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千金止带丸

千金止带丸

《中国药典》:千金止带丸

药方名称千金止带丸

处方党参50g白术(炒)50g当归100g白芍50g川芎100g香附(醋制)200g木香50g砂仁50g 小茴香(盐炒)50g延胡索(醋制)50g杜仲(盐炒)50g续断50g补骨脂(盐炒)50g鸡冠花200g青黛50g椿皮(炒)200g牡蛎(煅)50g

性状为灰黑色的水丸;气微香,味涩、微苦。

炮制以上十七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用水泛丸,干燥,即得。

功能主治补虚止带,和血调经。用于脾肾不足,冲任失调,湿热下注所致的赤白带下,月经不调,腰酸腹痛。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6~9g,一日2~3次。

贮藏密闭,防潮。

摘录《中国药典》

《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千金止带丸

药方名称千金止带丸

处方香附(炙)5千克 椿根皮(麸炒)5千克 红鸡冠花5千克补骨脂(盐水炒)1.25千克木香1.25千克白芍1.25千克杜仲(炒)1.25千克白术(炒)1.25千克砂仁1.25千克续断1.25千克青黛(上衣用)1.25千克延胡索(醋炒)1.25千克 小茴香(盐水炒)1.25千克牡蛎(煅)1.25千克人参<去芦)620克川芎2.5千克当归2.5千克

制法上药共研为细末,过罗,用冷开水泛为小丸,用方内青黛外加滑石5.3千克为衣,闯亮。

功能主治补虚止带。治妇女带下,腹痛腰酸,四肢倦怠,精神不振。

用法用量每服6克,日服二次,温开水送下。

摘录《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

猜你喜欢

  • 卢氏异方感应圆

    药方名称卢氏异方感应圆处方黄蜡(真者十两),巴豆(百粒,去皮,研为粉,用纸数重裹捶,油透再易纸,至油尽成白霜为妙),乳香(研)三钱,杏仁七十枚(去皮、尖,研细,依巴豆法去油),丁香(怀干)、木香(湿纸

  • 敛疮丹

    药方名称敛疮丹处方马屁勃1两,轻粉1钱,三七根末3钱。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臁疮不敛。用法用量先用葱盐汤洗净,拭干,以药末敷之。即愈。摘录《洞天奥旨》卷十五

  • 肉桂粉

    药方名称肉桂粉处方肉桂粉10克制法用醋调成糊饼状。每晚在小儿临睡前,将药料均匀摊于2块塑料薄膜上,分别贴敷于两脚心(涌泉穴),外盖纱布,胶布固定。功能主治据报道,用本方治疗小儿口角流涎6例,均治愈。用

  • 调中和胃丸

    药方名称调中和胃丸处方白术(土炒)1两5钱,苍术(炒)1两5钱,半夏(姜矾制)1两5钱,厚朴(姜汁炒)1两5钱,砂仁(炒)1两5钱,白豆蔻(炒)1两5钱,广木香1两5钱,薏苡仁(炒)1两5钱,泽泻1两

  • 串痹药

    药方名称串痹药处方半夏7个,江子7个,白酒药1弹丸,杏仁7个。制法上炒黄色为末,用酒蒸化为丸,如绿豆大。功能主治积聚,嗽,诸气。用法用量每服5-7丸。治嗽,卧时白汤送下;治气,食后木香汤送下。摘录《普

  • 黄白膏

    《疡科选粹》卷五:黄白膏药方名称黄白膏处方黄蜡7钱,铜绿1分,轻粉6分,白石膏6分。功能主治臁疮。用法用量用麻油2钱5分,与蜡熬化,入铜绿等3味,将油纸摊膏。先1日以豆腐作片子,甘草水煮,候温封疮口,

  • 黄耆当归人参汤

    药方名称黄耆当归人参汤处方黄连1分,生地黄3分,炒神曲5分,橘皮5分,桂枝5分,草豆蔻仁6分,黄耆1钱,人参1钱,麻黄(不去节)1钱,当归身1钱5分,杏仁5个(另研如泥)。功能主治安心定志,镇坠其惊,

  • 葱蒲膏

    药方名称葱蒲膏处方葱白1握,蒲公英5两,豉1合。制法上捣烂。功能主治恶刺。用法用量贴之,用醋面纸封,贴3-5度。头出即愈。摘录方出《圣惠》卷六十八,名见《圣济总录》卷一四○

  • 麻黄四物汤

    药方名称麻黄四物汤处方当归2钱,熟地2钱,白芍2钱,川芎2钱,麻黄1钱,桂枝1钱,杏仁20粒,甘草1钱。功能主治调经。主妇人寒伤太阳荣分,发热无汗。用法用量上加生姜、大枣,水煎服。摘录《金鉴》卷四十四

  • 珍珠散

    《外科正宗》卷三:珍珠散药方名称珍珠散别名月白珍珠散(《外科大成》卷一)。处方青虹花1.5克(如无,用头刀靛花代之,但不及缸花)珍珠3克(入豆腐内煮数滚,研至极细无声)真轻粉30克制法上三味,研细如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