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芒消

芒消

药材名称芒消

拼音Mánɡ Xiāo

英文名Mirabilite, Natrii Sulfas

别名盆消、芒硝、马牙消、英消

出处出自《名医别录》1.《雷公炮炙论》:凡使芒硝,先以水飞过,角五重纸滴过去脚,于铛中干之,方入乳钵研如粉,任用。

2.陶弘景:按《神农本经》无芒硝,只有消石名芒消尔。后名医别载此说,其疗与消石正同,疑此即是消石。旧出宁州,黄白粒大,味极辛苦。顷来宁州道断都绝。今医家多用煮炼作者,色全白,粒细而味不甚烈,此云生于朴消,则作者亦好。

3.《唐本草》:晋宋古方多用消石,少用芒硝,近代诸医,但用

来源药材基源:为矿物芒硝经煮炼而得的精制结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irabilite

原形态晶体结构属斜晶系。晶体呈短柱状或针状,有时为板条状或似水晶的假六方棱柱状。集合体通常为致密或疏松的块体,或呈皮壳、被膜或盐华。无色透明,多为白色及带浅黄、灰白或绿、蓝等色调,含有机质者发黑。条痕白色。半透明至近透明,新鲜断面玻璃光泽,风化面无光泽;致密集合体表面不平呈蜡状、油脂状光泽。一组解理完全。断口贝壳状。硬度1.5-2。性脆,易碎为粉末状。纯者溶于水。在干、热条件下风化失水转化为白色粉末状无水芒硝。强烧之火焰为黄色钠盐,经常含共存矿物组分;主要为钙、镁、钾的硫、硝酸盐及卤化物(如石膏、钙芒硝、泻利盐、石盐、钠硝石)以及粘土矿物等。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多产于海边碱土地区、矿泉、盐场附近较潮湿的山洞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内蒙古、河北、天津、山西、陕西、青海、新疆、山东、江苏、安徽、河南、湖北、福建、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本品为针状、粒状集合体,呈为棱柱状、不规则块片状或颗粒状。无色、类白色,透明;具玻璃样光泽。露置空气中表面渐风化成一层白色粉末(无水芒硝)。体轻,质脆,易碎。气无。断面不整齐。味咸微苦、凉。极易溶于水,并能溶于甘剂。以条块状结晶、无色、透明者为佳。

显微鉴别 透射偏光镜下:多呈板状或板条状;薄片中无色透明;折光率Np=1.394,Ng=1.398,负突起很低。最高干涉色为Ⅰ级黄;斜消光,消光角:Ng∧C≈31°。二轴晶;负旋旋旋旋光性。

品质标志 (1)《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95年版规定: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硫酸钠(NaSO4)不得少于99.0%。(2)杂质含量限度《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95年版芒硝“检查”项规定:①铁盐与锌盐:取本品5g,加水20ml溶解后,加硝酸2滴,煮沸5min,再滴加氢氧化钠试液中和,分别加稀盐酸、亚铁氰化钾试液各1ml与适量水使成50ml,摇匀,放置10min,不得发生浑浊或显蓝色。②镁盐:本品水溶液(1→20),加氨试液与磷酸氢二钠试液各1ml,5min内,不得发生浑浊。③干燥失重:本品在105℃干燥至恒重,减失重量应为51.0%-57.0%。④本品含重金属不得过百万分之十。⑤本品含砷量不得过百万分之十。

化学成分1.主要含硫酸钠(Na2SO4·10H2O)。

2.此外,常夹杂种种物质如食盐、硫酸钙、硫酸镁等等。

3.芒消在大气中容易失去水,故表面常呈白粉状;此种风化的芒消,其硫酸钠含率可超过44.1%。

药理作用1.泻下作用:芒消系含有杂质的硫酸钠,玄明粉则系纯粹的硫酸钠,内服后其硫酸离子不易被肠粘膜吸收,存留肠内成为高渗溶液,使肠内水分增加,引起机械刺激,促进肠蠕动。盐类对肠粘膜也有化学刺激作用,但并不损害肠粘膜。过浓的溶液到达十二指肠时,可引起幽门痉挛,从而延迟全部药物从胃中排空,同时可将组织中的水分吸入肠管,故服时应饮大量的水以稀释之。服后4-6小时发生下泻作用,排出流体粪便。如用以治疗组织水肿,需少饮水。

2.其他作用:2.1.减轻阑尾炎症:实验性阑尾炎和阑尾穿孔的家兔,腹部外敷大黄、芒消、大蒜加适量食醋的糊剂,对阑尾及脾脏的网状内皮系统有明显的刺激作用,使其增生现象与吞噬能力有所增强,阑尾炎症较对照组明显减轻。

2.2.引起肠道神经反射:正常家兔右下腹部外敷大蒜芒消糊剂,局部皮肤有发热、发红、起水疱等刺激症状,小肠及阑尾、袋状结肠运动增强;用1%普鲁卡因局部环封后,肠管运动则见减弱。因此,其作用是通过神经反射引起的。由于蠕动增强,血流供应丰富,网状内皮系统吞噬功能加强,从而调动了机体内在的抗病能力。

