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加味建中汤

加味建中汤

《幼科直言》卷五:加味建中汤

药方名称加味建中汤

处方白术(炒)、白芍(炒)、扁豆(炒)、黄耆陈皮甘草、白茯苓、丹皮、枣仁、沙参

功能主治小儿病后,面黄肌瘦,夜出盗汗。

用法用量大枣1枚为引。

摘录《幼科直言》卷五

证治汇补》卷六:加味建中汤

药方名称加味建中汤

处方桂枝白芍甘草柴胡木瓜饴糖生姜大枣

功能主治寒湿霍乱转筋。

用法用量水煎去滓,入饴2匙服。

摘录证治汇补》卷六

《赤水玄珠》卷二十:加味建中汤

药方名称加味建中汤

处方桂心半两,白芍1两,炙甘草2钱半,吴茱萸5钱,当归5钱,延胡5钱,丹皮5钱。

功能主治血海受寒,小腹作痛。

用法用量每服5钱,加生姜大枣,水煎,食前服。

摘录《赤水玄珠》卷二十

《朱氏集验方》卷十:加味建中汤

药方名称加味建中汤

处方黄耆建中汤加当归琥珀木香

功能主治女人虚败腹痛。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朱氏集验方》卷十

《直指》卷九:加味建中汤

药方名称加味建中汤

处方白术1钱,黄耆各1钱(蜜炙),白芍药2钱,肉桂(去粗皮)1钱,甘草7分,当归(酒洗)1钱。

功能主治诸虚自汗。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用水1盏半,加炒浮小麦1撮,煎8分,去滓,入始少许,再煎温服。

摘录《直指》卷九

《杂病证治新义》:加味建中汤

药方名称加味建中汤

处方桂枝白芍党参黄耆当归、炙甘草生姜大枣

功能主治虚黄,面色萎黄,精神怠倦,小便清白。

用法用量水煎服。

各家论述本方为建中补血之剂。以仲景桂枝汤调中和营,参、耆、当归补血,而为用于血虚发黄之良方。以药理论,本方所用党参,经现代研究有优良之补血作用,故可用于溶血性贫血性黄疸。

摘录《杂病证治新义》

猜你喜欢

  • 黄龙髓

    药方名称黄龙髓处方白颈蚯蚓。功能主治疠疮初起。用法用量于盆内捣烂,加水研淘,洽澄清,取其清水,涂患处。每日1次,2-3日即愈。摘录《解围元薮》卷四

  • 蒺藜子汤

    药方名称蒺藜子汤处方蒺藜子(炒,去角)2两,仙灵脾1两半,防风(去叉)1两半,芎?1两半,萆薢1两半,白石脂1两半,枳壳(去瓤,麸炒)1两半,桂(去粗皮)半两,黄芩(去黑心)半两,白术1两,麻黄(去根

  • 补血和气饮

    药方名称补血和气饮处方条参1钱5分,白术1钱5分,当归1钱5分,玉竹1钱5分,仙茅1钱5分,金钗1钱5分,茯神1钱5分,熟地1钱5分,土苓2钱,淮耆1钱,川芎1钱,甘草1钱。功能主治酒伤筋骨,疲软,肌

  • 顺荣汤

    药方名称顺荣汤处方大黄30克(酒浸,蒸熟,锉)当归30克荜茇15克 鬼箭30克枳壳30克(去瓤,麸炒)赤芍药15克猪牙皂角15克(火上炙)制法上药哎咀。功能主治治妇人血积,血块、瘕症,腹大,内有块形,

  • 附子面

    药方名称附子面处方附子1只(炮令熟,去皮尖)。功能主治补益。主用法用量上为细末。和面4两,一处筛过,然后用姜汁入汤搜和,打成棋子面,分作2服,煮熟,以鸡羊之类为汁,面随多少食。注意不可用猪肉汁。摘录《

  • 升麻泻湿汤

    药方名称升麻泻湿汤处方升麻、生地黄、熟地黄、苍术、青皮、黄栢、当归,各一钱。黄蓍,一钱半。桃仁泥、槐子,各五分。甘草,六分。功能主治治咽膈不通,逆气里急,大便不行。用法用量上作一服,水二钟,煎至一钟,

  • 保寿散

    《婴童百问》卷十:保寿散药方名称保寿散处方白茯苓1两,新罗参1两,川雄黄1两,牙消1两,甘草(炙)1两,片脑少许,麝香少许,牛黄少许(无亦得)。制法上为细末,入锡合内收之。功能主治婴孩惊热、潮热、风热

  • 大补阴丸

    《中国药典》:大补阴丸药方名称大补阴丸处方熟地黄120g知母(盐炒)80g黄柏(盐炒)80g龟甲(制)120g 猪脊髓160g性状为深棕黑色的水蜜丸;味苦、微甜带涩。炮制以上五味,熟地黄、黄柏、龟甲、

  • 碧天丸

    药方名称碧天丸别名井珠丸处方枯白矾2分,铜绿7分(研),瓦粉(炒黑)1两。制法先研白矾、铜绿令细,旋旋入粉,同研匀,熟水和之,共为100丸。功能主治目疾累服寒凉药不愈,两眼蒸热,如火之熏,赤而不痛,满

  • 德生丹

    药方名称德生丹处方人乳3酒杯(无病妇人),麝香末少许,木香末2分。功能主治虚损劳瘵。用法用量用无病妇人乳3酒杯,将瓷碟晒极热,置乳于中,次入麝香末少许,木香末2分,调匀服,后饮浓茶1酒盏,即阳败。次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