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橘红丸

橘红丸

《中国药典》:橘红丸

药方名称橘红丸

处方橘红75g陈皮50g半夏(制)37.5g茯苓50g甘草25g桔梗37.5g 苦杏仁50g紫苏子(炒)37.5g紫菀37.5g款冬花25g瓜蒌皮50g浙贝母50g地黄50g麦冬50g石膏50g

性状为棕褐色的水蜜丸、小蜜丸或大蜜丸;气微香,味甜、微苦。

炮制以上十五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用炼蜜20~30g加适量的水泛丸,干燥,制成水蜜丸;或加炼蜜90~110g制成小蜜丸或大蜜丸,即得。

功能主治清肺,化痰,止咳。用于咳嗽痰多,痰不易出,胸闷口干。

用法用量口服,水蜜丸一次7.2g,小蜜丸一次12g,大蜜丸一次2丸,一日2次。

规格水蜜丸每100丸重10g,大蜜丸每丸重6g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圣济总录》卷一七五:橘红丸

药方名称橘红丸

处方橘皮(汤浸,去白,焙)半两,胡椒100粒,黑牵牛100粒,巴豆30粒(去皮,同前3味炒令焦,去巴豆不用),木香1分。

制法上药除巴豆外为细末,用葱白汁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小儿胃虚,腹胀硬。

用法用量每服3-5丸,莱菔子汤送下。乳食后临卧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七五

《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橘红丸

药方名称橘红丸

处方橘红24两,贝母16两,茯苓16两,麦冬16两,杏仁(去皮,炒)16两,生石膏16两,瓜蒌皮16两,橘皮16两,生地16两,桔梗12两,紫菀12两,法半夏12两,苏子(炒)12两,甘草8两,冬花8两。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重2钱,蜡皮封固。

功能主治清肺祛湿,止嗽化痰。主肺胃湿热,咳嗽痰盛,胸中结满,饮食无味。

用法用量每服2丸,温开水送下,日2次。

摘录《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

猜你喜欢

  • 补肾方

    药方名称补肾方别名磁石散处方磁石2两(研,绵裹),生姜2两,防风2两,桂心2两,甘草1两(炙),五味子2两,附子1两(炮),玄参2两,牡丹皮3两,大豆24枚。制法上切。功能主治消疽痔。主肾气不足,心中

  • 凉血省风药酒

    药方名称凉血省风药酒处方生地2两,熟地2两,归身2两,川芎1两5钱,杜仲1两5钱,白蒺藜1两5钱,羌活1两,金银花1两5钱,苏叶5钱,荆芥5钱,防风5钱,白芷5钱,蝉壳5钱,陈皮5钱,枳壳5钱,蛇壳5

  • 冲和饮

    药方名称冲和饮处方苍术(米泔水浸1宿,去粗皮,锉片,炒微黄色)1两2钱,人参(去芦)5钱,前胡(去芦)5钱,桔梗(锉,炒)5钱,枳壳(去瓤,麸炒微黄色)3钱,麻黄(去节)3钱,陈皮(去白)3钱,川芎1

  • 防风羌活汤

    《证治准绳·疡医》卷三:防风羌活汤药方名称防风羌活汤处方防风羌活连翘升麻夏枯草牛蒡子川芎黄芩(酒浸)甘草昆布(洗)海藻(洗)僵蚕功能主治主瘰疬发热。用法用量上药加薄荷,水煎服。体虚者

  • 柏桂生麦汤

    药方名称柏桂生麦汤处方麦冬1两,黄柏3钱,生地5钱,肉桂3分。功能主治肺燥肾虚,小便不通。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辨证录》卷六

  • 败毒汤

    《圣济总录》卷一六九:败毒汤药方名称败毒汤处方紫草半两,板蓝根半两。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小儿斑疮,毒气不快。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水8分,煎至5分,去滓,分2次温服。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六九《临证医案

  • 养血助胃丸

    药方名称养血助胃丸处方当归(酒洗)30克川芎30克白芍(盐、酒炒)36克 熟地黄(姜汁浸,炒)24克人参15克白术(土炒)40克 白茯苓18克甘草(炙)9克山药(炒)30克莲子肉(去皮、心)30克扁豆

  • 降脂饮

    药方名称降脂饮处方枸杞子10克,何首乌15克,草决明15克,山楂15克,丹参20克。功能主治益阴化瘀。主肝肾阴虚,气滞血瘀。用法用量文火水煎,取汁储于保温瓶中,作茶频饮。摘录石景亮方

  • 闾茹散

    药方名称闾茹散处方水银3克 好茶6克 闾茹9克轻粉少许制法上药研为细末。功能主治杀虫止痒。治疥疮经久不愈者。用法用量每次不拘多少,用油调搽患处。摘录《卫生宝鉴》卷十三

  • 参连开噤汤

    《金鉴》卷四十二:参连开噤汤药方名称参连开噤汤处方人参、黄连、石莲子。功能主治噤口痢,不堪下者。用法用量煎汤,徐徐服之。下咽即好,外以贴脐王瓜藤散。摘录《金鉴》卷四十二《镐京直指》卷二:参连开噤汤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