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橘核散

橘核散

丹溪心法》卷四:橘核散

药方名称橘核散

处方橘核桃仁栀子川乌(细切、炒)吴茱萸

制法上药研末。

功能主治除湿热,止疼痛。治肝经湿热所致的疝气疼痛。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丹溪心法》卷四

明医指掌》卷六:橘核散

药方名称橘核散

处方橘核1两,桃仁5钱,栀子3钱,吴茱萸1两,茴香1两。

功能主治湿热寒郁作疝。

用法用量每服7钱,水2盏,煎热服。

摘录明医指掌》卷六

杨氏家藏方》卷十:橘核散

药方名称橘核散

处方五灵脂(去砂石,用醋少许炒干)1两,延胡索1两,破故纸(炒)1两,茴香(盐炒黄色)1两,庵(艹闾)草(去梗,生用)1两,橘核1两,黑牵牛1两,棠球子4两(生用,俗呼为山果子),川楝子(去核)半两(生用)。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壮筋骨,暖下元。主寒湿腰痛,小肠气。

用法用量每服2钱,热酒调下,不拘时候。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十

《幼科金针》卷下:橘核散

药方名称橘核散

处方木香1两,小茴1两,橘核2两,大茴8钱,蓬术1两,吴茱萸1两(醋炒,浸1宿,焙),姜黄8钱。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温经逐冷。主积气腹痛。

用法用量砂仁汤送下。

摘录《幼科金针》卷下

方出《本草衍义》卷十八,名见《便览》卷三:橘核散

药方名称橘核散

处方橘核(炒,去壳,为末)。

功能主治肾疰腰痛,膀胱气痛,小肠气痛坚硬。

用法用量酒调服。

摘录方出《本草衍义》卷十八,名见《便览》卷三

医学纲目》卷二十八引《得效》:橘核散

药方名称橘核散

处方山楂子1两,橘核5钱,破故纸2两,乳香5钱,玄胡索1两,庵(艹闾)1两,没药1两,五加皮1两,红曲1两。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腰痛,诸般滞气。

用法用量酒调下。

摘录医学纲目》卷二十八引《得效》

猜你喜欢

  • 双芝丸

    药方名称双芝丸处方熟干地黄(焙,取末)石斛(去根,酒浸)五味子(焙)黄耆(锉)肉苁蓉(酒浸)牛膝(酒浸)杜仲(蜜水浸泛)菟丝子(酒浸三日,炒)糜鹿角霜各250克沉香9克麝香6克(研)人参白茯苓(去皮)

  • 完舌围药

    药方名称完舌围药处方芥菜子。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舌缩不能言。用法用量以醋调敷颈项下。摘录《疮疡经验全书》卷一

  • 干姜粥

    药方名称干姜粥处方白米4合,干姜1两,良姜1两。功能主治温暖脾胃,散寒止痛。主一切寒冷气郁,心痛,胸腹胀痛,脾胃虚寒,呕吐,呃逆,泛吐清水,肠鸣腹泻。用法用量水煎服。注意凡发热之时以及阴虚内热的病人,

  • 补心丹

    《医林纂要》卷四:补心丹药方名称补心丹处方生地黄(酒洗)4两,酸枣仁(炒,去壳)1两,柏子仁(炒,研,去油)1两,当归(酒洗)1两,五味子(炒,研)1两,麦门冬(炒,去心)1两,天门冬(炒,去心)1两

  • 加味滞下丸

    药方名称加味滞下丸处方川黄连(切片,拌好酒,用吴茱萸浸2宿,瓦上炒干,分连、萸各贮,净黄连3两,白痢加茱萸1两,赤痢用湿槐花炒,去槐花)8两,白芍药(酒浸,切片炒)5两,乌梅肉2两,滑石(水飞)6两,

  • 补胞散

    药方名称补胞散处方人参2两,黄耆1两,麦冬1两,白术4两,穿山甲3片(陈土炒松,研细末),象皮3钱(人身怀之,研细末),龙骨(醋粹,煅,研末)。功能主治尿胞损伤,淋漓不止。用法用量方中龙骨用量原缺。摘

  • 厚脾丸

    药方名称厚脾丸处方厚朴(去粗皮,姜制)半两,肉豆蔻1个(面裹煨,去面),龙骨半两(煅),诃子肉(煨,去核)半两。制法上为细末,面糊为丸,如绿豆大。功能主治小儿疳劳虚冷,白痢泄泻,手足逆冷。用法用量每服

  • 参术大补丸

    药方名称参术大补丸处方人参5钱,白术3钱,白茯苓3钱,陈皮3钱,莲肉3钱,归身3钱,炙草3钱,山药1两,砂仁5钱,川芎5钱,石菖蒲5钱。制法上为末,薄荷包米煮饭为丸。功能主治妇人平素多痰,脾胃虚损,气

  • 加味肾热汤

    药方名称加味肾热汤处方磁石12克牡蛎12克 生地12克白术3克白芍3克人参3克 元参6克甘草1.5克功能主治滋肾潜阳。治肾火所致的口燥咽干,面红目赤,耳流脓血,不闻人声者。用法用量用猪肾2枚,煮汤代水

  • 大钩藤饮

    药方名称大钩藤饮处方钩藤1两1分,黄芩(去黑心)1两1分,麻黄(去节)1两1分,当归(切)3分,龙齿(研)1两,石膏(碎)2两半,赤芍药(去黑皮)1两,桂(去粗皮)1两,龙胆(去土)1两,牛黄(研)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