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加味参附汤

加味参附汤

妇人大全良方》卷八:加味参附汤

药方名称加味参附汤

别名加减参附汤(《校注妇人良方》卷八)。

处方附子75克(炮)大人参30克

制法上二味,哎咀。

功能主治治脏腑虚寒,下痢纯白,状如鱼脑,脐腹冷痛,日夜无度,手足逆冷,或有呕逆,全不入食,饮食欲温而恶冷,六脉沉绝者。

用法用量每服12克,用水300毫升,加生姜10片、丁香15粒、米10克,煎至210毫升,空腹时温服。

摘录妇人大全良方》卷八

《妇人良方》卷八:加味参附汤

药方名称加味参附汤

别名加减参附汤

处方附子2两半(炮),大人参1两。

功能主治妇人滞下,脏腑虚冷,四肢逆冷,六脉沉绝;寒痢阳气脱陷,呕吐不食,手足俱冷。

用法用量加减参附汤(《校法妇人良方》卷八)。

摘录《妇人良方》卷八

猜你喜欢

  • 白豆蔻汤

    《圣济总录》卷七十四:白豆蔻汤药方名称白豆蔻汤处方白豆蔻(去皮)诃黎勒(炮,去核)陈橘皮(汤浸,去白,焙炒)干姜(炮)各15克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22克制法上五味,粗捣筛。功能主治肠胃受湿,濡泻无

  • 雌黄丹

    药方名称雌黄丹处方雌黄(细研)1两,雄黄(研细)1两,川大黄(慢火炮黑)1两,鬼臼(去毛)1两,桃仁30个(汤浸,去皮尖,研),白头翁半两(以上并为细末,次用),麝香1分(别研),巴豆10粒(去皮心膜

  • 紫桂丸

    《太平圣惠方》卷七十:紫桂丸药方名称紫桂丸处方桂心22克木香15克当归22克(锉碎,微炒)芎藭22克人参22克(去芦头)熟干地黄30克白术22克附子30克(炮裂,去皮、脐)白茯苓30克牛膝30克(去苗

  • 胡椒汤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胡椒汤药方名称胡椒汤处方红豆、肉桂(不见火),各一两;胡椒六两,干姜(炒)三两,桔梗(焙)三十两,甘草(炒)七两。炮制上为细末。功能主治治脾胃受寒,胸膈不利,心腹疼

  • 导毒丹

    药方名称导毒丹处方紫草、瓜蒌(连皮)。制法上锉。功能主治痈疽大便秘。用法用量新水煎服;或用黑豆1盏,入生姜、紫苏煎汤服。摘录方出《直指》卷二十二,名见《普济方》卷二八五

  • 桂枝散

    《太平圣惠方》卷十七:桂枝散药方名称桂枝散处方桂枝15克葛根15克麻黄22克(去根、节)石膏30克赤芍药15克甘草15克(炙微赤,锉)杏仁15克(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制法上药捣粗罗为散。功

  • 升麻补胃汤

    《兰室秘藏》卷下:升麻补胃汤药方名称升麻补胃汤处方白芍药4.5克升麻羌活黄耆各3克 生地黄熟生地独活牡丹皮炙甘草柴胡防风各1.5克当归身葛根各0.9克肉桂少许制法上锉如麻豆大,分作二服。功能主治治湿毒

  • 搜风润肠丸

    药方名称搜风润肠丸处方沉香槟榔木香青皮(去白)萝卜子(炒)槐角(炒)陈皮(去瓤)枳壳(炒,去瓤)枳实(麸炒,去瓤)三棱(煨)木通各15克郁李仁(去皮)30克制法上药为末,炼蜜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理

  • 黄连牛乳汤

    药方名称黄连牛乳汤处方黄连(去须,为末)500克麦门冬(去心,烂研)60克牛乳地黄汁 葛汁各20毫升制法上五味,合研,众手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消渴。用法用量每服20丸,空腹时用粥饮送下,一日二次,

  • 金锁十益大安丸

    药方名称金锁十益大安丸处方顶熟地1斤(人乳拌蒸9次),顶生地6两(酒洗),菟丝子5两(酒煮吐丝),黄耆(蜜炙)3两,麦冬(去心)3两,天冬(去心)3两,女贞子(人乳拌蒸9次)3两,白术(米泔浸,炒)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