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綟木

綟木

《全国中草药汇编》:綟木

药材名称綟木

拼音Liè Mù

别名椭叶南烛、小果南烛、白心木

来源杜鹃花科綟木Lyonia ovalifolia (Wall.)Drude var. elliptica (Sieb. et Zucc.)Hand.-Mazz.,以根、果、叶入药。

生境分部江苏、安徽、浙江、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四川、贵州。

性味甘、酸,平。

功能主治健脾止泻,活血,强筋。

脾虚腹泻:叶1~2两,水煎服。

跌打损伤,全身酸麻:根3~4两,水煎,红糖、黄酒冲服,早晚饭前各服1次。

刀斧伤:叶捣烂敷患处。

注意忌食酸辣。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綟木

药材名称綟木

拼音Liè Mù

别名胡椒(《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出处《本草拾遗》

来源杜鹃花科植物南烛枝叶果实。秋季采收,晒干。

原形态南烛(《植物名实图考》)

常绿或落叶灌木或乔木,高可至12米。小枝无毛或具短毛。单叶互生,革质;卵形或椭圆形至卵状长椭圆形,长5~14厘米,先端短渐尖或急尖,基部阔楔形,全缘,叶脉于下面凸出,无毛或下面脉上有毛;叶柄短。总状花序于前年枝的腋芽处抽出;近基部有少数叶或叶状苞片;花白色;萼片卵形或三角状披针形;花冠长椭圆状壶形,长8毫米,稍有短柔毛。蒴果近球形,直径1~5毫米,有种子多数。花期初夏。

生境分部生于干燥草坡。分布我国西南地区。

化学成分綟木叶含廿九烷、廿九酮-2、卅醇-1、熊果酸、綟木酸、β-谷甾醇-β-D-葡萄糖甙、痕迹β-谷甾醇、去乙酰綟木酸、落新妇甙、槲皮素(仅见于干枯叶中)、内消旋肌醇(仅见于嫩叶中)、异黄杞甙等。有毒成分主为綟木毒-A。

花含廿九烷、廿七烷、卅一烷,廿四醇-1、廿二醇-1、廿六醇-1、齐墩果酸、马斯里酸、金丝桃甙、槲皮索、β-谷甾醇、熊果酸、葡萄糖、果糖、蔗糖、3-ο-对羟基反式桂皮酰马斯里酸、綟木毒-A等。

芽含綟木酸、廿九酮-2、β-谷甾醇、蒲公英赛醇、白桦脂醇-3-乙酸酯、齐墩果酸、胎果酸、C24-C31烷混合物、C24-C31醇-1混合物、綟木毒-A、綟木毒-B、綟木毒-C。

药理作用綟木毒-A为綟木的主要毒性成分。给兔静脉注射0.1~0.3毫克/公斤,可产生特异的痉挛症状。山羊食入本品后,能产生帕金森氏症。对小鼠腹腔注射綟木毒-A5毫克/公斤可引起姿势的改变,身体及颈的扭转、痉挛、运动失调等;在大鼠,小鸡、蛙等也可看到此种姿势的改变。此作用部位在中枢,主要在脊髓以上部分;脊髓本身也受侵犯,因而产生此种肌无力或肌震颤症。它能抑制"去脑僵直",皮层运动区可出现"异步化"的觉醒波,作用部位可能是直接或间接的作用于脑干下部。如给兔重复注射,可引起锥体外核,小脑灰核等的变性过程。

从綟木的叶中提得的粗制毒素能使兔发生心房纤颤、徐脉、QRS波延长。1次给兔皮下注射,可致流涎、呕吐、呼吸增快,不能站立或走路,随之痉挛。此粗制毒素与羊踯躅毒素相似,在毒性剂量时可致兴奋、呼吸抑制、血压下降、心传导障碍、体温上升、强直性痉挛等;但作用效力,粗制毒素仅及羊踯躅毒素的1/3,对犬的催吐量为羊踯躅毒素的1/90;对离体心脏的抑制,豚鼠膈神经-膈肌的抑制却强于羊踯躅毒素。对胃、膀胱、子宫、小肠(兔)的作用弱于羊踯躅毒素,对小鼠静脉注射的半数致死量为羊踯躅毒素的1/30,而皮下或腹腔注射、口服则为其1/2~1/3。