2.3.消肿止痛:感染性创伤用10-25%硫酸钠溶液外敷,可以加快淋巴生成,有消肿和止痛的作用。

2.4.利尿:4.3%硫酸钠无菌溶液静脉滴入可作为利尿剂以治疗无尿症和尿毒症。

鉴别(1)取本品水溶液,加醋酸氧铀锌试液,即发生黄色沉淀。(检查钠盐)(2)取铂丝,用盐酸湿润后,蘸取本品粉末,在无色火焰中燃烧,火焰即显鲜黄色。(检查钠盐)(3)取本品水溶液,加殷化钡试液,即发生白色沉淀;沉淀在盐酸或硝酸中均不溶解。(检查硫酸盐)

炮制1.取天然产的芒硝,用热水溶解,过滤,放冷即析出结晶,通称朴硝。再取萝卜洗净切片,置锅内加水煮透后,加入朴硝共煮,至完全溶化,取出过滤或澄清后取上层液,放冷,待析出结晶,干燥后即为芒硝(每朴硝100斤,用萝卜10-20斤)。

2.也有取天然产的芒硝,经煮炼、过滤,冷却后,取上层的结晶为芒硝,下层的结晶为朴硝。

性味辛苦咸;寒

归经胃;肺;脾;肾;小肠;三焦;大肠经

功能主治软坚泻下;清热除湿;破血通经;消肿疗疮。主实热积滞;腹胀便秘;停痰积聚;目赤障翳;丹毒;痈肿

用法用量内服:溶入汤剂,1.5-3钱;或入丸、散。外用:研细点眼或水化涂洗。

注意脾胃虚寒及孕妇忌服。

1.《本草经集注》:石韦为使。畏麦句姜。

2.《品汇精要》:妊娠不可服。

各家论述1.成无己:《内经》云,咸味下泄为阴。又云,咸以软之,热淫于内,治以咸寒。气坚者以咸软之,热盛者以寒消之,故张仲景大陷胸汤、大承气汤、调胃承气汤皆用芒硝以软坚去实热。结不至坚者,不可用也。

2.《汤液本草》:《本经》谓芒硝利小便而堕胎。伤寒妊娠可下者,用此兼以大黄引之,直入大肠,润燥软坚泻热,子母俱安。《经》云,有故无殒,亦无殒也,此之谓欤。以在下言之,则便溺俱阴,以前后言之,则前气后血,以肾言之,总主大小便难,溺涩秘结,俱为水少。《经》云,热淫于内,治以咸寒,佐以苦。故用芒硝大黄,相须为使也。

摘录《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扁豆叶

    《中药大辞典》:扁豆叶药材名称扁豆叶拼音Biǎn Dòu Yè出处《别录》来源为豆科植物扁豆的叶。化学成分含胡萝卜素和叶黄素等。胡萝卜素含量丰富,可在10毫克%以上。性味《生草药性

  • 核桃叶

    药材名称核桃叶拼音Hé Tɑo Yè别名胡桃叶来源本品为胡桃科植物胡桃Juglans regia L.的叶。多鲜用,随用随采。性味苦、涩,平。有毒。功能主治解毒,消肿。用于象皮种,

  • 古钮菜

    《中药大辞典》:古钮菜药材名称古钮菜拼音Gǔ Niǔ Cài别名白花菜、扣子草(《广州植物志》),七粒扣、五地茄、乌疔草、耳坠仔(《福建中草药》)。出处《南宁市药物志》来源为茄科植物少花龙葵

  • 五龙皮

    药材名称五龙皮别名五角槭、地锦槭、水色树、色木槭、色木来源槭树科五龙皮Acer mono Maxim.,以枝、叶入药。生境分部东北、华北、陕西及长江上下游。性味辛,温。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活血逐瘀。主治

  • 磨盘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磨盘草药材名称磨盘草拼音Mó Pán Cǎo别名耳响草、白麻、磨丬果、土砻盾、石磨仔、磨仔草、磨档草来源锦葵科苘麻属植物磨盘草Abutilon indicum

  • 山稗子根

    药材名称山稗子根拼音Shān Bài Zǐ Gēn来源药材基源:为莎草科植物浆果苔草的根或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rex baccans Nees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洗净,晒干。原形态浆果

  • 八角香

    《全国中草药汇编》:八角香药材名称八角香拼音Bā Jiǎo Xiānɡ别名蜘蛛草、白花蟹甲草来源菊科蟹甲草属植物兔耳风花蟹甲草Cacalia ainsliaeflora (Franch.) Hand.

  • 方叶五月茶

    药材名称方叶五月茶拼音Fānɡ Yè Wǔ Yuè Chá英文名quadrate lobe Antidesma别名田边木。出处始载于《海南植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大戟科植物方叶五月茶的叶。拉丁植物动

  • 针叶火绒草

    药材名称针叶火绒草拼音Zhēn Yè Huǒ Rónɡ Cǎo英文名all grass of Awlshapedleaf Edelweiss别名小火草、苦艾、羊毛火绒草出处始载于《四川凉山州中草药资源

  • 五色草

    药材名称五色草别名马羊草、笋竹、虉草来源禾本科五色草Phalaris arundinacea L.,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东北、华北、华中、浙江。功能主治主治妇女红白带,月经不调。用法用量3~5钱。摘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