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绵阳岩白菜

绵阳岩白菜

《全国中草药汇编》:绵阳岩白菜

药材名称绵阳岩白菜

别名岩白菜

来源苦苣苔科绵阳岩白菜Didissandra sinica Craib,以全草入药。

生境分部四川。

性味甘、微苦,平。

功能主治养阴清热,活血止痛。治痨伤咯血,血崩,跌打损伤,痛经。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绵阳岩白菜

药材名称绵阳岩白菜

拼音Mián Yánɡ Yán Bái Cài

别名岩白菜接骨草

来源药材基源:为苦苣苔科植物无毛漏斗苣苔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idissandra sinica (Chun) W. T. Wang [Raphiocarpus sinicus Chun]

采收和储藏:夏季采收,晒干。

原形态无毛漏斗苣苔灌木。茎高1-1.5m。近无毛,分枝圆柱形,淡灰色。叶柄长3-5mm;叶片膜质,椭圆形或椭圆状长圆形,长5-17cm,宽1.4-5.5cm,先端短尾状或尾状渐尖,基部楔形,略偏斜,边缘锯齿不明显,两面无毛。花1-5朵聚集在分枝顶端:花序梗短细,长约5mm,疏被短柔毛;苞片2,线状披针形,长约6mm;花萼钟状,5裂至基部,裂片披针形,外面近无毛;花冠筒状漏斗形,白色,长约1.2cm,外面微被腺状柔毛,檐部二唇形,上唇2裂,裂片钝,下唇3裂,裂片近圆形;雄蕊4,花丝具腺状短柔毛,花药先端成对连着,药室2,不汇合;花盘5浅裂;子房线形,长约6mm,向上变细成花柱,被腺状柔毛,柱头2。蒴果直立或稍弯曲,线形,长2-5cm,褐色,无毛。种子椭圆形,长约3mm,淡褐色。花期7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400-1300(-2400)m的林上湿润肥沃的土壤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广西及四川。

性味味甘;微苦;性平

功能主治止血;活血止痛。主劳伤咯血;崩漏;痛经;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山香圆

    药材名称山香圆拼音Shān Xiānɡ Yuán别名两指剑、千打锤、七寸钉、千锤打、大驳骨、小熊胆木。来源药材基源:为省沽油科植物锐尖山香圆的根或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urpinia arguta

  • 香石藤叶

    药材名称香石藤叶拼音Xiānɡ Shí Ténɡ Yè来源药材基源:为五味子科植物披针叶五味子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chisandra lancifolia(Rehd.et.Wils)A.C.S

  • 胆矾

    《全国中草药汇编》:胆矾药材名称胆矾拼音Dǎn Fán别名石胆来源天然或人工制造的含水硫酸铜结晶体。性状为不规则的块状结晶体,大小不一,深蓝色或淡蓝色,半透明。露置于干燥空气中,缓缓风化。加

  • 石寄生

    《全国中草药汇编》:石寄生药材名称石寄生拼音Shí Jì Shēnɡ来源地衣类指状珊瑚枝Stereocaulon paschale Hoffm.,以地衣体入药。生境分部分布于陕西。

  • 黄桷浆

    《中药大辞典》:黄桷浆药材名称黄桷浆拼音Huánɡ Jué Jiānɡ出处《草木便方》来源为桑科植物黄葛树的汁液。功能主治①《草木便方》:"治疥癞,血风癣。"②

  • 厚叶旋蒴苣苔

    药材名称厚叶旋蒴苣苔别名厚叶牛耳草、岩白菜来源苦苣苔科厚叶旋蒴苣苔Boea crassifolia Hemsl.,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湖北、四川、贵州、云南。性味甘,平。功能主治滋补强壮,止血,止咳。

  • 薄荷素油

    药材名称薄荷素油拼音Bò He Sù Yóu英文名OLEUM MENTHAE DEMENTHOLATUM别名薄荷油来源本品为唇形科植物薄荷Mentha haplocaly

  • 杧果叶

    《中药大辞典》:杧果叶药材名称杧果叶拼音Mánɡ Guǒ Yè出处《岭南采药录》来源为漆树科植物杧果的叶片,随时可采。化学成分含抗坏血酸237毫克%、鞣质11.73%、杧果甙6.9

  • 蒟蒻

    药材名称蒟蒻拼音Jǔ Ruò别名蒻头(《开宝本草》),白蒟蒻、鬼芋(《本草图经》),鬼头(《纲目》),磨芋(《植物名实图考》),花杆莲(《南京民间药草》),黑芋头(《民间常用草药汇编》),花

  • 石茶

    《全国中草药汇编》:石茶药材名称石茶别名东南长蒴苣苔、石麻婆子草、石芥菜来源苦苣苔科石茶Didymocarpus hancei Hemsl.,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江西、福建、湖南、广东。性味苦,凉。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