性味甘,温,有毒。

①《本草拾遗》:"甘,温,无毒。"

②《昆明民间常用草药》:"辛,温,有小毒。"

功能主治①《本草拾遗》:"主风血羸瘦,补腰脚,益阳道,宜浸酒饮。"

②《昆明民间常用草药》:"祛风,解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钱:或浸酒。外用:煎水洗。

复方治癣疮:山胡椒适量。煎水外搽。(《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备注上述植物的变种綟木亦同等入药。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綟木

药材名称綟木

拼音Liè Mù

英文名Twig and leaf of Tibet Lyonia, Twig and leaf of Littlefruit Lyonia

别名椭叶南烛、饭粒子树、乌饭叶、羊尖饭、碎米子

出处出自《本草纲目拾遗

来源药材基源:为杜鹃花科植物小果珍珠花的枝叶、根或果实。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yonia ovalifolia (Wall.) Drude, Lyonia ovalifolia (Wall.) Drude var. elliptica (Sieb. Et Zucc.) Hand.Mazz.

采收和储藏:枝叶夏、秋季采,果实于秋季采,鲜用或晒干。根秋、冬季采挖,洗净,切片,晒干。

原形态小果珍珠花,灌叶灌木或小乔木,高3-7m。幼枝有微毛,后脱落。单叶互生;叶片纸质,卵形至卵状椭圆形,长5-10cm,宽2-2.5cm,顶端渐尖或急尖,基部形,全缘,下面脉上有顶端渐尖或急尖,基部圆形、圆楔形或近心形,全缘,下面脉上有柔毛。总太花序生在去年枝的叶腋,长3-8cm,稍有微毛,下部常有数小叶;萼片三角状卵形,尖头,长约2mm;花冠白色,椭圆状坛形,长约8mm,5浅裂,外面被裂柔毛;雄蕊10枚,无芒状附属物,顶孔开裂;子房4-5室,有毛。蒴果扁球形,较小,直径约3mm,果序长12-14cm。花期6月,果熟期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阳坡灌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一江苏、安徽、浙江、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化学成分綟木 Lyonia ovalifolia (Wall.) Drude var.Elliptica (Sieb.Et Zucc.) Hand.-Mazz.叶含廿九烷、廿九酮-2、卅醇-1、熊果酸(Ursolic acid)、綟木酸(Lyofolicacid)、β-谷甾醇-β-D-葡萄糖甙(β-Sitosteryl-β-D-glu-coside)、痕迹β-谷甾醇(β-Sitosterol)、去乙酰綟木酸(Deacctyllyofolic acid)、落新妇甙(Astilbin)、槲皮素(Quercetin,仅见于干枯叶中)、内消旋肌醇(Myoino-sitol,仅见于嫩叶中)、异黄把甙(lsoengelitin)等。有毒成分主为綟木毒-A(Lyoniol-A)。花含甘九烷、廿七烷、卅一烷、廿四醇-1、廿二醇-1、廿六醇-1、齐墩果酸(Oleanolic acid)、马斯里酸(Maslinicacid)、金丝桃甙(Hyperoside)、槲皮素、β-谷甾醇、熊果酸、葡萄糖、果糖、蔗糖、3-o-对羟基反式桂皮酰马斯里酸、綟木毒-A等。芽含綟木酸、廿九酮-2、β-谷甾醇、蒲公英赛醇(Tara-xerol)、白桦脂醇-3-乙酸酯(Betulin-3-acetate)、齐墩果酸、熊果酸、C24-C31 烷混合物、 C24-C31 醇-1混台物、綟木毒-A、綟木毒-B、綟木毒-C。

