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点眼黄连煎

点眼黄连煎

《圣惠》卷三十二:点眼黄连煎

药方名称点眼黄连煎

处方黄连半两(去须),马牙消1分,蜜半匙。

制法取大梨两枚,剜作坑子,留蒂作盖子,用绵裹诸药末,纳和梨中,以盖子覆之,冬月一伏时,夏月从旦至暮即得,勿令有尘污,取其汁。

功能主治眼赤痛。

用法用量每日点眼3-5次。

摘录《圣惠》卷三十二

圣济总录》卷一○三:点眼黄连煎

药方名称点眼黄连煎

别名黄连

处方甘蔗(汁)2合,黄连(捣碎)半两。

制法上药于铜器中,以慢火养,令汁涸去半,以绵滤去滓。

功能主治眼目暴赤,碜涩疼痛。

用法用量黄连煎(《普济方》卷七十四)。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三

圣济总录》卷一○四:点眼黄连煎

药方名称点眼黄连煎

别名黄连

处方黄连(去须)3分,甘竹叶1握,乌梅2-7枚,古钱2-7枚。

制法上除古钱外为末,入钱,以水1碗半,渍药半日,煎取7分,绵滤密封,勿泄气。

功能主治风毒目赤痛。

用法用量黄连煎(《普济方》卷七十五)。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四

圣济总录》卷一○六:点眼黄连煎

药方名称点眼黄连煎

处方黄连(去须)半两。

制法上锉,如麻豆,分作2分,1分瓷器内炒紫色,1分生用,同和;别以木炭灰2钱匕,与黄连同用沸汤半盏浸良久,以细熟绢滤过取汁,瓷器盛,就冷水内,沉令极冷。

功能主治肝热目赤,干涩碜痛。

用法用量点眼中。或更细研少龙脑相和,尤佳。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六

猜你喜欢

  • 桂枝苓泽汤

    《四圣心源》卷六:桂枝苓泽汤药方名称桂枝苓泽汤处方茯苓3钱,泽泻3钱,甘草3钱,桂枝3钱,芍药3钱。功能主治淋家土湿脾陷,抑遏乙木,发生之气疏泄不畅,故病淋涩;木郁风动,精液耗损,必生消渴。用法用量水

  • 二母汤

    《医钞类编》卷十三:二母汤药方名称二母汤处方知母1钱,贝母(去心)1钱,杏仁(去皮尖)1钱,甜葶苈(炒)1钱,瓜蒌仁(去油)1钱,秦艽1钱,桑白皮1钱,黄芩1钱,橘红1钱,甘草(炙)5分。功能主治肺劳

  • 川芎止痛汤

    药方名称川芎止痛汤处方川芎20-30克,荆芥10-12克,防风10-12克,全蝎10-12克,地龙15-25克,细辛3-6克。功能主治祛风止痛,活血化瘀。主风邪内侵,瘀阻血脉。(三叉神经痛)用法用量水

  • 敌痰丸

    药方名称敌痰丸处方黑牵牛3两,皂角2两(去皮弦,火中微烧),白研(枯)1两,半夏曲(炒)1两,陈皮(去白)1两。制法上为细末,煮萝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宽胸膈,快气。主痰盛。用法用量本方方名,《

  • 复方小承气汤

    药方名称复方小承气汤处方大黄10克(后下)厚朴10克枳壳10克大腹皮15克党参15克功能主治补气行气,通里消胀。治胃大部切除术后腹胀。用法用量水煎,由导管注入小肠。摘录《急腹症方药新解》

  • 肥瘦散

    药方名称肥瘦散处方神曲10两,山楂肉8两,粪桶垢4两(米醋淬3次)。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生肌肉。主小儿瘦损。用法用量沙糖调服。摘录《仙拈集》卷三

  • 保元人乳汤

    药方名称保元人乳汤处方黄耆(炙)2钱,人参1钱,川芎8分,木香8分,当归8分,肉桂3分,甘草(炙)5分。功能主治痘疮起胀时,气血俱虚,顶陷色白者。用法用量加酒半杯同水煎,和人乳半杯温服。气不虚,去木香

  • 辛黄汤

    药方名称辛黄汤处方薄荷(后下)3克,防风4.5克,桔梗4.5克,辛荑花4.5克,黄芪9克,白术9克,牛蒡子9克,百合9克,南沙参9克,北沙参9克,蒌皮根9克,前胡6克,石菖蒲2.5克,甘草2.5克。功

  • 保肤膏

    《中医皮肤病学简编》:保肤膏药方名称保肤膏处方煅石膏31g,白及粉15g,密佗僧3g,轻粉3g,枯白矾6g。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慢性湿疹。用法用量有脓水淋漓者,可用药粉干撒创面;慢性湿疹,可加红粉0

  • 补血祛风汤

    药方名称补血祛风汤处方当归、川芎、生地黄、防风、荆芥、细辛、藁本、蔓荆子、半夏、石膏、甘草、旋覆花(1方加羌活)。制法上锉。功能主治妇人肝血虚损,风邪乘虚而袭,而患头风,每发必掉眩,如立舟车之上。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