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加减五苓散

加减五苓散

《中医妇科治疗学》:加减五苓散

药方名称加减五苓散

处方桂木2钱,白术2钱,茅术2钱,砂壳1钱半,云苓皮4钱,泽泻2钱,扁豆壳8钱,猪苓2钱。

功能主治温运脾阳,渗湿利水。主妊娠子肿,湿滞而兼脾虚,肢体面目浮肿,胸闷不食,腰酸腿软,小便时少,苔白而腻,脉寸滑关濡。

用法用量水煎,温服。

摘录《中医妇科治疗学》

济阴纲目》卷九:加减五苓散

药方名称加减五苓散

处方猪苓泽泻白术茯苓阿胶(炒)。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妊娠尿血。

用法用量每服4钱,用车前子、白茅根浓煎,温服。

摘录济阴纲目》卷九

《济阳纲目》卷五十七:加减五苓散

药方名称加减五苓散

处方人参白术、赤茯苓香薷泽泻猪苓、莲肉、麦冬(去心)各等分。

功能主治心经伏暑,小便赤浊。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4钱,水煎服。

摘录《济阳纲目》卷五十七

《医方大成》卷六引《济生》:加减五苓散

药方名称加减五苓散

别名五苓散

处方茯苓(去皮)、猪苓(去皮)、泽泻白术茵陈各等分。

功能主治饮酒、伏暑,郁发为疸,烦渴引饮,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五苓散(《丹溪心法》卷三)。本方方名,《普济方》引作“加减五苓汤”。

摘录《医方大成》卷六引《济生》

《朱氏集验方》卷四:加减五苓散

药方名称加减五苓散

处方猪苓7钱,白茯苓7钱,白术7钱,板桂7钱,泽泻1两,南木香3钱,丁香3钱,沉香3钱,槟榔3钱,白豆蔻3钱半。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肿疾。

用法用量每服1钱半,煎白樟柳汤,空心温点服。

如要取水,加甘遂半钱在药内,利3-5次,又当以匀气药止之。

摘录《朱氏集验方》卷四

《痘疹金镜录》卷一:加减五苓散

药方名称加减五苓散

处方猪苓泽泻白术茯苓肉桂少许。

功能主治分理阴阳。主小儿吐泻。

用法用量生姜大枣,同煎服。

吐泻并作,加藿香木香苍术;寒吐寒泻,则乳片不消,下利清白,腹痛,加煨干姜;腹痛,加煨芍药;热吐热泻,则吐利黄水,泻下如筒,加炒黄连黄芩;久泻,加诃子、肉果;久吐,加丁香;宿食不消,吐泻馊酸猩臭,加山查、神曲麦芽枳壳;伤食甚者,加槟榔草果;小便不利,加滑石;吐泻久而成虚渴,加人参麦门冬天花粉;脾胃受湿,倍加白术半夏;饮食不进,加益智大腹皮;虚胀,加卜子、大腹皮;胃口作痛,加草豆蔻沉香、山查;胸膈饱闷,加枳壳;饮食不易消,加枳实;小便自利,去猪苓;生痰,去桂,加橘红;夏月暑泻甚者,加黄连、白扁豆;小腹痛,加盐炒茱萸;胃气不足,加人参、炒黄米、煨芍药。

摘录《痘疹金镜录》卷一

普济方》卷二七五引《百一》:加减五苓散

药方名称加减五苓散

处方沉香檀香、生熟、地黄升麻、干葛、芍药、黄耆黄芩羚羊角犀角连翘甘草防风各等分。

功能主治恶疮项上有瘿,及漏疮。一切脓疱、热疮及发背。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3钱,白水煎服;仍煎服何首乌散。

摘录普济方》卷二七五引《百一》

《万氏女科》卷二:加减五苓散

药方名称加减五苓散

处方猪苓1钱,泽泻1钱,白术1钱,茯苓1钱,肉桂1钱,车前子1钱,木通1钱,枳壳1钱,槟榔1钱,甘草1钱,滑石1钱,灯心19茎。

功能主治初产,生2日艰难者。

用法用量长流水顺取煎服,连进。以生为度。

摘录《万氏女科》卷二

辨证录》卷七:加减五苓散

药方名称加减五苓散

处方白术2两、茯苓1两、泽泻3钱、薏仁3钱、豨莶草3钱、肉桂3钱。

功能主治肾疸,身体面目俱黄,小便不利,不思饮食,不得卧。阴疸,手足皆冷,颜色晦暗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辨证录》卷七