药理作用綟木毒-A为綟木的主要毒性成分。给兔静脉注射0.1-0.3mg/kg,可产生特异的痉挛症状。山羊食入本品后,能产生帕金森氏症。对小鼠腹腔注射木毒-A5mg/kg可引起姿势的改变,身体及颈的扭转、痉挛、运动失调等;在大鼠、小鸡、蛙等也可看到此种姿势的改变。此作用部位在中枢,主要在脊髓以上部分;脊髓本身也受侵犯,因而产生此种肌无力或肌震颤症(Amyoto-nic, Amyostatic)。它能抑制去脑僵直,皮层运动区可出现异步化的觉醒波,作用部位可能是直接或间接的作用于脑干下部。如给兔重复注射,可引起锥体外核、小脑灰核等的变性过程。从綟木 Lyonia ovalifolia(Wall.) Drude var.Elliplica的叶中提得的粗制毒素能使兔发生心房纤颤、徐脉、 QRS波延长。1次给兔皮下注射,可致流涎、呕吐、呼吸增快,不能站立或走路,随之痉挛。此粗制毒素与羊掷躅毒素(Andromedotoxin)相似,在毒性剂量时可致兴奋、呼吸抑制、血压下降、心传导障碍、体温上升、强直性痉挛等;但作用效力,粗制毒素仅及羊踯躅毒素的 1/3,对犬的催吐量为羊踯躅毒素的1/90;对离体心脏的抑制,豚鼠膈神经-膈肌的抑制却强于羊踯躅毒素。对胃、膀胱、子宫、小肠(兔)的作用弱于羊踯躅毒素。对小鼠静脉注射的半数致死量为羊踯躅毒素的 1/30,而皮下或腹腔注射、口服则为其1/2-1/3。

性味味甘;性温

功能主治补脾益肾;活血强筋。主脾虚腹泻;腰脚无力;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根或叶15-30g;果9-30g。外用:鲜叶适量,拘留证敷。

复方.治癣疮: 山胡椒适量。煎水外搽。(《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各家论述1.《本草拾遗》:治风血羸瘦,补腰脚,益阳道,宜浸酒饮。

2.《昆明民间常用草药》:祛风,解毒。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了哥利

    药材名称了哥利拼音Le Gē Lì别名筛箕蔃、白木浆果、老鸦果、山胡椒、红杨梅、蚂蝗藤来源药材基源:为紫金牛科植物网脉酸藤子的根及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mbelia rudis Hand.-Maz

  • 红藤蓼

    药材名称红藤蓼别名竹叶舒筋、大活血、舒筋草、鹿蝉通筋草来源蓼科红藤蓼Polygonum emodi Meisn.,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四川、云南。性味淡,微温。功能主治舒筋活血。主治跌打损伤,风湿痛。

  • 厚皮香

    《全国中草药汇编》:厚皮香药材名称厚皮香拼音Hòu Pí Xiānɡ别名秤杆红、红果树、白花果来源山茶科厚皮香Ternstroemia gymnanthera (Wight et

  • 尖齿耳蕨

    药材名称尖齿耳蕨拼音Jiān Chǐ ěr Jué英文名Sharp-tooth Shield Fern别名岩山鸡出处始载于《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蕨类植物门》。来源药材基源:为鳞毛蕨科植物尖齿耳蕨的根茎。拉

  • 黑及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黑及草药材名称黑及草拼音Hēi Jí Cǎo别名青鱼胆、四棱草、小见肿消、花脸猫、黑耳草来源龙胆科花锚属植物紫白花锚Halenia elliptica D. Don,以根

  • 三铃子

    药材名称三铃子拼音Sān Línɡ Zǐ别名野豌豆、豆菜(《贵州民间药物》)。出处《贵州民间药物》来源为豆科植物歪头菜的根或嫩叶。秋季采收。原形态歪头菜(《救荒本草》)多年生草本,高可达1米

  • 海盘车

    药材名称海盘车拼音Hǎi Pán Chē别名海星、五角星、星鱼来源药材基源:为海盘车科动物罗氏海盘车、多棘海盘车的全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Asterias rollestoni Bell2.As

  • 无患树蔃

    《中药大辞典》:无患树蔃药材名称无患树蔃拼音Wú Huàn Shù Qiánɡ出处《岭南采药录》来源为无患子科植物无患树的根。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无患子

  • 紫金牛

    《全国中草药汇编》:紫金牛药材名称紫金牛拼音Zǐ Jīn Niú别名矮地菜、矮茶风、矮脚樟、平地木、地青杠、四叶茶、五托香、火炭酸、老勿大、千年不大、千年矮、不出林来源紫金牛科紫金牛属植物紫

  • 老牛揣

    《全国中草药汇编》:老牛揣药材名称老牛揣别名细叶马蔺、安胎灵、桑牛牛扑来源鸢尾科老牛揣Iris tenuifolia Pall.,以根、种子入药。生境分部辽宁、吉林、内蒙古、陕西、宁夏、新疆。性味微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