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加味小建中汤

加味小建中汤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九:加味小建中汤

药方名称加味小建中汤

处方桂心22克甘草(炙)15克白芍药45克远志(去心)15克

制法上为锉散。

功能主治温中补虚,缓急止痛。治脾胃虚寒,心腹切痛不可忍,按轻却痛,按重则愈,服热药并针灸不愈者。

用法用量每服12克,用水220毫升,加生姜5片、大枣10枚,煎至160毫升,去滓,入饧糖10块如皂荚子大,煎令熔,空腹时温服。

摘录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九

《三因》卷九:加味小建中汤

药方名称加味小建中汤

处方桂心3分,甘草(炙)半两,白芍药1两半,远志(去心)半两。

制法上为锉散。

功能主治心腹切痛不可忍,按轻却痛,按重则愈,皆虚寒证,服热药并针灸不愈者。

用法用量每服4大钱,水1盏半,加生姜5片,大枣1枚,煎7分,去滓,入饴糖1块如皂荚子大,煎令溶,食前温服。

摘录《三因》卷九

猜你喜欢

  • 地松涂方

    药方名称地松涂方处方漆姑草(捣汁)2分,芒消1分。功能主治漆疮。用法用量和涂之。摘录方出《外台》卷二十九引《必效方》,名见《圣济总录》卷一三四

  • 膈气散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膈气散药方名称膈气散处方肉豆蔻仁、木香、干姜、厚朴(去粗皮.生姜汁制.炒)、青皮(去白)、甘草,各五两。三棱(炮)、益智仁、莪术(炮)、肉桂(去粗皮)、陈皮(去瓤)

  • 海桐散

    《医方类聚》卷一六九引《施圆端效方》:海桐散药方名称海桐散处方轻粉1钱匕,海桐皮半两,(艹闾)茹半两,黑狗脊半两,蛇床子半两,硫黄半两。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风疮疥癣。用法用量油调搽疥癣,上熏鼻中。摘

  • 小蓟饮子

    《重订严氏济生方》:小蓟饮子药方名称小蓟饮子处方生地黄(洗)120克小蓟根滑石通草蒲黄(炒)淡竹叶藕节当归(去芦,酒漫)山桅子仁甘草(炙)各15克制法上药哎咀。功能主治凉血止血,利尿通淋。治下焦结热血

  • 回生消毒散

    药方名称回生消毒散别名消毒散处方牛蒡子2钱,蟾酥2钱,地龙(即蚯蚓,晒干,去土)2钱,僵蚕1钱,贝母1钱,防风1钱,荆芥1钱。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麻出而又收,腹胀喘急。用法用量每服1钱,以淡竹叶煎汤调

  • 加减养脏汤

    《幼科金针》卷下:加减养脏汤药方名称加减养脏汤处方白术(米泔水浸,土炒)、茯苓、广皮、炙甘、木香、楂肉、白芍(酒浸,煨,晒,切,炒)、神曲、山药、枳壳、川连(酒炒)、扁豆。功能主治痢疾。用法用量加莲肉

  • 川芎黄耆汤

    药方名称川芎黄耆汤处方川芎、黄耆各等分。制法上锉。功能主治伤胎腹痛,下黄汁。用法用量每服5钱,秫米(炒)1合,水煎服。摘录《普济方》卷三四二引《产宝》

  • 地黄汁汤

    《幼幼新书》卷十一引《婴孺方》:地黄汁汤药方名称地黄汁汤处方地黄汁半合,黄芩3分,大黄1分,甘草(炙)1分,栀子仁2分。制法上切。功能主治除热。主少儿始满月变蒸,时患惊,欲作痫,已服紫丸,已大下热犹不

  • 白砂丹

    《摄生众妙方》卷二:白砂丹药方名称白砂丹处方熟地黄2两,白茯苓2两,大川乌1两,干山药2两,苍术2两(米泔浸),大茴香2两(与大川乌头炒),粉草2两(即大甘草),川椒4两(去目)。制法上为细末,酒糊为

  • 龙虎丸

    《丹溪心法》卷三:龙虎丸药方名称龙虎丸处方白芍陈皮各60克锁阳当归各45克虎骨(酒浸,酥炙)30克知母(酒炒)熟地黄各90克黄柏240克(盐炒)龟版120克(酒浸,酥炙)制法上为末,酒煮羊肉捣汁为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