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沉香温胃丸

沉香温胃丸

内外伤辨》卷中:沉香温胃丸

药方名称沉香温胃丸

处方附子(炮,去皮、脐)巴戟(酒漫,去心)干姜(炮)茴香(炮)各30克 官桂21克沉香甘草(炙)当归吴茱萸(洗,炒去苦)人参白术白芍药 白茯苓(去皮)良姜木香各15克丁香9克

制法上为细末,用好醋打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主中焦气弱,脾胃受寒,食欲不振,气不调和,脏腑积冷,心腹疼痛,大便滑泄,腹中雷鸣,霍乱吐泻,手足厥逆,便利无度;下焦阳虚,脐腹冷痛;伤寒阴湿,形气沉困,自汗。

用法用量每服50~70丸,空腹时用热米饮送下,日服三次。

注意服药期间,忌食一切生冷物。

摘录内外伤辨》卷中

御药院方》卷四:沉香温胃丸

药方名称沉香温胃丸

处方沉香(锉)1两,陈皮(去白)1两,青皮(去白)1两,人参(去芦头)1两,大麦糵(炒)1两,干姜(炮)1两,神曲(炒)1两,白茯苓(去皮)1两,桂(去粗皮)1两,甘草(炙)1两,拣丁香半两,木香半两,白豆蔻仁半两,高良姜(锉)半两,丁香皮(切)半两,荜茇半两,缩砂仁半两,红豆半两,白术(锉,炒)2两,大椒2钱半。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两作10丸。

功能主治益脾胃,大进饮食,温中消痞,宽膈顺气。主脾胃虚弱,三焦痞塞,中脘气滞,胸膈满闷,宿寒留饮,停积不消,心腹刺痛,胁肋膨胀,呕吐痰逆,噫气吞酸,肠鸣泄利,水谷不化,肢体倦怠,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1丸,食前细嚼,生姜汤送下。

摘录御药院方》卷四

猜你喜欢

  • 柏棉饮

    药方名称柏棉饮处方棉花子半斤(烧存性,净1两),柏子仁1两(烧存性,净3钱)。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赤白带下。用法用量每服3钱,空心淡酒调服。摘录方出《医林绳墨大全》卷九,名见《卫生鸿宝》卷五

  • 半夏草果散

    药方名称半夏草果散处方半夏7个(汤泡7次,每次百沸,候冷用手搓去滑),全青橘皮4个,枣子5个,乌梅5枚,草果子2枚,生姜2块(草果大),甘草2寸(炙黄)。制法上并洗净,烂捶碎。功能主治岚瘴及一切疟疾。

  • 黄病灵验丸

    药方名称黄病灵验丸处方茅术(米泔水浸)5钱,绿矾(煅)5钱,厚朴(姜汁炒)5钱,百草霜3钱,针砂(醋炒7次为度)5钱,大枣(醋煮,去皮核)3两。制法上为末,打和为丸,如绿豆大。功能主治黄病。用法用量每

  • 人参补阳汤

    药方名称人参补阳汤处方人参补胃汤(《审视瑶函》卷二)。【组成】羌活独活各l.8克白芍药 生地黄泽泻各O.9克人参白术茯苓黄耆炙甘草当归各1.2克柴胡防风各1.5克 熟地黄(酒洗,炒)1.2克功能主治治

  • 保安万灵丹

    药方名称保安万灵丹别名万灵丹(《济阳纲目》卷一)。处方茅术240克全蝎石斛明天麻当归甘草(炙)川芎羌活荆芥防风麻黄北细辛川乌(汤泡,去皮)草乌(汤泡,去皮、尖)何首乌各30克 明雄黄18克制法上为细末

  • 蟾头丸

    《圣惠》卷八十六:蟾头丸药方名称蟾头丸处方蟾头1个(炙令黄焦),青黛(细研)半分,龙脑(细研)半分,巴豆(去皮心,纸裹压去油)半分,干蝎(微炒)半分,白附子(炮裂)半分,腻粉(研入)半分,牛黄(细研)

  • 孔子枕中神效方

    药方名称孔子枕中神效方别名孔子大圣知枕中方(《备急千金要方》卷十四)、孔子枕中散(《千金翼方》卷十六)、孔圣枕中丹(《医方集解》)。处方龟甲龙骨远志石菖蒲各等分制法上药为末。功能主治滋阴降火,重镇安神

  • 雄黄膏

    药方名称雄黄膏处方雄黄10克硫黄10克 氧化锌10克 凡士林70克制法先将凡士林烊化,冷却,再将药粉徐徐加入即成膏。功能主治解毒杀虫。治头癣,白秃疮,鹅掌风,湿脚气,疥疮。用法用量外涂患处。摘录《中医

  • 桂枝加知母石膏升麻汤

    药方名称桂枝加知母石膏升麻汤处方桂枝汤内加知母4钱半,石膏4钱半,升麻2钱。功能主治热病。用法用量夏至后用。摘录《伤寒图歌活人指掌》卷四

  • 赤虎子丹

    药方名称赤虎子丹摘录《杨氏家藏方》卷一。为原书同卷“起废丹”之异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