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绣线菊叶

绣线菊叶

《中药大辞典》:绣线菊叶

药材名称绣线菊叶

拼音Xiù Xiàn Jú Yè

出处《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来源为蔷薇科植物粉花绣线菊。春、秋采收,鲜用或晒干研末用。

原形态植物形态详"绣线菊根"条。

化学成分全草中分离出绣线菊碱A、B、C、D、F、G,绣线菊因碱等生物碱。

性味性平,味淡。

功能主治消肿解毒,去腐生肌。治慢性骨髓炎。

用法用量外用:鲜捣敷或研末调涂。

复方治慢性骨髓炎:绣线菊鲜叶捣烂敷,或干叶研粉适量,加烧酒敷瘘管口,胶布固定,每二日换药一次,连敷三、四周;(性珠以下出《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绣线菊叶

药材名称绣线菊叶

拼音Xiù Xiàn Jú Yè

英文名leaf of japanese Spiraea

出处出自《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来源药材基源:为蔷薇科植物粉花绣线菊的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Spiraea japonica L.f.2.Spiraea japonica L.f. var. fortunei (Planch.) Rehd.

采收和储藏:春、秋采收,鲜用或晒干研末用。

原形态1.粉花绣线菊灌木,高达1.5m。枝条细长,开展,小枝近圆柱形,无毛或幼时被短柔毛。冬芽卵形,先端急尖,有数个鳞片。单叶互生;叶柄长1-3cm,具短柔毛;叶片卵形至卵状椭圆形,长2-8cm,宽1-3cm,先端急尖至短渐尖,基部楔形,边缘有缺刻状重锯齿或单锯齿,上面暗绿色,无毛或沿叶脉微具短柔毛,下面色浅或有白霜,通常沿叶脉有短柔毛。复伞房花序生于当年生的直立新枝顶端,花朵密集,密被柔毛;花梗长4-6mm;苞片披针形至线状披针形,下面微被柔毛;花直径4-7mm;花萼外面有稀疏短柔毛;萼筒钟状,内面有短柔毛,萼片三角形,先端急尖;花瓣卵形至圆形,先端通常圆钝,长2.5-3.5mm,宽2-3mm,粉红色;雄蕊25-30,远较花瓣长;花盘圆环形,约有10个不整齐的裂片。蓇葖果半开放。无毛或沿腹缝有稀疏柔毛,花柱顶生,萼片常直立。花期6-7,果期8-9月。

2.光叶绣线菊此变种较高大,叶片长圆披针形,先端短渐尖,基部楔形,边缘具尖锐重锯齿,长5-10cm,上面有皱纹,两面无毛,下面有白霜。复伞房花序直径4-8cm,花粉红色,花盘不发达。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2.生于海拔700-3000m的山坡、田野、或杂木林下。

资源分布:1.我国各地均有栽培。2.分布于陕西、江苏、安徽、浙江、江西、山东、湖北、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化学成分全草中分离出绣线菊碱(Spiradine) A、B、C、D、 F、G,绣线菊因碱(Spireine)等生物碱。

性味淡;平

归经肝;脾;肾经

功能主治解毒消肿,去腐生肌。主阴疽痿管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鲜叶捣敷;或干叶研末撒敷。

复方治慢性骨髓炎:绣线菊鲜叶捣烂敷,或干叶研粉适量,加烧酒敷瘘管口,胶布固定,每二日换药一次,连敷三、四周。 (性味以下出《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扁竹根

    《全国中草药汇编》:扁竹根药材名称扁竹根拼音Biǎn Zhú Gēn别名蝴蝶花、铁扁担、豆豉叶根来源鸢尾科鸢尾属植物蝴蝶花Iris japonica Thunb.,以全草和根状茎入药。四季均

  • 黄花蒿子

    药材名称黄花蒿子拼音Huánɡ Huā Hāo Zǐ出处《纲目》来源为菊科植物黄花蒿的果实。性味①《日华子本草》:"凉,无毒。"②《纲目》:"辛,凉,无毒。&q

  • 金堂葶苈

    药材名称金堂葶苈别名芝麻菜苦葶苈、臭萝卜子、香油菜来源十字花科金堂葶苈Eruca sativa Gais.,以种子入药。生境分部河北、内蒙古、山西、陕西、甘肃、青海、新疆、四川。功能主治降肺气,利肺水

  • 黄芽白菜

    《中药大辞典》:黄芽白菜药材名称黄芽白菜拼音Huánɡ Yá Bái Cài别名黄芽菜(《咸淳临安志》),黄矮菜、花交菜(《戒庵漫笔》),大白菜、结球白菜(《广

  • 铁线透骨草

    药材名称铁线透骨草拼音Tiě Xiàn Tòu Gǔ Cǎo英文名Herb of Intricate Clematis别名透骨草狗肠草出处出自《河北中药手册》来源药材基源:为毛茛科植物黄花铁线莲的全草

  • 松笔头

    《中药大辞典》:松笔头药材名称松笔头拼音Sōnɡ Bǐ Tóu别名松树蕊(《滇南本草》),松木笔(广西)。出处《滇南本草》来源为松科植物马尾松或其同属植物的幼枝尖端。原形态植物形态详&quo

  • 自然铜

    《中国药典》:自然铜药材名称自然铜拼音Zì Rán Tónɡ英文名PYRITUM来源本品为硫化物类矿物黄铁矿族黄铁矿。主含二硫化铁(FeS2)。采挖后,除去杂质。性状本品

  • 五倍子内虫

    药材名称五倍子内虫拼音Wǔ Bèi Zǐ Nèi Chónɡ出处《纲目》来源为倍蚜科昆虫角倍蚜或倍蛋蚜在虫瘿中的幼虫。原形态动物形态详"五倍子"条。功

  • 三消草

    《中药大辞典》:三消草药材名称三消草拼音Sān Xiāo Cǎo别名螃蟹花(《贵州民间药物》)。出处《贵州民间药物》来源为豆科植物白车轴草的全草。全年可采。原形态多年生草本。茎匍匐,蔓性,无毛。叶具3

  • 雷公连

    药材名称雷公连拼音Léi Gōnɡ Lián英文名root of Chinese Amydrium别名大医药、大软筋藤、九龙上调、野红苕、青藤、雷公药、风湿药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来源药材基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