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镰形棘豆

镰形棘豆

《全国中草药汇编》:镰形棘豆

药材名称镰形棘豆

拼音Lián Xínɡ Jí Dòu

别名大夏[藏名]

来源豆科镰形棘豆Oxytropis falcata Bunge,以全草入药。

生境分部陕西、甘肃、青海、新疆、四川。

性味苦,凉。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生肌疗疮。主治高热,便血,红白痢疾,炭疽。外用治刀伤。

用法用量1~3钱。外用适量。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镰形棘豆

药材名称镰形棘豆

拼音Lián Xínɡ Jí Dòu

别名达哈(藏名)

出处《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

来源为豆科植物镰形棘豆全草。7~8月采挖全草,洗净,切段,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植株有粘性。茎极短。羽状复叶,长7~15厘米;叶轴密生长柔毛;托叶有密长柔毛和腺体,下半部与叶柄连合;小叶25~45,对生或互生,少有4片轮生,条状披针形,长5~12毫米,宽1~4毫米,密生腺体和长柔毛。花多数,排成近头状的总状花序;总花梗与叶近等长;花萼筒状,长约18毫米,有密长柔毛和腺体,萼齿披针形,长约4~5毫米;花冠紫红色,旗瓣倒披针形,长约25毫米,龙骨瓣有长约2毫米的喙。荚果长2.5~3.5厘米,宽6~8毫米,微弯成镰刀状,稍膨胀,有腺体和白色短柔毛。

生境分部生于山坡草地、砂土和河滩上。分布甘肃、青海、新疆、四川等地。

性味辛,寒,有毒。

归经入肺、脾经。

功能主治①治流感,扁桃体炎,痈疽肿毒,麻风。(性味以下出《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

②《陕甘宁青中草药选》:"清热解毒,生肌疗疮。治高烧,便血,红白痢疾,炭疽。外用可治刀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3钱。外用:研末撒。

注意《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孕妇禁用。"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老虎耳

    药材名称老虎耳拼音Láo Hǔ ěr别名山继谷、棒丝花、棒红花、白腊锁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中华锥花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Gomphostemma chinense Oliv.采收和储藏:7

  • 透骨香根

    药材名称透骨香根拼音Tòu Gǔ Xiānɡ Gēn别名搜山虎(《分类草药性》)。出处《贵阳民间药草》来源为杜鹃花科植物云南白珠树的根。9~10月采挖,鲜用或晒干。原形态植物形态详"

  • 太白韭

    药材名称太白韭拼音Tài Bái Jiǔ别名野葱、野蒜、太白山葱来源药材基源:为百合科植物太白韭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lliumPrattiiC.H.Wright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洗净

  • 鸡蹼

    药材名称鸡蹼拼音Jī Pǔ别名珍珠草、一包针来源药材基源:为水龙骨科植物广叶星蕨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icrosorium steerei(Harr.)Ching[Polypodium ste

  • 小蒜

    药材名称小蒜拼音Xiǎo Suàn别名茆蒜(伏侯《古今注,),卵蒜(崔豹《古今注》),蒜(《别录》),夏蒜(《随息居饮食谱》)。出处《本草经集注》来源为百合科植物小蒜的鳞茎。夏、秋采挖,去净

  • 芦山藤

    药材名称芦山藤拼音Lú Shān Ténɡ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岩穴千里光的茎、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enecio spelaeicolus (Van,) Gagnep. [Vernonia s

  • 蓬莱草

    《中药大辞典》:蓬莱草药材名称蓬莱草拼音Pénɡ Lái Cǎo别名苦舌草(《广州植物志》),凤梨草、旺梨草(《泉州本草》),雷公锤草(《福建中草药》)。出处《泉州本草》来源为马鞭

  • 文殊兰果

    《中药大辞典》:文殊兰果药材名称文殊兰果拼音Wén Shū Lán Guǒ出处《泉州本草》来源为石蒜科植物文殊兰的果实。原形态植物形态详"罗裙带"条。功能主治《

  • 夏至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夏至草药材名称夏至草拼音Xià Zhì Cǎo别名小益母草、白花夏枯、灯笼棵来源唇形科夏至草属植物夏至草Lagopsis supina (Steph.)IK.-

  • 白降丹

    《全国中草药汇编》:白降丹药材名称白降丹拼音Bái Jiànɡ Dān来源学名:Hydrangyrum Chloratum Compositum。由汞与其它药物加工制成。功能主治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