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香菊

香菊

药材名称香菊

拼音Xiānɡ Jú

别名玉芙蓉(《岭南采药录》),白艾、白香菊(《福建中草药》)。

出处《岭南采药录》

来源为菊科植物芙蓉菊

原形态直立、分枝亚灌木,高10~40厘米。叶互生,紧聚于枝顶,狭倒卵状楔形,长2~3厘米,密被灰白色短柔毛,顶端3~5齿裂或分裂,基部狭长,裂片卵形或狭矩圆形。头状花序近球形,直径4~5毫米,生于上部叶腋内,具柄,成一顶生、具叶的总状花序;花杂性;外围两列的花雌性,管状,2或3短齿裂;中部的两性,管状,5短裂。瘦果有棱角5,顶冠以短小、分裂的鳞片。花期春季。

本植物的根(芙蓉菊根)亦供药用,另详专条。

生境分部我国中南及南部有栽培。

性味《福建中草药》:"辛苦,微温。"

功能主治治风寒感冒,痈疽,疔疮。

①《岭南采药录》:"治小儿惊风,取叶捣烂敷脐中。"

②《福建中草药》:"祛风湿,消肿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5~6钱。外用:捣敷。

复方①治风寒感冒:芙蓉菊干叶五至六钱。水煎,调冰糖服。

②治痈疽初起,无名肿毒:芙蓉菊鲜叶适量,红糖少许。捣烂敷患处。

③治疔:芙蓉菊鲜叶、野菊鲜叶。捣烂,调蜜敷患处。(选方出《福建中草药》)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金樱花

    《中药大辞典》:金樱花药材名称金樱花拼音Jīn Yīnɡ Huā出处《日华子本草》来源为蔷薇科植物金樱子的花朵。性味酸,平。①《日华子本草》:"平。"②《纲目》:"酸涩,

  • 眼子菜

    《全国中草药汇编》:眼子菜药材名称眼子菜拼音Yǎn Zǐ Cài别名水案板、水板凳、金梳子草、地黄瓜、压水草来源眼子菜科眼子菜属植物眼子菜Potamogeton franchetii A.

  • 木天蓼子

    《中药大辞典》:木天蓼子药材名称木天蓼子拼音Mù Tiān Liǎo Zǐ出处《药性论》来源为猕猴槐科植物木天蓼的带有虫瘿的果实。性味①《药性论》:"味苦辛,微热,无毒。"

  • 白花灰毛槐树

    药材名称白花灰毛槐树拼音Bái Huā Huī Máo Huái Shù别名山豆根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豆种植物白花灰毛槐树的根。全年可采。原形态灌木,高50~

  • 海豘鱼

    药材名称海豘鱼拼音Hǎi Tún Yú别名海狶(《临海异物志》)。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海豚科动物海豚的肉或皮下脂肪。原形态海豚(《纲目》)体长2~2.4米,肥满呈圆锥形。头部较小

  • 大羊角瓢

    药材名称大羊角瓢别名老君须、雪里蟠桃、婆婆针线包、川白薇、瓢儿瓜、竹灵消来源萝藦科牛皮消属植物大羊角瓢Cynanchum inamoenum (Maxim.) Lose.,以根及根状茎入药。夏秋采挖,

  • 黄缅桂果

    《中药大辞典》:黄缅桂果药材名称黄缅桂果拼音Huánɡ Miǎn Guì Guǒ出处《云南思茅中草药选》来源为木兰种植物黄兰的果实。夏、秋采收,去皮,晒干。功能主治健胃止痛。治消化

  • 冬葵

    药材名称冬葵拼音Dōnɡ Kuí别名冬苋菜、滑滑菜、土黄芪、荠菜粑粑叶来源为锦葵科植物冬葵Malva verticillata L.以根、茎、叶及子(冬葵果)入药。夏秋采挖带根全草,洗净切碎

  • 兔骨

    《中药大辞典》:兔骨药材名称兔骨拼音Tù Gǔ出处《别录》来源为兔科动物蒙古兔或家兔等的骨胳。原形态动物形态详"兔肉"条。性味①《药性论》:"味甘。"

  • 滇缅古柯

    药材名称滇缅古柯别名东方古柯、古柯、细叶接骨丹来源古柯科滇缅古柯Erythroxylum kunthianum (Wall.) Kurz,以叶入药。生境分部云南南部。性味涩、微苦,温。功能主治为兴奋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