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加减三五七散

加减三五七散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加减三五七散

药方名称加减三五七散

处方细辛(八两)干姜(炮.十两)防风(去芦.十二两)山茱萸(去核.十六两)茯苓(去皮.十六两)

功能主治治八风五痹,肢体不仁;大治风寒入脑。阳虚头痛,畏闻人声,目旋运转,耳内蝉鸣,湿痹脚气缓弱并治。

用法用量上为细末,每服二钱,食前温酒调服。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加减三五七散

药方名称加减三五七散

别名大三五七散

处方山茱萸干姜(炮)、茯苓(去皮),各三斤。附子(炮.去皮.脐)三十五个,细辛一斤八两,防风(去芦)四斤。

炮制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八风、五痹,瘫痪曳,口眼斜,眉角牵引,项背拘强,牙关紧急,心中愦闷,神色如醉,遍身发热,骨节烦痛,肌肉麻木,腰膝不仁,皮肤俽动或如虫行。又治阳虚头痛,风寒入脑,目旋运转,有似舟船之上,耳内蝉鸣或如风雨之声。应风寒湿痹,脚气缓弱等疾,并能治之。

用法用量每服二钱,温酒调下,食前。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局方》卷一(绍兴续添方):加减三五七散

药方名称加减三五七散

别名大三五七散、三五七散

处方山茱萸3斤,干姜(炮)3斤,茯苓(去皮)3斤,附子(炮,去皮脐)35个,细辛1斤8两,防风(去芦)4斤。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八风五痹,瘫痪亸曳,口眼?斜,眉角牵引,项背拘强,牙关紧急,心中愦闷,神色如醉,遍身发热,骨节烦痛,肌肉麻木,腰膝不仁,皮肤瞤动或如虫行;又治阳虚头痛,风寒入脑,目旋运转,有似舟船之上,耳内蝉鸣,或如风雨之声。应风寒湿痹,脚气缓弱等疾。

用法用量大三五七散(原书同卷)、三五七散《丹溪心法》卷四。

摘录《局方》卷一(绍兴续添方)

猜你喜欢

  • 斑蝥酊

    药方名称斑蝥酊处方斑蝥15g,70%酒精100ml。制法上药浸泡1周。功能主治神经性皮炎。用法用量用棉签涂病灶。数小时后,即起水疱,用消毒针头刺破,敷料包扎,历3-4天结痂而愈。摘录《中医皮肤病学简编

  • 和胃透肌汤

    药方名称和胃透肌汤处方厚朴、枳壳、广皮、柴胡、葛根、防风。功能主治夏、秋热证之人,内有积热,外冒表邪,又被饮食寒凉抑遏胃阳,阳明邪热不得发越,但头汗,遍身无汗;又有斑痧疫毒,抑遏胃阳,亦不能宣扬外发,

  • 九转神丹

    药方名称九转神丹处方白矾2钱,茯苓1两,车前子5钱,黄柏3钱,紫花地丁5钱,连翘3钱,牛蒡子3钱,穿山甲1片,萆薢5钱。功能主治多骨痈。用法用量水煎服。四剂骨消,再用加味四君子汤调理。摘录《洞天奥旨》

  • 星夏栀子汤

    药方名称星夏栀子汤处方半夏、南星、香附、石膏、栀子。功能主治痰火嗳气。摘录《类证治裁》卷三

  • 加味益心汤

    药方名称加味益心汤处方法半夏2钱,茯苓2钱,化橘红1钱半,炙甘草5分,炒枣仁3钱,远志1钱,石菖蒲8分,党参1钱半,枳实8分,松节3钱。功能主治补益心气,温脾理痰。主心气不足,兼有脾湿而致心悸(房颤)

  • 龙脑丸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龙脑丸药方名称龙脑丸处方龙脑(细研.一钱)、麝香(细研.一分)、蝉壳(一分)、牛黄(研细.一分)。干蝎(炒)、南星(炮)、朱砂(研)、阿胶(炒)、香墨、白附子(炮裂)

  • 十全苦寒救补汤

    药方名称十全苦寒救补汤处方生石膏24克 青子芩18克 生绵纹9克 川连9克 白犀角6克 真朴3克 小枳实4.5克芒消9克 生川柏12克 白知母18克功能主治治瘟病,热盛体臭,不省人事,舌见黑苔者。用法

  • 成炼钟乳散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成炼钟乳散药方名称成炼钟乳散处方钟乳粉,用成炼者。功能主治治乳妇气少血衰,脉涩不行,乳汁绝少。用法用量每服二钱,浓煎漏芦汤调下。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 七味散

    药方名称七味散处方黄连60克龙骨赤石脂厚朴各15克乌梅肉15克甘草7.5克阿胶22克制法上药为细末。功能主治治久痢不愈。用法用量每服5克,小儿1克,日服二次,浆水送下。摘录《备急干金要方》卷十五

  • 碧珠散

    药方名称碧珠散处方珍珠(新白者)1钱,青缸花5钱(即靛缸浮水,水飞过),真轻粉1两。制法珍珠入豆腐内煮数滚,取出,研极细无声,加青缸花、真轻粉共研极细,瓷罐收贮。功能主治下疳腐痛难忍;汤泡火烧,皮损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