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美穗草

美穗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美穗草

药材名称美穗草

别名高山四方麻、黑升麻、咳药、叶下红、小寒药、反背红

来源玄参美穗草Calorhabdos brunoniana (Wall.) Benth.,以根状茎入药。

生境分部西南地区。

性味苦,寒。

功能主治消炎解毒,止咳化痰,降气平喘,消肿止痛。主治扁桃体炎,胃热痛,膀胱炎,乳腺炎,痈肿疮毒,赤白痢疾,慢性气管炎等。

用法用量3~5钱。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美穗草

药材名称美穗草

拼音Měi Suì Cǎo

英文名all-grass of Brunon Veronicastrum

别名升麻、高山四方麻、咳药、叶下红、小寒药、反背红

出处始载于《中国植物志》。

来源药材基源:为玄参科植物美穗草的根状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Veronicastrum brunonianum (Benth.) Hong [Calorhabdos brunoniana Benth.]

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挖,洗净,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美穗草 多年生草本,高30-150cm。根状茎长达10cm。茎直立,圆柱形,有狭棱,少分枝,中下部无毛,或仅棱上有毛,上部和花序轴密生多节的腺毛。叶互生;无柄;叶片长椭圆形,长10-20cm,宽3-5cm,先端渐尖至尾状渐尖,基部楔形有明稍抱茎,边缘具钝或尖的细齿,两面无毛或上面疏生短毛。花序顶生,长尾状;花冠白色、黄白色、绿黄色至橙黄色,长6-8mm,向前作30°角的弓曲,花筒内面上端被毛,檐部长2-3mm,上唇3裂,中央裂片卵圆形,伸直或稍呈罩状,两侧裂片直立或向侧后翻卷,下唇条状披针形,反折;雄蕊2,伸出,花丝被毛,花药长约2.5mm。蒴果卵圆形状,长约4mm。种子具棱角,有透明而网状的存种皮。花期7-8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500-3000m的山谷、阴坡草地及林下。

资源分布:分布鞋于湖北、四川、贵州、云南。

性味味苦;性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化痰止咳。主咳嗽痰黄;咽喉肿痛;赤白痢疾;小便淋沥;痈肿疮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外用:鲜品适量;,捣敷。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根状茎。味苦、性寒。有消炎杀菌、解毒、散肿的功能。用于扁桃体炎,胃热痛,膀胱炎,乳腺炎,痈肿疮毒,赤白痢疾。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鸡爪芋

    药材名称鸡爪芋拼音Jī Zhuǎ Yù别名鞋板芋、南星头、南芋来源药材基源:为天南星科植物疣柄磨芋的块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morphophallus virosus N.E.Browu采收和储藏

  • 节节花

    《中药大辞典》:节节花药材名称节节花拼音Jié Jié Huā别名耐惊菜(《救荒本草》),虾蠊菜(《生草药性备要》),满天星(《植物名实图考》),虾钳莱、白花仔(《广州常见经济植物

  • 猬肉

    《中药大辞典》:猬肉药材名称猬肉拼音Wèi Ròu出处《食疗本草》来源为刺猬科动物刺猬或短刺猬的肉。原形态动物形态详"刺猬皮"条。性味《纲目》:"甘,

  • 芥菜

    《中药大辞典》:芥菜药材名称芥菜拼音Jiè Cài别名芥(《仪礼》),大芥(《方言》),雪里蕻(《野菜笺》),皱叶芥(《纲目》),黄芥(《中药志》)。出处《千金·食治》来

  • 罗汉松叶

    《中药大辞典》:罗汉松叶药材名称罗汉松叶拼音Luó Hàn Sōnɡ Yè别名江南柏叶、江南侧柏叶(《广东中药》Ⅱ)。出处《广东中药》Ⅱ来源为竹柏科植物短叶土杉或土杉的枝

  • 白冷草

    药材名称白冷草拼音Bái Lěnɡ Cǎo别名痨伤药、冷水七、冷水丹、红冷草。来源药材基源:为凤仙花科植物细柄凤仙花的根及根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Impatiens leptocaulon Hook

  • 雁肉

    《全国中草药汇编》:雁肉药材名称雁肉拼音Yàn Ròu别名大雁肉、鸿雁肉来源雁行目鸭科鸿雁Anser cygnoides (L.),以肉入药。生境分部分布于西伯利亚,冬迁我国沿海一

  • 蘡薁藤

    药材名称蘡薁藤拼音Yīnɡ Yù Ténɡ别名野葡萄藤、接骨藤、甘古藤、酸古藤、禾黄藤、禾花子藤、猫耳藤、山红羊、山苦瓜、小平布藤、野桑叶来源药材基源:为葡萄科植物蘡薁的茎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Vi

  • 太白贝母

    《中药大辞典》:太白贝母药材名称太白贝母拼音Tài Bái Bèi Mǔ英文名Taipei Fritillary Bulb别名尖贝来源为百合科植物太白贝母Fritilla

  • 小白薇

    《中药大辞典》:小白薇药材名称小白薇拼音Xiǎo Bái Wēi别名白龙须、白薇(《滇南本草》),水辣子根、老妈妈针线包、蛇辣子、白藤、娃儿藤(《云南中草药》)。出处《云南中草药》来源为萝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