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七枣汤

七枣汤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七枣汤

药方名称七枣汤

处方茴香(去土.炒)、川乌(炮.去皮.脐)、缩砂(取仁),各八两;厚朴(去粗皮.姜制)一斤,益智(去皮)半斤,干姜(炮)四两,甘草六两。

炮制上件为粗末。

功能主治治脾胃虚弱,内受寒气,泄泻注下,水谷不分,腹胁胀满,脐腹疔痛,心下气逆,腹中虚呜,呕吐恶心,胸膈痞闷,困倦少力,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二钱,水一盏,入大枣七个,擘破,同煎至七分,去滓,温服,食前,空心服。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六:七枣汤

药方名称七枣汤

处方茴香(去土,炒)川乌(炮,去皮、脐)缩砂(取仁)各200克厚朴(去粗皮,姜制)500克益智(去皮)250克干姜(炮)120克甘草180克

制法上药研为粗末。

功能主治治脾胃虚弱,内受寒气,泄泻如注,水谷不分,腹胁胀满,脐腹疼痛,心下气逆,腹中虚鸣,呕吐恶心,胸膈痞闷,困倦少力,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6克,用水150毫升,入大枣7个,擘破,同煎至105毫升,去滓,空腹时温服。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六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七:七枣汤

药方名称七枣汤

处方附子1枚(以盐水浸,再泡,如此凡七次,去皮、脐)

制法上药锉散。

功能主治治五脏气虚,冷热失调,发为痎疟,寒多热少,或但寒不热。

用法用量用水250毫升,加生姜7片,大枣7个,煎至200毫升。当发日,空腹时温服,并吃枣3~5个。

摘录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七

猜你喜欢

  • 截疳散

    《外科精义》卷下:截疳散药方名称截疳散处方白及白蔹黄丹 密佗僧各30克黄连15克轻粉3克冰片麝香各1.5克制法上药各研极细粉,和匀。功能主治治疳瘘疮,日久不愈者。用法用量用时将药粉掺患处,或纳疮中,外

  • 代茶汤

    药方名称代茶汤处方白术1钱5分、麦门冬1钱(去心)。功能主治夏月服之,健脾止渴。主用法用量夏日吃茶水多,必至泄泻。白术补脾燥湿,麦门冬生津止渴也。摘录《摄生众妙方》卷四

  • 吉祥油

    药方名称吉祥油处方雄黄3钱,明矾1两5钱,花椒2钱,松香1两,猪板油半斤,江青布3尺。制法上药与油,将布卷包,用火夹夹住,麻骨火烧,下以碗承油。功能主治湿毒臁疮,黄水常流,常结痂而淫痒。用法用量搽之。

  • 大膏升麻汤

    药方名称大膏升麻汤处方大青升麻山栀黄连功能主治主伤寒发斑。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伤寒全生集》卷三

  • 赤芍地黄丸

    药方名称赤芍地黄丸摘录《医学入门》卷八。为《本事》卷十“地黄丸”之异名

  • 导痰小胃丹

    药方名称导痰小胃丹别名竹沥化痰丸处方天南星2两半,半夏2两半(2味用白矾、皂荚、姜汁水煮透熟),陈皮1两,枳实1两(2味用白矾、皂荚水泡半日,去白矾,晒干,炒),白术(炒)1两,苍术(米泔、白矾、皂荚

  • 白霜丸

    药方名称白霜丸处方铅白霜半钱,人参半钱,茯苓半钱,麝香少许。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青豆大。功能主治镇心惊。主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普济方》卷三七四引作“铅白霜丸”。摘录《幼幼新书》卷十引《吉氏家传》

  • 九疸秦王散

    《外台秘要》卷四引《古今录验》:九疸秦王散药方名称九疸秦王散别名秦王九疸散(《千金翼方》卷十八)。处方桅子仁葛根葶苈子栝楼秦椒(汗)瓜蒂石钟乳 凝水石牡蛎泽泻白术各等分功能主治治九疸。胃疸,食多喜饮;

  • 滋肾百补丸

    药方名称滋肾百补丸处方当归120克(酒浸)知母60克(酒浸)沉香15克黄柏(酒炒褐色)山药菊花楮实各60克 青盐30克(炒)菟丝子120克(酒浸)杜仲60克(炒)熟地240克制法上药为末,酒糊或炼蜜为

  • 和胃散

    药方名称和胃散处方御米壳(去蒂,蜜浴炒)3两,南青皮(去白)1两,车前子(炒)1两,甘草(生)1两。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冷热不调,泻痢脓血,腹痛后重,水谷不化。用法用量每服2钱,煎橘皮蜜汤调下。摘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