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加味育阴润燥饮

加味育阴润燥饮

王渭川方:加味育阴润燥饮

药方名称加味育阴润燥饮

处方鲜生地60克,旱莲草24克,板蓝根24克,黄甘菊9克,川贝9克,大青叶9克,枸杞12克,石斛12克,琥珀末6克。

功能主治育阴,清火,润燥。主暑湿伏火,伤阴化燥。(舌体干燥症)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王渭川方

《千家妙方》卷下引王渭川方:加味育阴润燥饮

药方名称加味育阴润燥饮

处方鲜生地60g,旱莲草24g,女贞子24g,红藤24g,蒲公英24g,板蓝根24g,黄甘菊9g,川贝9g,大青叶9g,枸杞12g,石斛12g,琥珀末6g。

功能主治育阴、清火、润燥。主暑湿伏火,伤阴化燥而致舌体干裂。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

临床应用舌体干裂症徐某,女,60岁。患者中气素虚,常见齿龈干燥出血。因夏季受暑,至秋燥来临,即口苦咽干,舌面干裂,吞咽困难,神志不宁,左脉虚涩,右脉弦数,舌质深红,光亮无苔。证系暑湿伏火,伤阴化燥。治以育阴、清火、润燥。投以加味育阴润燥饮,同时配用青黛6g、黄柏6g,两牛黄0.3g,琥珀末1.5g,共为细粉,香油调和,涂搽舌体。服药4剂后,舌质转淡,裂痕渐浅,能进稀粥。仍觉咽干喉痛,原方加减,又进4剂而愈。

摘录《千家妙方》卷下引王渭川方

猜你喜欢

  • 凤爪散

    药方名称凤爪散处方公鸡爪(炒烟尽存性)。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面上黄水痒疮,久不愈者。用法用量用真麻油调上。摘录《良朋汇集》卷四

  • 澄泉散

    《痘疹仁端录》卷二:澄泉散药方名称澄泉散处方归身1两,黄耆1两,僵蚕2钱,蝉蜕2钱。功能主治痘疮。用法用量先将归、耆用酒煎,次入蝉、蚕末,调服。数次自然融合。摘录《痘疹仁端录》卷二《准绳·幼科》卷五:

  • 调降汤

    《百一》卷五:调降汤药方名称调降汤处方人参、黄耆(蜜炙)、白芍药、白茯苓、陈皮(去白)、甘草各等分。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升降气。主气壅甚。用法用量每服3钱,水1盏半,煎至8分,去滓,通口服,不拘时候

  • 降压汤1号

    药方名称降压汤1号处方紫贝齿15g(先煎),紫石英9g(先煎),磁石30g(先煎),生石决明30g(先煎),夏枯草15g,菊花9g,钩藤12g,白芍12g,生地9g,元参18g,山栀9g,牛膝12g。

  • 瓜蒌甘草酒

    药方名称瓜蒌甘草酒处方瓜蒌1枚甘草12g 白酒少许炮制先将瓜蒌、甘草研成腻粉,备用;每次用酒、水各20ml,量人虚实入腻粉少许(10~20g);上火煎3~5沸,去渣备用。功能主治消肿化瘀。主治痈疔多日

  • 加减断下汤

    药方名称加减断下汤处方党参1两,熟地1两,艾叶1两,乌鲗骨2两,干姜5钱,阿胶7钱5分,附子3钱。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温经补血。主气血虚寒,崩中漏下,黑多红少,脐下冷痛,饮食渐减,四肢无力,舌质淡苔

  • 桂姜汤

    《外科全生集》卷四:桂姜汤药方名称桂姜汤处方肉桂5分,炮姜5分,甘草5分。制法上药各为极细末。功能主治喉痛顷刻而起,前无毫恙者,此虚寒阴火之症;并治喉痹一切危急之症。用法用量本方方名,《仙拈集》引作“

  • 加味二陈汤

    易玉泉方:加味二陈汤药方名称加味二陈汤处方法半夏10克,当归10克,昆布10克,海藻10克,白僵蚕10克,木通10克,陈皮12克,白术12克,白茯苓15克,苦参6克,黄连3克,甘草3克。功能主治燥湿化

  • 橘皮汤

    《金匮要略》卷中:橘皮汤药方名称橘皮汤别名生姜橘皮汤(《类证活人书》卷十六)、小橘皮汤(《医方类聚》卷五十七引《伤寒指掌图》)。处方橘皮6克生姜12克功能主治行滞,止呕。治干呕哕,手足厥冷者。用法用量

  • 加减补中益气汤

    《温病条辨》卷二:加减补中益气汤药方名称加减补中益气汤处方人参6克黄耆6克 广皮3克 炙甘草3克 归身6克 炒白芍9克防风1.5克升麻0.9克功能主治补气升阳。治气虚下陷,门户不藏,下利不止。用法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