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大豆茯苓散

大豆茯苓散

药方名称大豆茯苓散

处方大豆3升,桑白皮5升(以水2斗,煮取1斗,去滓,纳后药),茯苓5两,白术5两,防风4两,橘皮4两,半夏4两,生姜4两,当归3两,防己3两,麻黄3两,猪苓3两,大戟1两,葵子1升,鳖甲3两。

功能主治风水肿。

用法用量纳前汁中,煮取5升,1服8合,日3次。每服相去如人行10里久。

摘录方出《千金》卷二十一,名见《普济方》卷一九二

猜你喜欢

  • 痘疔散

    药方名称痘疔散处方雄黄1钱,紫草3钱。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小儿痘疔。用法用量先以银簪挑破,胭脂汁调搽。摘录方出《本草纲目》卷九引《痘疹证治》,名见《景岳全书》卷六十三

  • 茯苓杏仁煎

    药方名称茯苓杏仁煎处方茯苓4两,杏仁4两,橘皮3两,苏子1升(碎),甘草3两(炙),芍药4两,白前3两,五味子3两,生姜汁5合,蜜6合,竹沥2升。制法上切。功能主治气满胸急。用法用量以水9升,先煮诸药

  • 苓甘姜附龙骨汤

    药方名称苓甘姜附龙骨汤处方半夏3钱,甘草2钱,干姜3钱,附子3钱,茯苓3钱,麦冬2钱(去心),龙骨3钱,牡蛎3钱。功能主治癫狂。用法用量水煎大半杯,温服。有痰者,加蜀漆。摘录《四圣心源》卷五

  • 赤白煎

    药方名称赤白煎处方白术5钱,茯苓2钱,车前子1钱,鸡冠花2钱(赤用赤,白用白)。功能主治赤白带下。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方出《仙拈集》卷三引《碎金》,名见《经验广集》卷三

  • 加味天麻散

    《中医妇科治疗学》:加味天麻散药方名称加味天麻散处方天麻4钱,白附子(炮)3钱,天南星(炮)3钱,半夏(烫洗7遍,姜制)3钱,干蝎(炒)2钱,钩藤3钱,广皮2钱。功能主治燥湿祛风。主产后发痉。产妇形体

  • 生筋散

    药方名称生筋散别名生力散(《小儿卫生总微论》卷十二)。处方木鳖子3个蓖麻子30个制法上药各去壳取肉,研细。功能主治生筋。治疳肿后,天柱倒,手足、项颈俱软。用法用量每用3克,津唾调摊纸上,先紧抱患儿,揩

  • 感冒清热颗粒

    药方名称感冒清热颗粒处方荆芥穗200g薄荷60g防风100g柴胡100g紫苏叶60g葛根100g桔梗60g 苦杏仁80g白芷60g 苦地丁200g芦根160g性状为棕黄色的颗粒,味甜、微苦;或为棕褐色

  • 玉壶丸

    药方名称玉壶丸别名天花粉丸(《奇效良方》卷三十三)、天花丸(《景岳全书》卷五十四)。处方人参瓜萎根各等分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消渴,引饮无度。用法用量每服30丸,麦门冬煎汤下。摘录

  • 二母丸

    《寿世保元》卷三:二母丸药方名称二母丸处方知母(去皮、毛)60克 贝母(去心)60克百药煎30克制法上药为细末,将乌梅肉蒸熟捣烂与药末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主哮喘。用法用量每服30丸。临卧或食后用

  • 白柿粥

    药方名称白柿粥处方干柿不拘多少。功能主治温补,厚肠胃,健脾胃,消宿食,去面(黑干),除宿血,润声喉。主用法用量水浸,下筛,取汁,和糯米泔煮成粥,任食之。和蜜用亦好。摘录《济众新编》卷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