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骡宝

骡宝

《全国中草药汇编》:骡宝

药材名称骡宝

拼音Luó Bǎo

来源奇蹄目马科♂Equus asinus L. x ♀ Equus caballus orientalis Noack;驴骡(鴃騠)♂Equus caballus orientalis Noack x ♀ Equus asinus L.(公马与母驴杂交),以胃中结石入药。

生境分部全国各地。

性味甘、平,微咸。

功能主治定惊解毒,清热化痰。主治小儿急惊风,痰热内蕴及癫狂谵语等症。

用法用量0.3~1钱,研末,临服冲入复方药液中。

注意脾弱、腹泻及疳疾者慎用。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骡宝

药材名称骡宝

拼音Luó Bǎo

出处《四川中药志》

来源为马科动物駃騠胃结石。杀骡时,如发现胃中结石,取出洗净晾干。

原形态①骡(《吕氏春秋》)

为公驴和母马的杂交种。体形偏似马,叫声似驴;颈上缘毛、尾毛及耳长,则介于马、驴之间。蹄小、踵高而坚实,四肢筋腱强韧。背、肩及四肢中部常见暗色条纹。体毛黑褐色、灰色或赤褐色。

为役用家畜,一般无生殖力。全国大部分地区有饲养。

②駃騠(《上林赋》)

为公马与母驴的杂交种,外形偏似驴。主要饲养于华北。

生境分部产于四川。

性状呈圆球形或略不规则形,外表面有云状粗纹,直径6~8厘米。浸白色或灰白色,有时微带黄色,多成层剥落:完整者表面平滑,略具光泽。体质沉重,断面轮层明显,较粗,色泽浓淡相同,坚硬,不易粉碎。气微。以断面有光泽、起层者为佳。

性味甘微咸,平,无毒。

归经入心、肺、睥三经。

功能主治定惊解毒,清热化痰。治小儿急惊风、痰热内蕴及癫狂谵语。

用法用量内服:研末,0.3~1钱。

注意脾弱腹泻及疳疾者慎用。(性味以下出《四川中药志》)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骡宝

药材名称骡宝

拼音Luó Bǎo

英文名Stone of a mule's stomach

出处出自《四川中药志》

来源药材基源:为马科动物骡或駃騠胃结石。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Equus asinus Linnaeus×Equus caballus orientalis Noack2.Equus caballus orientalis Noack ×Equus asinus Linnaeus

采收和储藏:将骡宰杀后,如发现胃中有结石 ,即取出,洗净,晒干。

原形态1.骡,为公驴和母马的杂交种。体重在300kg左右。体形马较驴大,叫块似驴。头较粗长,鬃毛短而弱,耳大长,尾不全被长尾。体色亦多样,常见的有黑色、栗色及棕灰色。

2.駃騠,为公马和母驴的杂交种,外形偏似驴。主要饲养于华北地区。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1.人工培育的目的主要是役用、力大食小。

2.主要饲养于华北地区。

资源分布:1.全国大部分地区有饲养。

2.主要饲养于华北地区。

性状性状鉴别,本品呈圆球形或略不规则形,直径6-8cm,表面浸白色、灰白色或微黄色。具云状粗纹,光滑略具光泽,可成层剥落。质重,不易破碎,断面同心环层纹明显,但较粗,断面色泽浓淡差异小。本品粉末置铝箔上火烧,即时爆跳,且有微臭。

性味味甘;微咸;性平

归经心;肺;脾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化痰定惊。主小儿急惊风;癫狂谵语;吐血;衄血;痈疮

用法用量内服:研末,0.9-3g;或泡酒。外用:适量,研末调涂。

注意《四川中药志》1960年版:“脾弱腹泻及疳疾者慎用。”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红绵藤

    《全国中草药汇编》:红绵藤药材名称红绵藤拼音Hónɡ Mián Ténɡ来源蔷薇科红绵藤Rubus rufo-lanatus H. T. Chang,以叶入药。生境分部广

  • 迎春花根

    药材名称迎春花根拼音Yínɡ Chūn Huā Gēn别名金腰带根来源药材基源:为木犀科植物迎春花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Jasminum nudoiflorum Lindl.采收和储藏:全年或秋季

  • 《中药大辞典》:锡药材名称锡拼音Xī别名白锡(《山海经》),矧(《尔雅》),镴(《周礼》郑玄注),白镴(《尔雅》郭璞注)。出处《本经》来源为一种银白色金属,主要由锡石中炼出。原形态矿物形态详"

  • 蓝花棘豆

    药材名称蓝花棘豆拼音Lán Huā Jí Dòu英文名all-grass of Skyblueflower Crazyweed出处始载于《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豆科》。《新华本草纲要》:河北、山西以根作为

  • 无患子树皮

    药材名称无患子树皮拼音Wú Huàn Zǐ Shù Pí来源药材基源:为无患子科植物无患子Sapindus mukorossi Gaertn.的树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apindus mukoro

  • 松树梢

    药材名称松树梢来源为松科松属植物中的云南松、思茅松等的嫩枝。性味苦、涩,温。功能主治解毒。用于木薯、钩吻中毒。用法用量鲜松梢(去叶)1~2两。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朴树果

    药材名称朴树果拼音Pò Shù Guǒ来源药材基源:为榆科植物朴树的成熟果实。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eltis tetrandra Roxb.subsp.sinensis(Pers.)Y.C.Tang

  • 小红袍

    药材名称小红袍拼音Xiǎo Hónɡ Páo别名五叶藤、五月藤、地星来源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植物普渡天胡荽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ydrocotyle handelii Wolff采收和储藏:夏、

  • 茶叶

    《中药大辞典》:茶叶药材名称茶叶拼音Chá Yè别名苦茶、槚(《尔雅》),荼、茗、荈(《尔雅》郭璞注),苦梌(《唐本草》),蔎(《茶经》)),腊茶(《圣济总录》),茶芽(《本草别说

  • 土白芨

    《中药大辞典》:土白芨药材名称土白芨拼音Tǔ Bái Jī出处《西藏常用中草药》来源为兰科植物二叶舌唇兰的块茎。8~10月采挖。原形态草本,高30~50厘米。块茎2个,近倒卵形,肥厚肉质,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