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桂苓汤

桂苓汤

《直指》卷七:桂苓汤

药方名称桂苓汤

处方辣桂半两,赤茯苓半两,当归半两,川芍半两,赤芍药半两,蓬莪术半两,京三棱半两,槟榔半两,苍术(炒)半两,桑白皮(炒)半两,大腹皮半两,瞿麦穗半两,青皮半两,陈皮半两,甘草(炒)半两,葶苈1分,大黄(湿纸煨)1分。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血分水饮,经脉不行,血化为水,四肢红肿。

用法用量每服3钱,加生姜5片,水煎服。

摘录《直指》卷七

方出《圣惠》卷四十二,名见《普济方》卷一八四:桂苓汤

药方名称桂苓汤

处方桂心半两,赤茯苓1两,半夏1两(汤洗7次去滑),细辛半两,麻黄2两(去根节),五味子1两。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上气不得喘息,喉中作水鸡声。

用法用量每服5钱,以水1大盏,加生姜半分,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方出《圣惠》卷四十二,名见《普济方》卷一八四

圣济总录》卷八十二:桂苓汤

药方名称桂苓汤

处方桂(去粗皮)3两,泽泻(锉)2两,赤茯苓(去黑皮,锉)2两,干姜(炮)2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脚气上喘,心下妨闷。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7分,去滓,空腹、日午、日晚各服1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八十二

猜你喜欢

  • 劫敏汤

    干祖望方:劫敏汤药方名称劫敏汤处方黄芪10克,诃子肉10克,干地黄10克,乌梅10克,豨莶草10克,柴胡3克,防风6克,蜂蜜(兑服)30克。功能主治益气角表,抗过敏止涕。主气虚。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

  • 苓连汤

    药方名称苓连汤处方茯苓2两,黄连1钱。功能主治利小肠,利水以分消其火气。主小肠热极,止在心头上一块出汗,不啻如雨,四肢他处无汗。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辨证录》卷六

  • 生乳丸

    药方名称生乳丸处方当归240克 生地240克川芎120克 生白芍240克通草60克 生麦芽500克 山甲120克漏芦240克 生黄耆240克鹿角霜240克 广木香120克王不留行(炒)120克制法共研

  • 丁香平胃散

    药方名称丁香平胃散处方厚朴(去粗皮,生姜汁制)6两,白术6两,甘草(炙)2两半,陈橘皮(去白)2两半,缩砂仁2两,丁香2两。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理一切气,温和脾胃,大进饮食。主腹痛泄泻。用法用量每服

  • 麦味地黄丸

    药方名称麦味地黄丸处方麦冬60g五味子40g 熟地黄160g山茱萸(制)80g牡丹皮60g山药80g茯苓60g泽泻60g性状为棕黑色的水蜜丸、黑褐色的小蜜丸或大蜜丸;味微甜而酸。炮制上八味,粉碎成细粉

  • 吴茱萸丸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吴茱萸丸药方名称吴茱萸丸处方吴茱萸、细辛、白茯苓(去皮)、独活(去芦)、木香、山茱萸(去核)、牛膝(酒浸)、石斛、萆薢(酒浸),各半两。附子(炮.去皮脐)、芎藭,各二

  • 含化杏仁丸

    药方名称含化杏仁丸处方杏仁1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射干2两,人参1两(去芦头),附子半两(炮裂,去皮脐),桂心半两。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鸡头子大。功能主治风冷伤肺,上焦壅滞,气道痞塞,

  • 青风羚羊汤

    药方名称青风羚羊汤处方羚羊角3克玄参3克地骨皮3克车前子4.5克川芎3克羌活3克细辛1.5克制法上药为粗末。功能主治治青风内障。用法用量以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空腹时温服。摘录《医宗金鉴》卷七

  • 黑布膏

    药方名称黑布膏处方黑醋半斤,五倍子末2两8钱,蜈蚣1条,蜂蜜6钱。功能主治收敛,止痒,止痛。主用法用量先将损害面用茶水洗净,将药涂于范围内,每日换1次。摘录《中医外科学讲义》

  • 保婴桃红散

    药方名称保婴桃红散处方川乌5钱,白附子5钱(生用),大南星2钱,陈半夏2钱(生用)。制法上锉,以井花水拌湿,瓦器中浸之,日晒夜露,春5、夏3、秋7、冬10日,1日一换新水,日足,晒干为末。功能主治小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