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生姜汤

生姜汤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生姜汤

药方名称生姜汤

处方生姜二斤,白面(炒)三斤,甘草(炒)十三斤,杏仁(去皮.尖.麸炒.别研)十斤。

炮制上炒盐二十二斤同为末。

功能主治治酒食所伤,心胸烦满,口吐酸水,呕逆不定,饮食无味,胸膈不快。

常服一字,消食化痰,宽利胸膈,不拘时候。

用法用量每服半钱,如茶点吃。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医心方》卷九引《深师方》:生姜汤

药方名称生姜汤

处方生姜15克茯苓12克半夏9克橘皮3克甘草6克

功能主治降逆止呕,化痰理气。治食后吐逆。

用法用量上药以水1.8升,煮取600毫升,分三次服。

摘录医心方》卷九引《深师方》

寿亲养老新书》卷一:生姜汤

药方名称生姜汤

处方杏仁120克(去皮、尖)生姜180克(去皮)甘草0.9克桃仁15克(去皮、尖)盐花90克

制法以上杏仁桃仁生姜,用湿纸同裹煨,砂盆内研极细,入甘草、盐,再研,瓷器贮之。

功能主治治老人膈滞,肺疾痰嗽。

用法用量汤点服。

摘录寿亲养老新书》卷一

猜你喜欢

  • 参苏丸

    药方名称参苏丸处方党参75g紫苏叶75g葛根75g前胡75g茯苓75g半夏(制)75g陈皮50g枳壳(炒)50g桔梗50g甘草50g木香50g性状为棕褐色的水丸;气微,味微苦。炮制上十一味,粉碎成细粉

  • 驱疟饮子

    药方名称驱疟饮子处方前胡柴胡各120克 桂心桔梗厚朴(姜制)半夏(汤洗去滑)各90克黄耆干姜(炮)甘草各60克制法上药锉散。功能主治治疟疾。用法用量每服12克,用水225毫升,加生姜3片,大枣2枚,煎

  • 厚朴去干姜汤

    药方名称厚朴去干姜汤处方厚朴(去皮,姜汁炒)、陈皮(泡,去浮白)、茯苓、炙草各等分。功能主治妊娠能食,腹痛后重,积秽稠粘之白痢。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胎产心法》卷上

  • 活络内灸膏

    药方名称活络内灸膏处方当归1两,黄耆1两,白芷1两,芍药1两,半夏1两,木鳖子1两,铜青1两,白胶香1斤半,乳香1两,没药1两,麻油1斤。制法将前6味锉碎,入油内熬至白芷焦色,滤去滓,下白胶香,煎至黑

  • 二圣救苦丸

    《万病回春》卷二:二圣救苦丸药方名称二圣救苦丸别名二圣救苦丹(《医宗金鉴》卷三十)处方锦纹大黄120克(酒拌,蒸,晒干)牙皂60克(猪牙者)制法上二味,为末,水打稀糊为丸,如绿豆大。功能主治主伤寒、瘟

  • 豆甘汤

    药方名称豆甘汤处方黑豆2合(炒令香熟),甘草2寸(炙黄)。功能主治因素伤湿热,毒气郁结,上攻巅项所致之大头瘟。其症憎寒壮热,项强体重,头面浮肿,目不能开,咽喉闭塞,舌干口燥,气促息喘,二便艰涩。用法用

  • 钩藤子芩汤

    药方名称钩藤子芩汤处方钩藤3分,黄芩3分,沙参3分,知母(焙)1两,升麻1两,犀角(镑)1两,蚱蝉2枚(炙,去翅头足),蛇蜕皮3寸(炙),柴胡(去苗)半两,甘草(炙,锉)半两,白术半两。制法上为粗末。

  • 鹿柏固本丸

    药方名称鹿柏固本丸别名鹿角霜丸处方鹿角霜半斤,(以角之新者,寸截,入布囊置流水中7日,瓦缶水煮。每角1斤入黄蜡半斤,去中用露酒1壶掩之别沸,流水旋添,勿令1竭,桑柴火足十二时,其角软矣,用竹刀切去黑皮

  • 大蓟散

    《重订严氏济生方》:大蓟散药方名称大蓟散别名大蓟饮子(《东医宝鉴·内景篇》卷二)。处方大蓟根(洗)犀角(镑)升麻桑白皮(炙)蒲黄(炒)杏仁(去皮、尖)桔梗(去芦,炒)各30克甘草(炙)15克

  • 补血定痛汤

    药方名称补血定痛汤处方当归1钱,川芎1钱,熟地1钱,白芍(酒炒)1钱,玄胡索7分,桃仁(去皮研细)3分,红花3分,香附5分,青皮(炒)5分,泽兰5分,牡丹皮5分。制法上锉一剂。功能主治小产后瘀血腹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