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瘴气藤

瘴气藤

《全国中草药汇编》:瘴气藤

药材名称瘴气藤

来源豆科瘴气藤Stizolobium venulosum Piper,以根入药。

生境分部云南。

性味苦,温。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止痛,截疟。主治疟疾。

用法用量2~3钱,酒为引,水煎服,每日1剂。

注意孕妇忌服。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瘴气藤

药材名称瘴气藤

拼音Zhànɡ Qì Ténɡ

英文名venulosum Stizolobium

来源药材基源:为豆科植物黄毛黎豆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tizolobium venulosum Piper[Mucuna venulosa (Piper)Merr.et Metc.]

采收和储藏:秋季挖根,除去茎叶,洗净泥土,晒干。

原形态黄毛黎豆一年生攀援藤本。幼枝稍被毛。三出复叶;小叶纸质,大小不等,长6-15cm,顶生小叶阔斜方状卵形,侧生的较小,极偏斜,先端急尖,上表近无毛,下面密被紧贴的短柔毛,小叶柄长3-4.5mm。总状花序长15-30cm,总轴和花梗密被灰色柔毛;花3朵簇生于一节上;花梗中间一个较长,中部以上有节;小苞片大,卵长圆形,长1-2cm,早落;花萼阔钟形,密被灰色小微毛及黄褐色、早落的长刺毛,上面裂片阔,下面的较狭,披针状三角形;花冠深紫色,旗瓣卵形,长约2cm,翼瓣线状长圆形,长约3cm,龙骨瓣钩镰状,长约4cm。雄蕊二体;子房无柄。荚果长5-7cm,膨胀,密被黑褐色、不脱落的刺毛。花期春季,果期夏季。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向阳的草坡、灌木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广东、海南、云南。

性味味苦;性温

功能主治清热截疟。主疟疾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9g。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根:味苦、性温。有清热解毒、止痛、截疟的功能。用于疟疾。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碎米荠

    药材名称碎米荠来源十字花科碎米荠属植物曲枝碎米荠Cardamine flexuosa With.,以全草入药。夏季采,多鲜用。性味甘,平。功能主治清热利湿。用于尿道炎,膀胱炎,痢疾,白带;外用治疔疮。

  • 蓖麻油

    《中国药典》:蓖麻油药材名称蓖麻油拼音Bì Má Yóu英文名OLEUM RICINI来源本品为大戟科植物蓖麻Ricinus communis L.的成熟种子经榨取并精制

  • 刺梨子

    药材名称刺梨子拼音Cì Lí Zǐ别名文光果、刺槟榔果、木梨子、缫丝花来源蔷薇科蔷薇属植物刺梨Rosa roxburghii Tratt.,以根及果入药。夏季采果,秋季挖根,晒干或

  • 红丝线

    《全国中草药汇编》:红丝线药材名称红丝线拼音Hónɡ Sī Xiàn别名红丝线草、山蓝、红蓝、青丝线、四川草来源爵床科红丝线草属植物红丝线Peristrophe roxburghi

  • 红紫苏

    药材名称红紫苏拼音Hónɡ Zǐ Sū别名木樨臭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走茎龙头草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eehania fargesii(Levl.)C.Y.Wu var.radicans(

  • 母草

    《中药大辞典》:母草药材名称母草拼音Mǔ Cǎo别名四方草、小叶蛇针草、铺地莲(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四方拳草、蛇通管、气痛草(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出处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来源

  • 猪肚子

    药材名称猪肚子别名羊角天麻、鸡多囊、唐古特蟹甲草来源菊科蟹甲草属植物羽裂蟹甲草Cacalia tangutica (Maxim.) Hand.-Mazz.以地下块茎入药。秋末苗枯后采挖,洗净晒干。性味

  • 毛血藤

    药材名称毛血藤拼音Máo Xuè Ténɡ别名胖血藤、荞叶细辛、云扣莲、荞麦蔓来源蓼科蓼属植物毛血藤Polygonum cynanchoides Hemsl.,以根入药。

  • 芜菁子

    《中药大辞典》:芜菁子药材名称芜菁子拼音Wú Jīnɡ Zǐ别名蔓菁子(《千金方》)。出处《别录》来源为十字花科植物芜菁的种子。春末、夏初种子成熟时割取全株,搓下种子,去净杂质,晒干。原形态

  • 老虎姜

    药材名称老虎姜拼音Láo Hǔ Jiānɡ别名白药子(《宁夏中草药手册》),盘龙七、算盘七,鸡头参、山姜《陕西中草药》),惹涅(藏名)。出处《陕西中草药》来源为百合科植物卷叶黄精的根茎。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