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丁附散

丁附散

普济方》卷三十六引《澹寮》:丁附散

药方名称丁附散

处方附子1个(大者,周围钻孔,用丁香插入孔内,以面裹煨熟,去面不用)。

制法上以附子丁香为末。

功能主治冷吐翻胃,及吃食移时即吐。缘水不胜火复还脾,脾不能受即吐。

用法用量同猪臀肉切片炙熟,蘸药末嚼下,空心顿服十数片,用生姜汁,盐汤渐下。

摘录普济方》卷三十六引《澹寮》

方出《朱氏集验方》卷四引《类编》,名见《得效》卷五:丁附散

药方名称丁附散

处方附子1枚(切去盖,刳中使净。丁香49粒,以盖覆之,线缚,置银石器中,浸以生姜自然汁,及盖而止,慢火煮干为度)。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翻胃。

用法用量每用1钱匕掺舌上,漱津下。若烦渴则徐食糜粥。

注意忌油腻、生冷。

摘录方出《朱氏集验方》卷四引《类编》,名见《得效》卷五

《医统》卷二十八引《卫生易简方》:丁附散

药方名称丁附散

处方附子1枚(坐于砖石上,四面着火,渐渐逼热,淬入生姜汁中,浸少时,如法再淬,约尽姜汁半碗许为度。去皮,焙干为末),丁香2钱(研)。

制法2味匀和。

功能主治反胃呕逆,粥食不下。

用法用量每服2钱,水1盏,粟米少许,煎7分服。

摘录《医统》卷二十八引《卫生易简方

猜你喜欢

  • 花藤薜荔汤

    药方名称花藤薜荔汤处方薜荔2两,金银花3两,生黄耆1两,生甘草2钱。功能主治发背,诸疮痈初起。用法用量水数碗,煎1碗服,滓再煎服。1剂即消。摘录《洞天奥旨》卷十四

  • 九转长生神鼎玉液膏

    药方名称九转长生神鼎玉液膏处方白术2斤(秋冬采,去粗皮),赤术(即苍术)16两(秋冬采,去粗皮)。功能主治轻身延年,悦泽颜色。主用法用量二药用木石臼捣碎,入缸中,用千里水浸1日夜,山泉亦好;次入砂锅煎

  • 大力丸

    《良朋汇集》卷五:大力丸药方名称大力丸处方土鳖(酒洗,去肠秽)15个,地龙(去土,酒洗)4两,无名异(焙)4两,当归(酒洗)4两,自然铜(醋炒成粉)4两,乳香(去油)4两,白蒺藜(炒,去刺)1斤。制法

  • 少腹逐瘀丸

    药方名称少腹逐瘀丸处方当归300g蒲黄300g五灵脂(醋炒)200g赤芍200g 小茴香(盐炒)100g延胡索(醋制)100g没药(炒)100g川芎100g肉桂100g炮姜20g性状为棕黑色的大蜜丸;

  • 佛手膏

    《中藏经》卷八:佛手膏药方名称佛手膏处方乳香(真者,研)半字,硇砂半字(研),麝香1字(研),当归半钱(锉细),黄连1钱(去须称,锉细),白矾半字(飞过,研细),白砂蜜4两(须白砂者佳),青盐1字(光

  • 大人参白虎汤

    药方名称大人参白虎汤处方人参1钱,石膏4钱,知母1钱5分,加升麻、防风、牛子、炒芩。功能主治毒气本盛,元气又亏,而麻疹出不快者。摘录《种痘新书》卷十一

  • 木香蛤蚧丸

    药方名称木香蛤蚧丸处方蛤蚧1对(尾全者,洗净,酥炙),生鳖甲7钱半(去裙,醋炙焦),白茯苓7钱半,川芎7钱半,当归7钱半,北五味子7钱半,牛膝7钱半,绵黄耆半两,柴胡半两,知母半两,贝母半两(去心),

  • 地菘苗散

    药方名称地菘苗散处方地菘苗5两,石灰末5两,旋覆苗5两,葛叶5两,青蒿苗5两,麦门冬苗5两。制法上除石灰外,切碎,绞取汁,和石灰作饼子,晒干,再为散。功能主治止血。主金刃伤筋骨。用法用量敷疮上。5月5

  • 八宝化毒丹

    药方名称八宝化毒丹处方犀黄5分,珍珠1钱,中黄3钱,白琥珀3钱,朱砂3钱,乳石5钱,冰片5分。制法上为极细末。功能主治生肌收口。主下疳结毒腐烂者。用法用量麻油调敷;或干掺:亦可内服,土茯苓汤送下。摘录

  • 回阳生肌药捻

    药方名称回阳生肌药捻处方人参5钱,鹿茸5钱,雄精5分,乳香1钱,琥珀2钱5分,京红粉1钱2分5厘。功能主治回阳生肌,补血定痛。主阴症窦道、瘘管、脓疡久不收口者。注意对汞剂过敏者禁用。摘录《赵炳南临床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