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榼藤子丸

榼藤子丸

圣济总录》卷一四二:榼藤子丸

药方名称榼藤子丸

处方榼藤子半两,威灵仙(拣净,锉碎,水淘洗过,焙干)2两,大黄(煨过)2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肠痔。下部肿痛,便血后重,坐卧不安。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心、食前温米饮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四二

《宣明论》卷十三:榼藤子丸

药方名称榼藤子丸

处方黄耆2两,枳实2两,槐花2两,荆芥穗2两,凤眼草2两,榼藤子1对(炙),皂子300个(炙)。

制法上为细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肠风泻血,湿热内甚,因为诸痔久而不治,乃变成瘘。

用法用量每服20-30丸,空心酒送下;米饮亦得。

注意忌油腻、生冷、猪、鱼、臭血物等。

摘录《宣明论》卷十三

杨氏家藏方》卷十三:榼藤子丸

药方名称榼藤子丸

处方附子1两,草乌头半两,川乌头半两,刺猬皮半两,猪牙皂角半两,榼藤子半两,皂角刺半两,枳壳半两,白矾1分。

制法上并锉碎,入砂罐内,炭火烧留性,为末,酒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痔疮久不敛者。

用法用量每服20丸,温酒送下,1日2次,不拘时候。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十三

御药院方》卷八:榼藤子丸

药方名称榼藤子丸

处方榼藤子1个(重7钱者,酥炙,和皮用),茴香(炒)半两,皂角刺(烧存性)半两,猬皮(烧存性)半两,枯白矾半两,白附子(炮)半两,枳壳(麸炒黄,去瓤)半两,樗皮(焙干)半两,乳香2钱半。

制法上为细末,醋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肠澼下血,痔漏结核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40-50丸,食前温酒送下;如有痔疮疼痛,醋研5-7丸,津唾涂患处。

摘录御药院方》卷八

猜你喜欢

  • 白附丸

    《幼幼新书》卷十引《刘氏家传》:白附丸药方名称白附丸别名真珠膏、人参丸处方白附子(生)2个,天南星(炮)半两,全蝎37枚,人参2钱,白僵蚕(麸炒)14个,朱砂1钱,脑、麝、乳香各少许。制法上为末,炼蜜

  • 凉肝八宝丹

    药方名称凉肝八宝丹处方生犀角(锉末)1两,羚羊角(为末)1两,真阿胶(酒化)1两,好京墨1两,大生地(酒浸)2两,全当归(酒浸)4两,大川芎(酒洗)2两,杭白芍(酒沙)2两,威灵仙1两半。制法先将阿胶

  • 清胃败毒散

    药方名称清胃败毒散处方赤芍归尾甘草黄芩连翘花粉荆芥酒大黄金银花制法上药为末。功能主治治阳明蕴热,耳后腮边忽然肿痛。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三

  • 先期丸

    药方名称先期丸处方枇杷叶500克(蜜炙)白芍药250克(酒浸,切片,半生半炒)怀生地黄180克(酒洗)怀熟地黄120克青蒿子150克(童便浸)五味子120克(蜜蒸)生甘草(去皮)30克山茱萸肉120克

  • 疮药消风散

    药方名称疮药消风散处方葱白10茎(细捣)猪油(去膜,捣)白矾轻粉水银各等分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主诸疮肿痛。用法用量调敷患处。摘录《普济方》卷二七二

  • 龙虎济阴丹

    药方名称龙虎济阴丹处方黄柏半斤,知母3两,龟版4两,熟地2两,陈皮2两,白芍2两,锁阳1两半,虎骨1两,龙骨5钱。制法上为末,蜜和猪脊髓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遗精。用法用量每服50-60丸,空心盐

  • 加减导气丸

    药方名称加减导气丸处方黄连2两(内一生姜汁拌炒,一用朴消水浸),白芍药2两(一生一炒),黄芩(炒)2两,木香2两,大黄2两,青皮2两,枳壳(面炒)2两。制法上为末,炼蜜少入姜汁打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 补损百验丹

    药方名称补损百验丹处方菟丝子1斤(拣净,以无灰腊酒浸1日1夜,次早去酒,以小甑蒸之,晒至暮,又换酒浸,蒸晒9次,然后在星月下碾为细末),生地黄半斤,(无灰酒浸3日3夜,再换酒洗净,放在瓷钵内捣至极烂用

  • 补泄石斛丸

    药方名称补泄石斛丸处方石斛1两(去根,锉),牛膝半两(去苗),萆薢半两(锉),独活半两,附子半两(炮裂,去皮脐),芎?半两,羚羊角屑半两,天麻半两,海桐皮半两(锉),桂心半两,干蝎半两(微炒),沉香半

  • 荆芥祛风汤

    药方名称荆芥祛风汤处方荆芥2钱,甘草1钱,半夏5分,麦冬5钱,当归3钱,白芍3钱。功能主治小儿胃火郁热之赤白游风,往来不定。用法用量水煎服。数剂愈。摘录《辨证录》卷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