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山栀子汤

山栀子汤

圣济总录》卷二十七:山栀子汤

药方名称山栀子汤

处方栀子仁22克大青升麻各30克阿胶(炒令燥)15克

制法上四味,粗捣筛。

功能主治治伤寒发斑,心躁烦乱。

用法用量每服5克,用水220毫升,入豉100粒,同煎至150毫升,去滓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二十七

圣济总录》卷一六八:山栀子汤

药方名称山栀子汤

处方栀子仁、黄芩(去黑心)、前胡(去芦头)、甘草(生用)各等分。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小儿8-9岁,痰实壮热。

用法用量每服1钱匕,水1中盏,煎至5分,去滓温服,1日3次,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六八

《鸡峰》卷十八:山栀子汤

药方名称山栀子汤

别名五淋散、五淋汤

处方当归、芍药(赤者)、茯苓(赤者)、甘草、山栀子各等分。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五淋及血淋。肾气不足,膀胱有热,水道不通,淋沥不宣,出少起多,脐腹急痛,蓄作有时,劳倦即发,或尿如豆汁,或如砂石,或冷淋如膏,或热淋便血。

用法用量五淋散《局方》卷六(宝庆新增方)、五淋汤(《医学实在易》卷七)。

各家论述医学实在易》:此方用栀、苓治心腹,以通上焦之气,而心火清;归、芍滋肝肾,以安下焦之气,而五脏阴复;甘草调中焦之气,而阴阳分清,则太阳之气化,而膀胱之府洁矣。

摘录《鸡峰》卷十八

圣济总录》卷一三○:山栀子汤

药方名称山栀子汤

处方栀子仁15枚,大黄(锉,微炒)2两,黄芩(去黑心)1两半,知母(焙)1两,甘草(炙,锉)1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表里俱热,三焦不通,发背疽疮及痈疖,大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用水1盏半,煎至1盏,去滓,下芒消1钱匕,空心温服,1日2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三○

圣济总录》卷四十三:山栀子汤

药方名称山栀子汤

处方栀子3两,大黄(锉,炒)2两,朴消2两,甘草(生锉)2两,石膏2两,黄芩(去黑心)1两,大青1两,竹茹3分,郁金1两半。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去烦闷,润肠胃。主心脏大热。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加竹叶7片,煎至7分,去滓,食后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四十三

猜你喜欢

  • 常将散

    药方名称常将散处方石苇(去皮)2两,滑石2两,瞿麦2两,王不留行2两,葵子2两。功能主治诸淋及小便常不利,阴中痛,日数十度起,此皆劳损虚热所致。用法用量上为散。每服方寸匕,日3服之。摘录《外台》卷二十

  • 补阴丸

    《丹溪心法》卷三:补阴丸药方名称补阴丸别名虎潜丸(《景岳全书》卷五十七)、补阴种子丸(《医学正印》卷上)。处方黄柏250克(盐、酒炒)知母(酒浸,炒)熟地黄各90克龟版120克(酒浸,炙)白芍(炒)陈

  • 翻胃虎肚丹

    药方名称翻胃虎肚丹处方虎肚1个(水略洗,瓦上焙干,不可焦),辰砂1钱,雄黄1钱,丁香1钱,狗宝1钱,麝3分。制法上为末,陈粳米饭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噎膈。用法用量初服7丸,次日14丸,黍米汤送下

  • 当归调中汤

    药方名称当归调中汤处方大黄5钱,当归1钱,甘草4钱,朴消6钱,芍药2钱。功能主治和中顺气。主脾胃不和,肠鸣腹痛,四肢无力,大便难,小便数,或大便便血,饮食无味,久而面黄肌瘦,渐潮热,发作有时。用法用量

  • 加减玉竹饮子

    药方名称加减玉竹饮子处方生玉竹3钱,川贝母3钱,西洋参2钱,浙芩2钱,紫菀2钱,蜜炙橘红8分,桔梗8分,炙草8分。功能主治气液双补,兼理余痰。主秋燥状暑,津气两伤,液郁为痰,经治痰少咳减者。摘录《重订

  • 加味香薷丸

    药方名称加味香薷丸处方香薷草4两,白扁豆(炒)2两,广皮2两,粉甘草5钱,宣木瓜2两,白术2两,白茯苓2两,泽泻2两,猪苓2两,藿香2两,滑石1两,川连1两,朱砂1两。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重3钱。

  • 金华丹

    药方名称金华丹处方真黄丹半两。制法铫内炒紫色,入好蜜2两,搅匀,慢火熬,直候紫黑色为度,成膏,收入垍器中,以纸密封。功能主治一切口疮及久不愈。用法用量每用皂荚大,含化咽津,1日2次。摘录《鸡峰》卷二十

  • 苍术白虎汤

    药方名称苍术白虎汤处方人参白虎汤加苍术1钱。功能主治平生素虚及老人伤暑壮热、汗多不止。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保命歌括》卷三

  • 清血汤

    药方名称清血汤处方牡丹皮当归川芎芍药地黄山栀子蒲黄(炒)阿胶黄连百合麦门冬甘草功能主治治妊娠吐血,鼻衄,咳血。用法用量水煎,温服。若血势猛者,加鼹鼠烧灰存性者。摘录《产科发蒙》卷一

  • 羚犀汤

    《杨氏家藏方》卷三:羚犀汤药方名称羚犀汤处方羚羊角屑、犀角屑、生干地黄、白术、防风(去芦头)、人参(去芦头)、甘草(炙)、山栀子仁、荆芥穗、升麻各等分。功能主治风热上攻,目赤头疼,口舌生疮,小便赤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