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地黄膏子

地黄膏子

药方名称地黄膏子

别名地髓煎丸

处方地黄8两,净蜜18两。

制法将熟地黄为末,同蜜熬成膏子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妇人本脓血气衰乏,经气不调,虚烦发热,肌体瘦悴,形羸弱困,饮食不进,欲成劳病。

用法用量每服40-50丸,空心、食前温酒送下,米饮亦得;或作膏子,酒化服,不饮酒,白汤亦得。

摘录《产乳备要》

猜你喜欢

  • 莲实汤

    药方名称莲实汤处方莲实30枚(炒黄,捶碎),浮萍1分。功能主治小儿热渴不止。用法用量上用水1盏,加生姜少许,煎至5分,去滓,分3次温服。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六八

  • 四妙丸

    《瑞竹堂经验方》卷二:四妙丸药方名称四妙丸别名四炒丸(《普济方》卷二十三)。处方肉豆蔻30克(用盐酒浸破故纸同炒干燥,不用故纸)山药30克(酒浸,与北五味子同炒干燥,不用五味子)厚朴60克(去粗皮,青

  • 脑乐静

    药方名称脑乐静处方甘草浸膏35.4g大枣125g小麦416g性状为淡棕色的黏稠液体;气微,味甜。炮制以上三味,取甘草浸膏,加水适量,加热溶化,滤过,滤液浓缩至适量。取大枣,加水煎煮二次,每次2小时,合

  • 除湿蠲痹汤

    药方名称除湿蠲痹汤处方杜苍术2钱,赤苓2钱,生于术1钱半,泽泻1钱半,广皮1钱半,川桂枝8分,拌研滑石4钱(包)。功能主治着痹,麻木不仁。用法用量先用酒炒桑枝、青松针各1两,煎汤代水煮药,再用淡竹沥3

  • 除湿巡经丸

    药方名称除湿巡经丸处方好川椒。制法用大木瓜1个,切一顶盖,去子及瓤,将椒末实填于内,再以前顶合定,外以纸封缝,于饭上蒸令烂熟,去外皮,将药并此木瓜一并研细如膏为丸,如梧桐子大,焙干。功能主治祛寒治湿,

  • 麻黄膏

    《饲鹤亭集方》:麻黄膏药方名称麻黄膏处方猪板油2斤(熬去渣入),麻黄2两,百部2两,风子肉2两,花椒2两,升麻1两,紫草1两,枯矾1两。制法上同熬枯,去滓,滤清后加黄丹2两收,加杏仁泥、硫黄(研极细末

  • 血晕饮

    药方名称血晕饮处方归尾川芎山楂益母草五灵脂各等分功能主治治产后血晕。用法用量水煎,加童便服。摘录《仙拈集》卷三

  • 葵石散

    药方名称葵石散别名木通散处方葵根1握(锉),滑石1两,木通1两,牵牛子半两(炒)。制法上为粗散。功能主治小便不通闷乱。用法用量木通散(《普济方》卷三八八)。摘录《卫生总微》卷十六

  • 盒脾散

    药方名称盒脾散处方炒术、芍药、生地黄、甘草、升麻、荆芥、防风、陈皮、大腹皮、僵蚕、蝉蜕。功能主治痘至8-9日期,修然身中枭痒,此痘证之最急者。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准绳·幼科》卷六

  • 益母草流浸膏

    药方名称益母草流浸膏来源为益母草制成的流浸膏。性状为棕褐色的液体;味微苦。炮制取益母草1000g,切碎,加水煎煮三次,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约500ml,放冷,加入等量的乙醇,搅匀,静置,沉淀,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