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百应神膏

百应神膏

药方名称百应神膏

别名百应膏

处方南星4钱,川大黄4钱,桃仁4钱,羌活4钱,半夏4钱,草乌4钱,川乌4钱,红花4钱,独活4钱,当归4钱。

制法用真麻油1斤,每药1斤加生姜1两,葱白10根,头发1团,同入药内熬枯焦色。滤滓,再用广松香1斤,入滤清油内,又熬至核桃花起,先入陀僧末2两,又徐徐加入硫黄末半斤。投此2味,须慢慢洒入,不可太多太骤,以滴水成殊为度。将此膏药倾入水中,去火毒。

功能主治一切疮毒;并治风瘫,鹤膝。

用法用量百应膏(《理瀹》)。

摘录奇方类编》卷下

猜你喜欢

  • 常山散

    《外台秘要)卷五引《广济方》:常山散药方名称常山散处方常山38克升麻15克蜀漆7.5克制法上三味,捣筛为散。功能主治主疟疾。用法用量每服6克,加米15克,用井花水200毫升煎,去滓顿服,少间则吐,吐讫

  • 逐寒荡惊汤

    药方名称逐寒荡惊汤处方胡椒3克(打)炮姜3克肉桂3克功能主治治小儿体弱久病,或痘疹后误服寒凉转为慢惊者。用法用量上药三味,用灶心土90克煮水,澄极清,煎前药取200毫升,频频灌之,接服加味理中地黄汤。

  • 顺荣汤

    药方名称顺荣汤处方大黄30克(酒浸,蒸熟,锉)当归30克荜茇15克 鬼箭30克枳壳30克(去瓤,麸炒)赤芍药15克猪牙皂角15克(火上炙)制法上药哎咀。功能主治治妇人血积,血块、瘕症,腹大,内有块形,

  • 加味金花丸

    《东医宝鉴》卷三引《必用》:加味金花丸药方名称加味金花丸处方黄连1两,黄柏1两,黄芩(并酒炒)1两,栀子1两,大黄(煨)5钱,人参5钱,半夏5钱,桔梗5钱。制法上为末,滴水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泻

  • 玄参散

    《太平圣惠方》卷三十二:玄参散药方名称玄参散处方玄参15克甘菊花22克防风45克(去芦头)羚羊角屑30克 子芩30克蔓荆子22克赤芍药22克 马牙消22克制法上药捣筛为散。功能主治疏风清肝。治肝经风热

  • 三石汤

    药方名称三石汤处方飞滑石9克 生石膏15克寒水石9克杏仁9克竹茹6克(炒)银花9克(花露更妙)金汁30毫升(冲)白通草6克功能主治清热利湿,宣通三焦。治暑湿弥漫三焦,邪在气分,身热汗出,面赤耳聋,胸脘

  • 加味滋肾丸

    《兰室秘藏》卷上:加味滋肾丸药方名称加味滋肾丸处方肉桂3分,黄连1钱,姜黄1钱5分,苦参3钱,苦葶苈(酒洗,炒)5钱,石膏5钱,黄柏(酒炒)5钱,知母(酒炒)5钱。制法上为极细末,打薄面糊为丸,如梧桐

  • 加减补中益气汤

    《温病条辨》卷二:加减补中益气汤药方名称加减补中益气汤处方人参6克黄耆6克 广皮3克 炙甘草3克 归身6克 炒白芍9克防风1.5克升麻0.9克功能主治补气升阳。治气虚下陷,门户不藏,下利不止。用法用量

  • 桂枝麻黄汤

    药方名称桂枝麻黄汤处方桂枝1两,麻黄1两(去根节),赤芍药1两,杏仁1两(去皮尖,麸炒黄)。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阳明中风,头痛口苦,腹满微喘,发热恶寒,脉浮而紧,下之即小便难者;阳明病,5-6日至7

  • 补益牛膝丸

    《圣惠》卷四十一:补益牛膝丸药方名称补益牛膝丸别名菟丝子丸处方牛膝1斤(去苗),生干地黄1斤,枳壳半斤(去瓤),菟丝子半斤,地骨皮半斤。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久服须发皆生,永黑不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