《医学探骊集》卷五:加减五苓散

药方名称加减五苓散

处方茯苓3钱,黄柏3钱,盐泽泻3钱,车前子4钱(炒),瞿麦3钱,人中白5钱,甘草梢2钱,扁蓄3钱,木通3钱,猪苓4钱,桂心2钱。

功能主治淋证轻者。

用法用量水煎,温服。

各家论述此方用猪苓茯苓甘淡利湿,瞿麦、扁蓄利水通淋;木通车前引热下行,黄柏清下焦之热,泽泻能降浊泻湿,桂心使气化能出,草梢止茎中之痛,人中白为清热之圣药,用以清膀胱之热,从其类也,能引诸药直入膀胱,将湿热扫荡而去,此方用此一味,则画龙而点睛矣。

摘录《医学探骊集》卷五

《冯氏锦囊·杂症》卷五:加减五苓散

药方名称加减五苓散

处方留白广皮3两(炒),苍术4两(炒黄),白术5两(炒黄),白茯苓6两(焙),甘草2两(炙),白扁豆6两(炒黄),泽泻2两(炒),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脾虚湿热作泻。

用法用量每用黑沙糖调,煨姜汤下。

摘录《冯氏锦囊·杂症》卷五

猜你喜欢

  • 甘草涂敷方

    药方名称甘草涂敷方处方甘草(半生半熟)半两,矾石灰半两,人中白半两,密陀僧半两。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反花疮。用法用量入童子小便半盏,以微灰火熬,用竹篦搅成膏。取涂疮上,日3-5次。摘录《圣济总录》卷一

  • 白术黄耆散

    药方名称白术黄耆散处方白术半两,黄耆半两,当归半两,黄芩(去皮)半两,芍药半两,石膏2两,甘草2两,茯苓1两,寒水石1两,官桂1分,人参3分,川芎3分。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五心烦热,自汗,四肢痿劣,饮

  • 黄连黄芩汤

    药方名称黄连黄芩汤处方黄连6克黄芩6克郁金4.5克 香豆豉6克功能主治清热化浊。治阳明温病,干呕,口苦而渴,尚未可下者。用法用量用水1升,煮取400毫升,分二次服。备注温热,燥病也;其呕,由于邪热挟秽

  • 肝胆两抒汤

    药方名称肝胆两抒汤处方龙胆草2钱,柴胡1钱,当归5钱,金银花1两,炙甘草2钱,甘菊2钱,半夏1钱5分,白芍5钱,丹皮3钱,黄葵花1钱5分,白蒺藜2钱。功能主治眉疽。用法用量眉疽一生,宜速治,数剂即消,

  • 菟丝子粥

    药方名称菟丝子粥处方菟丝子30~60克(鲜者可用60~100克)粳米100克白糖适量制法先将菟丝子洗净后捣碎,或用新鲜菟丝子捣烂,水煎,取汁,去渣后,入米煮粥,粥将成时,加入白糖稍煮即可。功能主治补肾

  • 乌荆圆

    药方名称乌荆圆处方川乌(炮.去皮.脐)一两,荆芥穗二两。炮制上为细末,醋、面糊,圆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诸风缓纵,手足不遂,口眼斜,言语蹇涩,眉目俽动,头昏脑闷,筋脉拘挛,不得屈伸,遍身麻痹,百节疼痛

  • 小理中圆

    药方名称小理中圆处方红豆莪茂(煨.乘热碎捣)、缩砂仁,各一两。草豆蔻(煨)、青皮(去白瓤)、陈皮(去白)、干姜(炮)、京三棱(煨.乘热碎捣)、肉桂(去粗皮),各二两。良姜、牵牛(炒香熟),各三两。阿魏

  • 雷丸

    药方名称雷丸处方草乌头川乌头两头尖各9克硫黄麝香丁香各3克木鳖子5个制法上药为末,以熟蕲艾揉软,合成一处,用草纸包裹。功能主治追风散寒,行气止痛。治瘫痪顽风,骨节疼痛,下元虚冷,痔漏下血。用法用量烧熏

  • 桂附苓术饮

    药方名称桂附苓术饮处方厚附片9克肉桂3克,茯苓12克 茅术 炒远志生姜皮各6克 制台乌4.5克功能主治治妊娠数月,面浮肢肿,面色灰黯,心悸气短,下肢畏寒,腰胀腹满,舌淡苔薄白而润,脉迟。用法用量水煎服

  • 大黄酊

    药方名称大黄酊处方大黄粉200g。制法上药用60%乙醇适量浸渍24小时后、以每分钟3~5ml的速度渗漉,待滤液达750毫升时,停止渗漉,压榨药滓,压出液滤过,与滤液合并,加甘油100ml与适量的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