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玳瑁郁金汤

玳瑁郁金汤

重订通俗伤寒论》:玳瑁郁金汤

药方名称玳瑁郁金汤

处方玳瑁3克(研碎)生山栀9克 细木通3克 淡竹沥20毫升(冲)广郁金6克(生打)青连翘6克(带心)粉丹皮6克生姜汁2滴(冲)鲜石菖蒲汁10毫升(冲)紫金片1克(开水烊冲)

功能主治清宣包络痰火。主邪热内陷心包,郁蒸津液为痰,迷漫心窍,神识昏蒙,妄言妄见,咯痰不爽。

用法用量先用野菇根60克,鲜卷心竹叶40支,灯心2小帚,用水1.2升,煎成800毫升,取清汤,分二次煎药服。

摘录重订通俗伤寒论

《通俗伤寒论》:玳瑁郁金汤

药方名称玳瑁郁金汤

处方玳瑁1钱(研碎),生山栀3钱,细木通1钱,淡竹沥2瓢(冲),广郁金2钱(生打),青连翘2钱(带心),粉丹皮2钱,生姜汁2滴(冲),鲜石菖蒲计2小匙(冲),紫金片3分(开水烊冲)。

功能主治开窍透络,涤痰清火。主热陷包络,蒸液为痰,迷漫心孔,其人妄言妄见,疑鬼疑神,神志昏蒙,咯痰不爽。

用法用量先用野菰根2两,鲜卷心竹叶40支,灯芯2小帚(5-6分),用水6碗,煎成4碗,取清汤分作2次煎药。

各家论述何秀山:本方以介类通灵之玳瑁,幽香通窍之郁金为君,一则泄热解毒之功,同于犀角,一则达郁凉心之力,灵于黄连。臣以带心连翘之辛凉,直达包络以通窍;丹皮之辛串善清络热以散火;引以山栀、木通,使上焦之郁火,屈曲下行,以下焦小便而泄。佐以姜、沥、石菖蒲汁,辛润流利,善涤络痰。使以紫金片芳香开窍,助全方诸药透灵;妙在野菰根功同芦笋,而凉利之功,捷于芦根;配入竹叶、灯心轻清透络,使内陷包络之邪热及迷漫心孔之痰火,一举而肃清之。此为开窍透络,涤痰清火之良方。

摘录《通俗伤寒论》

猜你喜欢

  • 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

    《金匮要略》卷上: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药方名称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处方麻黄(去节)7克(汤泡)甘草14克(炙)薏苡仁7克杏仁3克(去皮、尖,炒)制法上药锉碎。功能主治解表祛湿。治风湿在表,一身尽疼,发热,

  • 硼砂散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硼砂散药方名称硼砂散处方山药(生)六斤,脑子(研)七两,牙硝(生)二十四两,麝香(研)四两,甘草、硼砂(研),各二十两。炮制上为细末。功能主治治大人、小儿卒患喉痹,

  • 除热地黄汁汤

    药方名称除热地黄汁汤处方地黄汁半合,黄芩3分,大黄1分,甘草(炙)1分,栀子仁2分。功能主治变蒸时患惊痫。已服四味汤紫丸,下后犹热,腹胀目视。用法用量水8合,煮4合,去滓,下地黄汁。每服1合,日3夜1

  • 京墨丸

    药方名称京墨丸处方京墨2两。制法上为末,用鸡子白3个和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吐血、衄血。用法用量每服10丸,生地黄汁送下,或用好墨为末,每服2钱,以白汤化阿胶清调服;或用生地黄、藕节、生梨捣汁,磨

  • 调脾养荣汤

    药方名称调脾养荣汤处方人参、山药、茯苓、麦门冬、当归、芍药、黄连、酸枣仁、甘草。制法上锉。功能主治调脾养荣。主痘疹。用法用量加莲肉、园眼肉,水煎服。摘录《痘疹传心录》卷十五

  • 温肝汤

    《会约医镜》卷四:温肝汤药方名称温肝汤处方当归枸杞子各6克茯苓肉桂乌药各4.5克木香1.5克 小茴1.8克(炒)吴茱萸4.5克(开水泡一次用)生姜2.1克功能主治治肝肾阴寒,阴缩。用法用量水煎,温服。

  • 石膏大青汤

    药方名称石膏大青汤处方石膏24克前胡栀手仁知母各12克大青黄芩各9克葱白(切)9克功能主治治妊娠伤寒,头痛壮热,肢节烦疼。用法用量上七味,哎咀。以水700毫升,煮取300毫升,去滓,分二次服。备注本方

  • 附子

    药方名称附子处方吴茱萸10克,附子10克。功能主治据报道,用本方治疗鹅口疮170例,有效率达98%。另据报道,单用吴茱萸粉和米醋调敷两脚心,连用3晚,治疗本病30例,也取得较好效果。用法用量共研细末,

  • 狗茎散

    药方名称狗茎散处方狗茎1具(烧),白术3分,猪苓2分,桂心1分。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少小偏(疒颓)。用法用量米饮汁若酒服1刀圭,1日2次。灸其对(疒颓)足大指毛上各2壮。摘录《幼幼新书》卷三十一引《婴

  • 附子六物汤

    药方名称附子六物汤处方附子4钱,防己4钱,甘草(炙)2钱,白术3钱,茯苓3钱,桂枝4钱。功能主治风寒湿邪流注四肢,关节烦痛,四肢拘急,恶寒自汗,小便不利;亦治骨疽、咬骨疽;兼治五痹。用法用量上作2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