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翼梗獐牙菜

翼梗獐牙菜

《全国中草药汇编》:翼梗獐牙菜

药材名称翼梗獐牙菜

别名四棱草

来源龙胆翼梗獐牙菜Swertia nervosa Wall.,以全草入药。

生境分部四川。

性味苦,凉。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主治黄疸、口苦,潮热等症。

用法用量3钱。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翼梗獐牙菜

药材名称翼梗獐牙菜

拼音Yì Gěnɡ Zhānɡ Yá Cài

别名四棱草

来源药材基源:为龙胆科植物显脉獐牙菜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wertia nervosa(G.Don)wall.ex C.B.Clarke[Agathotes nervosa G.Don]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洗净,切段晒干。

原形态一年生草本,高30-100cm。根黄褐色。茎四棱形,棱上有宽翅,上部有分枝。叶对生;具短柄;叶片椭圆形、狭椭圆形至披针形,长1.5-7.5cm,宽0.4-2.3cm,茎上部叶较小.两端渐狭;叶脉1-3条,在下面明显突起。圆锥状复聚伞花序,开展;花梗直立,长0.5-2cm;花萼绿色,叶状,长于花冠,4裂,裂片线状披针形,先端渐尖,背面中脉突起;花冠黄绿色,直径达1.8cm,4裂,裂片椭圆形,先端钝,具小尖头,中部以上有紫红色网纹,下部具1个半圆形的腺窝,腺窝上半部边缘具短流苏,基部有1个半圆形膜片覆盖其上;雄蕊4,花丝线形,长约5mm;子房卵形,无柄,花柱短而明显,柱头2裂,裂片半圆形。蒴果卵形,无柄,长6-9mm。种子椭圆形,深褐色,表面泡沫状。花、果期9-12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460-2700m的河滩、山坡、疏林下、灌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及陕西、甘肃、广西、西藏等地。

化学成分全草含当药呫吨酮(swertianin),甲基当药呫吨酮(methylswertianin),1,7-二羟基-3,8-二甲氧基呫吨酮(gentiacaulein),对叶当药呫吨酮(decussatin)和齐墩果酸(oleanolicacid)。

性味苦;性凉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活血调经。主黄疸;潮热;泄泻;月经不调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10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茄稞虫

    药材名称茄稞虫拼音Qié Kē Chónɡ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寄居于茄科植物茄子茎中的一种昆虫的幼虫。功能主治《纲目拾遗》:"治男女童痨。"复方治男女童痨,其

  • 慈竹叶

    《中药大辞典》:慈竹叶药材名称慈竹叶拼音Cí Zhú Yè出处《草木便方》来源为禾本科植物慈竹的叶或卷而未放的嫩叶(慈竹叶)。 全年可采。摘下嫩叶,晒干或鲜用。原形态慈竹

  • 紫藤

    《全国中草药汇编》:紫藤药材名称紫藤拼音Zǐ Ténɡ别名藤萝来源豆科紫藤属植物紫藤Wisteria sinensis Sweet,以茎皮、花及种子入药。夏秋采,分别晒干。性味甘、苦,温。有

  • 大草蔻

    《中药大辞典》:大草蔻药材名称大草蔻拼音Dà Cǎo Kòu英文名Beautiful Galangal Fruit别名土砂仁、假砂仁来源为姜科植物艳山姜的果实。果实熟时采摘,晒干或

  • 石胆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石胆草药材名称石胆草拼音Shí Dǎn Cǎo别名石花、石莲花、石荷叶、虎耳还魂草、石蝴蝶、岩指甲、镇心草、钮子药、地蒲团来源苦苣苔科石胆草Corallodiscus f

  • 锥螺壳

    药材名称锥螺壳拼音Zhuī Luó Ké来源药材基源:为锥螺科动物棒锥螺和笋锥螺的壳。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urritella bacillum KienerT.terebra Linnaeus采收和

  • 黑色鳞毛蕨根

    药材名称黑色鳞毛蕨根拼音Hēi Sè Lín Máo Jué Gēn出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来源为鳞毛蕨科植物黑色鳞毛蕨的根茎。原形态黑色鳞毛蕨,又名:黑足鳞毛

  • 云南地黄连

    药材名称云南地黄连别名思茅地黄连、矮陀陀、千年矮来源楝科云南地黄连Munronia delavayi Franch.,以全株入药。生境分部广西、云南。性味甘、微苦,凉。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止痛。跌打

  • 宜梧叶

    药材名称宜梧叶拼音Yí Wú Yè别名胡颓子叶。来源药材基源:为胡颓子科植物福建胡颓子Elaeagnus oldhamii Maxim.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laeagnus oldhamii

  • 急性子

    《中国药典》:急性子药材名称急性子拼音Jí Xìnɡ Zi英文名SEMEN IMPATIENTIS别名透骨草[江苏]、凤仙花、指甲花来源本品为凤仙花科植物凤仙花Impatie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