜欢

  • 撩膈汤

    《圣济总录》卷二十九:撩膈汤药方名称撩膈汤处方苦参1两,甘草半两(生用)。制法上锉细。功能主治伤寒狐惑,病在上焦。用法用量用浆水1盏半,煎至8分,去滓,五更初服。良久即吐。摘录《圣济总录》卷二十九《外

  • 熬漆丸

    药方名称熬漆丸处方好漆半升,醇酒半升,白蜜半升。制法上三味于铜器中和匀,微火熬令可丸。如鸡头大。功能主治蛲虫在胃,令人渐羸。用法用量每服1丸,宿勿食,空腹温酒送下,虫未下再服。摘录《圣济总录》卷九十九

  • 一贯煎

    药方名称一贯煎拼音Yí Guàn Jiān处方北沙参10克麦冬10克当归10克 生地黄30克 杞子12克川楝子5克功能主治滋养肝肾,疏肝理气。治肝肾阴虚,肝气不舒。胸脘胁痛,嗳气吞酸,咽干口燥,舌红少

  • 发痛汤

    药方名称发痛汤处方三棱、蓬术、青皮、陈皮、藿香、川芎、白芷、甘草各等分。制法上为散。功能主治小儿乳食不匀,不能消化,脘胀腹痛。用法用量每服2钱,加生姜2片,大枣1个,水煎,食前渐渐与服。摘录《普济方》

  • 加减小续命汤

    《实用正骨学》:加减小续命汤药方名称加减小续命汤处方桂枝、白附子、川芎、麻黄、党参、芍药、杏仁、防风、黄芩、防己、甘草、藁本、薄荷分量随证酌用。功能主治风寒侵入下颌关节,张口动作有响声。用法用量水煎服

  • 干姜白术散

    药方名称干姜白术散处方白术1两,干姜1两,附子1两,地榆1两,黄连1两,阿胶2两,龙骨2两,赤石脂3两。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赤白痢久不止,肠中疼痛。用法用量每服2钱,水1盏,煎至6分,去滓,食前温服

  • 大黄散瘀汤

    药方名称大黄散瘀汤处方水蛭(炒黑)3钱,大黄3钱,丹皮3钱,当归1两,红花3钱,桃仁14个,生地5钱。功能主治蓄血病,小便利而大便结。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辨证录》卷九

  • 妇宝胶归丸

    药方名称妇宝胶归丸处方生地8两,香附8两,芍药6两,山萸肉6两,丹皮4两,杜仲4两,续断4两,茯苓4两,白术4两,黄芩3两,椿皮3两,黑荆芥3两。制法上药炼蜜为丸。功能主治月事先期而至,红紫不一,甚则

  • 桂枝黄土汤

    药方名称桂枝黄土汤处方甘草2钱,白术3钱,附子3钱,阿胶3钱,地黄3钱,黄芩2钱,桂枝2钱,灶中黄土3钱。功能主治便血。用法用量水煎大半杯,温服。各家论述便血之证,亦因水土寒湿,木郁风动之故。仲景黄土

  • 三品一条枪

    药方名称三品一条枪处方明矾60克 白砒45克雄黄7.2克乳香3.6克制法先将砒、矾入小罐内,炭火煅红,青烟已尽,旋起白烟,片时,待上下红彻住火,将罐放地上一夜,取出约有砒、矾净末3O克,再加人雄黄、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