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鸡爪簕

鸡爪簕

药材名称鸡爪簕

拼音Jī Zhuǎ Lè

别名塘角鱼竻、痧麻木、九耳木、凉粉木

来源药材基源:为茜草科植物鸡爪簕的全株。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andia sinensis (Lour.) Schult.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采收,切片,晒干。

原形态鸡爪簕,有刺灌木,高2-5m。枝粗壮,嫩枝和叶柄密被污色短硬毛;刺粗壮,近平展。叶对生;叶柄长5-8mm;托叶阔三角形,长3-5mm,基部稍合生;叶片长圆形至长圆状卵形,长4-10cm,宽1.5-4cm,先端短尖或钝,基部阔楔形或楔形,全缘,上面无毛,下面被小柔毛或沿脉上有疏粗毛。聚伞花序顶生,稠密而多花;总花梗长不超过1cm,被毛;花大,白色,有短梗;花萼钟形,长约2.5mm,被粗毛;花冠高脚碟状,花冠筒长12-20mm,外面无毛,喉部被长柔毛,先端5裂,裂片广展;花药条状长圆形,露出。浆果近球形,直径约10mm,初时被毛,熟时无毛,先端有一落萼的环状疤痕。花期秋、冬。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路边、林缘。

资源分布:分布于广东、海南、广西。

性味甘;涩;微苦;凉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祛风除湿;散瘀消肿。主痢疾;风湿疼痛;疮疡肿毒;跌打肿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 10-15g。外用:适量,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酸模叶

    《中药大辞典》:酸模叶药材名称酸模叶拼音Suān Mó Yè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蓼科植物酸模的叶片。原形态植物形态详"酸模"条。化学成分叶含牡荆素、金丝桃甙、

  • 红叶木姜子根

    药材名称红叶木姜子根拼音Hónɡ Yè Mù Jiānɡ Zǐ Gēn别名樟树根、油炸条出处《植物名实图考》载有野春桂,云:"野春桂花倮罗持售于市,见其折枝,红干独劲,绿叶未生,擎来圆紫苞,迸出金粟。

  • 芦竹

    药材名称芦竹拼音Lú Zhú别名芦荻竹、芦竹笋、芦竹根、楼梯杆来源禾本科芦竹属植物芦竹Arundo donax L.,以根状茎及嫩笋芽入药。四季可采,将根头砍下,洗净,除去须根,切

  • 假苦瓜

    药材名称假苦瓜拼音Jiǎ Kǔ Guā别名假蒲达(《本草求原》),包袱草、风船葛(《广州植物志》),鬼灯笼、三角泡、三角灯笼(《广西中药志》),金丝苦楝、眼睛草(《泉州本草》)。出处《生草药性备要》来

  • 假百合

    药材名称假百合拼音Jiǎ Bǎi Hé出处《广西中草药》来源为百合科植物假百合的小鳞茎。8~9月采挖。原形态多年生草木,高60~150厘米。鳞茎狭窄,卵形,无鳞片,具淡褐色的膜被;须根多数,

  • 焰爵床

    《全国中草药汇编》:焰爵床药材名称焰爵床别名禾木张[傣语]来源爵床科焰爵床Phlogacanthus curviflorus (Wall.) Nees,以根入药。生境分部云南。性味苦,寒。功能主治清热

  • 熊脂

    《中药大辞典》:熊脂药材名称熊脂拼音Xiónɡ Zhī别名熊白(陶弘景),熊恤(《洞天奥旨》)。出处《本经》来源为熊科动物黑熊或棕熊的脂肪油。以秋末冬初猎取者脂肪最为肥满。取出脂肪,熬炼去滓

  • 银箔

    《中药大辞典》:银箔药材名称银箔拼音Yín Bó别名银薄(《药性论》)。出处《本草蒙筌》来源为用自然银锤成的纸状薄片。原形态自然银,又名:生银(《开宝本草》)。等轴晶系。晶体呈八面

  • 扁豆根

    《中药大辞典》:扁豆根药材名称扁豆根拼音Biǎn Dòu Gēn出处《生草药性备要》来源为豆科植物扁豆的根。化学成分根含天门冬素酶。根瘤中含多种游离的氨基酸。功能主治治便血,痔漏,淋浊。①《

  • 闹羊花

    《中国药典》:闹羊花药材名称闹羊花拼音Nào Yánɡ Huā英文名FLOS RHODODENDRI MOLLIS别名黄杜鹃、三钱三、毛老虎、一杯倒、八里麻、六轴子[果实]来源本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