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臭威灵

臭威灵

《全国中草药汇编》:臭威灵

药材名称臭威灵

别名大叶兔耳风威灵仙[云南]

来源菊科风毛菊属植物棉毛风毛菊Saussurea lanuginosa Vant.,以根入药。夏秋采集,洗净切碎晒干。

性味甘、辛,温。

功能主治润肺止咳,解毒止痛。用于肺结核,支气管炎,咯血,偏头痛;外用治狂犬咬伤。

用法用量3~5钱。外用1两捣烂,调敷患处。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臭威灵

药材名称臭威灵

拼音Chòu Wēi Línɡ

别名大叶兔耳风威灵仙

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绵毛风毛菊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aussurea lanuginsa Vant. [Saus-surea chetchozensis Franch.]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洗净,鲜用或切段晒干。

原形态绵毛风毛菊多年生草本,高30-80cm。根多数丛生,粗长绳状,稀带肉质,黑褐色。茎直立,有少数分楠,被蛛丝状绵毛。基生叶具长柄,柄长5-6cm,被褐色短柔毛;叶片宽卵圆形至椭圆倒卵形,长8-10cm,宽4-6cm,先端急尖或钝,基部楔形或心形,下延成窄翅状,边缘有具小尖的浅齿,上面绿或带紫色,有短毛,下面灰白色,密被白色绵毛;茎生叶互生,无柄,叶片条状披针形,基部渐窄,下延呈翅状;最上部叶条形,上面有褐色疏短毛成儿无毛,下面被灰白色绒毛。头状花序,较小,通常数个丛生枝顶成伞房状,直径约12mm;梗短,总苞片长圆形,长13-15mm;具多层总苞片;总苞片5-6层,被白色绢状长柔毛,外层卵形,先端只黑色硬尖头,内层条状披针形;花全部管状,长12mm,花冠5裂,粉红色或蓝紫色,有腺体;雄蕊5,聚花;柱头2裂。瘦果,褐色,长约3mm;冠毛污白色,外层糙毛状,内层羽毛状。花期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山坡、草丛、路旁和阴湿处。

资源分布:分布于贵州、云南等地。

性味味甘;辛;性温

功能主治祛风止痛;解毒。主支气管炎;偏头痛;风湿痹痛;狂犬咬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砂仁

    《中国药典》:砂仁药材名称砂仁拼音Shā Rén英文名FRUCTUS AMOMI别名春砂仁来源本品为姜科植物阳春砂Amomum villosum Lour. 、绿壳砂Amomum villo

  • 舞草

    药材名称舞草拼音Wǔ Cǎo别名红毛母鸡草、唱合草、风流草、自动草来源豆科舞草Desmodium gyrans (L.)DC.,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福建、台湾、广西及西南地区。性味微涩,平。功能主治安

  • 麻滓

    药材名称麻滓拼音Má Zǐ别名麻油滓(《千金方》),麻枯饼、芝麻莘(《寿养老新书》),麻籸(《纲目》)。出处《纲目》来源为胡麻科植物脂麻的种子经榨去脂肪油后的渣滓。功能主治治痈疽溃烂,亦可固

  • 红寒药

    药材名称红寒药来源爵床科刺粉芦莉草属植物红寒药Aporuellia scaposa C. B. Clarke,以根入药。秋冬采挖,晒干。性味苦,温。功能主治发表散寒。用于风寒感冒,胃腹冷痛。用法用量2

  • 广西莪术

    药材名称广西莪术拼音Guǎnɡ Xī é Shù英文名RhizomaCurcumae Kwangsiensis别名桂莪术、毛莪术来源为姜科植物桂莪术Curcuam kwangsie

  • 鸭脚黄边

    药材名称鸭脚黄边拼音Yā Jiǎo Huánɡ Biān别名水黄边、五角连来源药材基源:为毛茛科植物裂叶星果草的根及根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steropyrum cavaleriei(Levl.e

  • 省沽油根

    药材名称省沽油根拼音Shěnɡ Gū Yóu Gēn来源药材基源:为省沽油科植物省沽油Staphylea bumalda DC. 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taphylea bumalda DC.

  • 长石

    《中药大辞典》:长石药材名称长石拼音Chánɡ Shí别名方石(《本经》),直石(《吴普本草》),土石(《别录》),硬石膏(《纲目》)。出处《本经》来源硫酸盐类矿物硬石膏的矿石。原

  • 大种鹅儿肠

    药材名称大种鹅儿肠拼音Dà Zhǒnɡ é ér Chánɡ别名黑牵牛、通经草来源药材基源:为石竹科植物独籽繁缕的全草或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tellaria monosperma Buch.-H

  • 刺黄芩

    药材名称刺黄芩拼音Cì Huánɡ Qín别名十大功劳、老鼠刺、刺黄连。来源药材基源:为小檗科植物大叶刺黄柏的全株。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ahoniafargesiiTakeda采收和储藏:四季均可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