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透明草

透明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透明草

药材名称透明草

别名小叶冷水花

来源荨麻透明草Pilea microphylla (L.) Liebm.,以全草入药。

生境分部广西。

性味淡、涩,凉。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

痈疮肿痛,无名肿毒:鲜全草捣烂,调红糖少许,外敷。

烧烫伤:鲜全草捣烂,绞汁外涂。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透明草

药材名称透明草

拼音Tòu Mínɡ Cǎo

别名玻璃草

来源药材基源:为荨麻科植物小叶冷水花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ilea microphylla(L.)Liebm.[Parietaria microphylla L.]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一年生草本,高达10cm以下。茎直立纤细或披散,多分枝,绿色或微紫。叶2列,对生,其相对的1枚较小;叶柄长1-3mm;叶片倒卵形,长4-6mm,宽2-3mm,先端钝,基部楔形,上面沿中脉疏被粗毛或无毛,钟乳体横向排列整齐,长线形,分布均匀,下面在中脉上被柔毛或无毛,全缘;中脉明显,网脉下面明显。花单性,雌雄同株,花序短而密,雄花序在下部,雄花被片4,先端有小尖头;雄蕊4,花药近圆形,当药开时,摇荡之,则雄蕊散出如雾之花粉;雌花被3,通常与子房等长;子房卵状长椭圆形。瘦果卵形,扁压,有尖头。花期夏、秋季,果期秋季。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湿墙上或村舍旁。

资源分布:分布于浙江、江西、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等地。原产南美洲热带。

性味淡;涩;性凉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主痈疮肿痛;丹毒;无名肿毒;烧伤烫伤;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鲜全草,捣敷;或绞汁涂。内服:煎汤,5-15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了哥王子

    《中药大辞典》:了哥王子药材名称了哥王子拼音Le Gē Wánɡ Zǐ出处《岭南采药录》来源为瑞香科植物了哥王的果实。化学成分种子含皂甙、黄酮类,并含多量油脂。功能主治《岭南采药录》:&qu

  • 薄叶卷柏

    《全国中草药汇编》:薄叶卷柏药材名称薄叶卷柏别名地柏、岩卷柏、地柏桠来源蕨类卷柏科薄叶卷柏Selaginella delicatula (Desv.) Alston,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长江以南各省。

  • 独脚乌桕叶

    药材名称独脚乌桕叶拼音Dú Jiǎo Wū Jiù Yè出处《广东中草药》来源为葡萄科植物白粉藤的叶。性味苦,寒,有小毒。功能主治拔毒,消肿。治痈疮,瘭疽,足底石硬。用法

  • 白草根

    药材名称白草根别名倒生草来源禾本科白草根Pennisetum flaccidum Griseb.,以根状茎入药。生境分部东北、华北、西北、西南。性味甘,寒。功能主治清热凉血,利尿。主治急性肾炎尿血,鼻

  • 败毒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败毒草药材名称败毒草别名耳叶金毛裸蕨来源蕨类裸子蕨科耳叶金毛裸蕨Gymnopteris bippinnata var. auriculata (Fr.) Ching,以根、全草入药

  • 柯树皮

    《中药大辞典》:柯树皮药材名称柯树皮拼音Kē Shù Pí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壳斗科植物柯树树皮的韧皮部。原形态柯树,又名:木奴树(《临海异物志》),石栎、青锡,栲树、稠树。常绿

  • 寄居蟹

    《全国中草药汇编》:寄居蟹药材名称寄居蟹拼音Jì Jū Xiè别名真寄居蟹、寄居虾、寄居虫、寄生虾、海寄生来源甲壳纲寄居虾科寄居蟹Eupaqurus bernhardus,以去螺壳

  • 丛毛榕

    药材名称丛毛榕拼音Cónɡ Máo Rónɡ别名铁牛入石、竹叶牛奶仔、母猪精、细叶牛奶树、石榕、奶汁草来源桑科丛毛榕Ficus comata Hand.-Mazz.,以根

  • 苎麻花

    药材名称苎麻花拼音Zhù Má Huā出处《医林纂要》来源为荨麻科植物苎麻的花。原形态植物形态详"苎麻根"条。功能主治①《医林纂要》:"作茹:清心,利

  • 香石藤

    《全国中草药汇编》:香石藤药材名称香石藤拼音Xiānɡ Shí Ténɡ别名小密细藤、小血藤来源木兰科香石藤Schisandra lancifolia (Rehd. et Wi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