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狭叶竹节参

狭叶竹节参

药材名称狭叶竹节参

拼音Xiá Yè Zhú Jié Shēn

别名竹根七、野三七鸡头七、土三七、藏三七三七、扣子七、竹节三七、峨三七、峨眉三七芋儿七、白三七、明七、竹根七、萝卜参、大竹根七

来源药材基源:为五加科植物狭叶竹节参的根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anax japonicus C. A. Mey.var.angustifius(Burk)Cheng et Chu[Panax pseudo-ginseng var.angustifolius(Burk.)Li]

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挖,除去泥土及细根,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50-100cm。根茎横卧,节结膨大,节间短,每节有一浅环状的茎基痕,呈竹鞭状,侧面常生数个圆锥状的肉质根。茎直立,圆柱形,有条纹,光滑无毛。掌状复叶,3-5枚轮生于茎端;叶柄长8-11cm;小叶7片,狭长形或窄披针形,长为宽的5倍以上,最宽处在叶的中部以下,宽约3cm,先端长尾状渐尖,边缘具细锯齿。伞形花序单生于茎顶,有花50-80朵;总花粳长约12-20cm,有条纹,无毛或稍被短柔毛;花小.淡绿色;小花梗略被短柔毛;花萼具2齿,齿三角状卵形,无毛;花瓣5,长卵形;雄蕊5,花丝较花瓣短;子房下位,2-5室,花柱2-5,中部以下合生,果时向外弯。核果状浆果,近球形,熟时红色。种子2-5颗,白色,三角状长卵形,长约4.5mm。花期5-6月,果期7-9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000-3000m的山中灌木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四川、贵州、云南、西藏等地。

性味味微苦;甘;性温

功能主治散瘀止血;活血定痛;解毒消肿。主咯血;吐血;衄血;尿血;便血;崩漏;产后出血过多;瘀血腹痛;经闭;跌打瘀肿;外伤出血;疮疡肿毒;蛇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或入丸、散;或酒浸。外用:适量,研末敷。

注意孕妇禁服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黄梢蛇

    《全国中草药汇编》:黄梢蛇药材名称黄梢蛇拼音Huánɡ Shāo Shé别名灰鼠蛇、过树蛇、上竹龙、黄肚蛇、索蛇、过树榕来源有鳞目游蛇科灰鼠蛇Ptyas korros (Schle

  • 大戟

    《中药大辞典》:大戟药材名称大戟拼音Dà Jǐ别名下马仙(《纲目》)出处《本经》来源为大戟科植物大戟或茜草科植物红芽大戟的根。春季未发芽前,或秋季茎叶枯萎时采挖,除去残茎及须根,洗净晒干。原

  • 华南鳞盖蕨

    药材名称华南鳞盖蕨拼音Huá Nán Lín Gài Jué英文名Hance's Microlepia别名凤尾千金草、青蕨出处始载于《中国植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碗蕨科植物华南鳞盖蕨的全草

  • 小球藻

    药材名称小球藻拼音Xiǎo Qiú Zǎo来源药材基源:为小球藻科植物蛋白核小球藻及小球藻的藻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hlorella pyrenoidosa Chick.;Chlorella vu

  • 黍米

    《中药大辞典》:黍米药材名称黍米拼音Shǔ Mǐ出处《别录》来源为禾本科植物黍的种子。夏,秋采收。原形态黍(《诗经》)一年生草本。秆直立,单生或少数丛生,高60~120厘米,有节,节上密生髭毛。叶鞘松

  • 覆盆子根

    《中药大辞典》:覆盆子根药材名称覆盆子根拼音Fù Pén Zi Gēn出处《纲目》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掌叶覆盆子、插田泡等的根。功能主治治呕逆,目翳。复方①治胃气不和,呕逆不下食:覆盆

  • 牡丹皮

    《中国药典》:牡丹皮药材名称牡丹皮拼音Mǔ Dān Pí英文名CORTEX MOUTAN别名丹皮、粉丹皮、木芍药、条丹皮、洛阳花来源本品为毛茛科植物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

  • 老龙皮

    《全国中草药汇编》:老龙皮药材名称老龙皮拼音Lǎo Lónɡ Pí别名石龙皮、石龙衣、癞肚皮、蛇皮苔、石花来源地衣类牛皮叶科肺衣属植物网肺衣Lobaria retigera Tre

  • 向天蜈蚣

    《中药大辞典》:向天蜈蚣药材名称向天蜈蚣拼音Xiànɡ Tiān Wú Gōnɡ别名叶顶珠、铁精草(《福建民间草药》)。出处《福建民间草药》来源为豆科植物田菁的根及叶。夏季采收,鲜

  • 骑马参

    药材名称骑马参拼音Qí Mǎ Shēn别名水麦冬、龙爪参、阔叶长距兰来源兰科舌唇兰属植物舌唇兰Platanthera japonica (Thumb.) Lindl.,以带根全草入药。夏季采