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仓公散

仓公散

全生指迷方》卷三:仓公散

药方名称仓公散

处方瓜蒂藜芦雄黄(研)、矾石(火煅1伏时,研)各等分。

功能主治郁冒血厥。居常无苦,忽然如死,身不动,默默不知人,目闭不能开,口噤不能语;或似有知而恶闻人声;或但如眩冒,移时乃寤者。

用法用量上为末。以豆许吹鼻内。醒为度。

临床应用郁冒血厥:樟镇宝全小僧善医术。一日,偶偕往铺中市药,药铺主人请僧就视一病。僧因拉予同到病者榻前,扶一病妇,年约五十,闭目昏默,医者五六辈环视问之,皆以三生饮、顺元散对。僧诊脉后,一揖而出,病家邀之不来。主人曰:以仓公散吹入鼻中,嚏而醒,后与药。问之。则曰:诸医家但不察耳,此病乃郁冒血厥,许学士《本事方》白薇汤其证也,若风药则谬矣。

摘录全生指迷方》卷三

《千金》卷十二:仓公散

药方名称仓公散

处方特生礜石皂荚雄黄藜芦各等分。

制法上药治下筛。

功能主治卒鬼击、鬼痱、鬼刺,心腹痛如刺,下血便,死不知人;及卧魇啮脚踵不觉,诸恶毒气。

用法用量取散如大豆,纳管中,吹病人鼻。得嚏则气通,便活;若未嚏,复更吹之。以得嚏为度。

摘录《千金》卷十二

猜你喜欢

  • 生化汤

    药方名称生化汤处方当归24克川芎9克桃仁14粒(去皮、尖,研)黑姜1.5克 炙草1.5克功能主治活血化瘀,温里定痛。治产后血瘀留瘀,恶露不行,血块内结,小腹冷痛。用法用量用黄酒、童便各半煎服。产后七日

  • 金箔散

    《袖珍小儿》卷七:金箔散药方名称金箔散处方白矾半两,胭脂半两,金箔7片。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聤耳脓水。用法用量每用半字,掺在耳内,1日3次。摘录《袖珍小儿》卷七《圣惠》卷二十:金箔散药方名称金箔散处

  • 济阴至宝汤

    药方名称济阴至宝汤别名济阴至宝丹(《寿世保元》卷七)。处方当归(酒洗)3克白芍(酒炒)2.5克 白茯苓(去皮)2.5克白术(去芦)3克陈皮2.5克知母(生用)2.5克 贝母2.5克(去心)香附(便制)

  • 赤芍药汤

    《圣济总录》卷四十五:赤芍药汤药方名称赤芍药汤处方赤芍药1两,生干地黄(焙)1两,大黄半两(锉,炒),甘草(炙)半两。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脾瘅脏热,唇焦口气,引饮不止。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水1盏,煎

  • 解暑散

    药方名称解暑散处方香薷3钱,茯苓3钱,甘草1钱,黄连1钱,白术1两,白扁豆1钱,白豆蔻1粒。功能主治散其内热而消暑。主行役负贩,驰驱于烈日之下,感触暑气,致令中暍,一时猝倒。用法用量水煎服。1剂即愈。

  • 安脾丸

    药方名称安脾丸处方半夏1两,槟榔2钱,雄黄1钱半。制法上为末,姜汁和蒸饼为丸,如梧桐子大,小儿丸如黍米大。功能主治脾胃虚,肝乘于脾,嘈杂及吐食,脉弦者。用法用量生姜汤送下。从少至多,渐加服之,以得吐能

  • 正柴胡饮

    药方名称正柴胡饮处方柴胡3~9克防风3克陈皮4.5克 芍药6克甘草3克生姜3~5片药理作用对流感病毒性肺炎的影响 《中医杂志》1986(2):58,对正柴胡饮进行拆方、组方,以及各构成药味对小鼠流感病

  • 橘核汤

    药方名称橘核汤处方橘核、吴萸、木香、茴香、良姜、青皮、川楝子、干姜、官桂各等分。功能主治疝气。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医学启蒙》卷四

  • 救相汤

    药方名称救相汤处方人参30克,巴戟天30克,肉桂9克,炒枣仁15克,远志6克,茯神3克,高良姜3克,附子3克,柏子仁6克,黄芪15克,当归9克,菟丝子6克。功能主治温心包,举阳痿。主肾虚惊怯,心包虚寒

  • 老鸡丸

    药方名称老鸡丸处方胡黄连1两,银柴胡1两,人参1两,黄耆1两,熟地1两,川芎1两,远志1两,肉苁蓉1两,秦艽1两,甘草1两,当归1两,山药5钱,白术5钱,五味5钱,天冬1两2钱,麦冬1两2钱。制法上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